桓六年(公元前688年),卫国发生了急子的事件。
卫宣公是个好色的人。他生有一个老实巴交的儿子,名叫急子。急子该娶媳妇了,就议定从齐国娶媳妇,大名宣姜,是个大美女。
不料,卫宣公听说儿子急子的未婚媳妇宣姜艳压群芳,想了想,就不愿意送给儿子了。于是老卫在淇水之上筑了个享乐的台子,把儿子急子支到国外,自己跑到台子上等着。
宣姜找不到新郎官急子,发现的却是老公公一双色迷迷的三角眼。宣姜糊里糊涂,就跟卫宣公办婚礼办了。
几年后,急子从外国回来,看见老爹跟没上门的自己的媳妇好上了,并且连生俩孩子,急子可真成“着急的孩子”了。
过了些年,卫宣公跟儿媳妇宣姜生下的二儿子子朔,憋足劲说急子的坏话,想取代急子成为国家继承人。宣姜也帮着他说。卫宣公同意,于是有一天,他派急子又出使齐国,然后在边境河边埋伏了刺客,说好,等看见拿着白牛尾巴的使节来了,就给杀掉。
不料这个阴谋给子朔的哥哥子寿(宣姜的大儿子)得知了。子寿是个善主,虽与子朔是一母(宣姜)所生,却没有子朔的野心,赶忙给急子通风报信,让急子逃跑避难。急子说:“我不想逃跑,如果跑了,咱爹和你妈就要沾上恶名。”
道义面前,子寿也不愿输给急子,他实施“替死计划”:把急子灌醉了,持了急子的白牛尾巴跑到河边,埋伏在那里的刺客看见白牛尾巴,如期跳出,把这个当仁不让的“假冒急子”(子寿)误作急子杀了。
真急子酒醒之后找不见子寿,也追到河边,让刺客把他杀了。
不久,卫宣公老死了,宣姜的二儿子子朔如愿以偿,欢天喜地继承了君位,是为卫惠公。结果上岗第四年,国内愤怒的干部群众都不服气他,一起上街把他打了出来。
卫惠公于是跑去齐国,因为他妈妈宣姜是齐国人嘛。
桓六年(公元前688年),齐襄公约集了齐、宋、鲁、陈、蔡,五国兵车连结,杀奔卫国,以武力送子朔回卫国继续当国君。
卫君黔牟赶紧向诸候的共主天子周庄王求救。周庄王派子突带领兵车北上,救助卫君黔牟。
但是最终,齐襄公的大兵击败周天子的维和部队,把外甥子朔纳入卫都朝歌,继位当国君(卫惠公)。
博弈时,一方只要在遭受敌方第一次袭击后有还手的能力,而且这种二次打击能力足够置先进攻的一方于死地,冲突就不会发生。子朔就是具备这样的报复能力,可以说他有两个武器,一是自己的漂亮妈妈,一是娘家的大国齐国。有了这两样东西作为威慑物,从此他在卫国一直做国君,再没出事,尽管他本人的品德远远不及死去的急子和子寿。
在博弈的时候,道德不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对于子朔来说,关键在于保护好他的武器,而他的武器,又是血缘纽带联结的。
子朔的儿子是卫懿公。
这是卫懿公喜欢鹤的后果的故事。
僖二年(公元前658年),卫懿公这时候在位九年了。卫懿公喜欢鹤,他甚至给鹤封了官,享受高档的待遇。这时候,蛮族翟人来进攻为卫国,下面的百姓说:“您平时对鹤特别好,甚至给它们封了官,您叫鹤出战吧,我们哪行呢?”于是百姓都不替他打仗,溃散而去。
翟人来了,卫懿公到荣泽勉强抵抗,战败,被翟人把他杀了。并且还吃了他的肉,就剩下了一个肝,没有吃。扔了。卫懿公有个臣子叫弘演,他看见主公就剩一个肝了,于是呼天而啼,尽哀而止,然后说:“主公连个全尸都没有了,我当主公的全尸吧。”于是自杀,先把自己的肚子划开,把卫懿公的肝放进去。然后叫人把自己埋了,就算主公得到一个全尸下葬了。
正是卫懿公荒淫无度,国家也几乎灭亡,才出来弘演这样的忠臣。这也就是“国家昏乱,就忠臣”。
这时候,霸主齐桓公闻听说了,说:“卫国被翟人灭掉,是因为无道。但是他有这样的臣子,不可不帮它复国。”
于是,齐桓公帮助卫国,在楚丘复立卫国,收容卫国人在那里生活,重新建国。
弘演不但殉自己的国君,还使国家得以复存,因为他的忠诚感动了齐国。齐桓公并没有落井下石,趁机瓜分卫国,相反被弘演的义气感染。这也是卫国人善于转祸为福吧。
卫文公带着难民住在曹邑,生活条件很差,而且这个城也小。于是次年春天,霸主齐桓公召集诸候,在东门的楚丘修筑一个新城,叫卫国人迁移进去,作为卫国新的都城。卫文公非常感激。卫国人住在新的都城,过的很好,都忘了自己曾经亡国,他们住在新城,则好像回家一样。
卫懿公只知道满足私人爱好和享受,不知道巩固权力的来源,终究享受一时,福分耗尽。而齐桓公其实生活也很奢侈,甚至也会有比“好鹤”还腐朽的爱好,但是他却活得好好的,因为他能以齐国做事立功,为诸侯提供公共福利。所以,重点问题不是因为“好鹤而亡国”,亡国的原因归因于好鹤,就是归因错误。如果归因错误,那我们就不能从实践中总结出侥幸,得到对道理的验证。所以说,失败未必是成功之母,因为没找准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