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莱生小爷

人不能太闲,太闲了,好人也会闲出病来的。

莱生小爷家有一只鹦鹉。

莱生小爷是我们本家叔叔。我们那里对和父亲同一辈的弟兄很少称呼“伯伯”“叔叔”的,大都按他们的年龄次序称呼“大爷”“二爷”“三爷”……年龄小的则称之为“小爷”。汪莱生比我父亲小好几岁,我们就叫他“小爷”。有时连他的名字一起叫,叫“莱生小爷”,当面也这样叫。他和我父亲不是嫡堂兄弟,但也不远,两房是常走动的。

莱生小爷家比较偏僻,大门开在方井巷东口。对面是一片菜园。挨着莱生小爷家,往西,只有几户人家。再西,出巷口即是“阴城”。“阴城”即一片乱葬岗子,层层叠叠埋着许多无主孤坟,草长得很高。

我的祖母——我们一族人都称她“太太”,有时要出门走走,常到方井巷外看看野景,吩咐种菜园的人家送点菜到家里。菜园现拔的菜叫“起水鲜”,比市上买的好吃。下霜之后的乌青菜(有些地方叫塌苦菜或塌棵菜)尤其鲜美,带甜味。太太到阴城看了野景,总要到莱生小爷家坐坐,歇歇脚,喝一杯小婶送上来的热茶,说些闲话,问问今年的收成,问问楚中——莱生小爷的大舅子,小婶的大哥的病好些了没有。

太太到方井巷,都叫我陪着她去。

太太和小婶说着话,我就逗鹦鹉玩。

鹦鹉很大,绿毛,红嘴,用一条银链子拴在一个铁架子上。它不停地蹿来蹿去,翻上翻下,嘎嘎地叫。丢给它几颗松子、榛子,它就嘎巴嘎巴咬开了吃里面的仁。这东西的嘴真硬,跟钳子似的。我们县里只有这么一只鹦鹉,绿毛、红嘴,真好玩。莱生小爷不知是从哪里买来的。

莱生小爷整天没有什么事。他在本家中家境是比较好的,从他家里的摆设用具、每天的饭菜就看得出来。——我们的本家有一些是比较穷困的,有的竟是家无隔宿之粮。他田地上的事,看青、收租,自有“田禾先生”管着。他不出大门,不跟人来往,与人不通庆吊。亲戚家有娶亲、做寿的,他一概不到,由小婶用大红信套封一份“敬仪”送去。他只是喂鹦鹉一点食,就钻进后面的书房里。他喜欢下围棋,没有人来和他对弈,他就一个人摆棋谱,一摆一上午。他养了十来盆蒲草。一盆种在一个小小的钧窑浅盆里,其余的都排在天井里的石条上。他不养别的花。每天上午用一个小喷壶给蒲草浇一遍水,然后就在藤椅上一靠,睡着了,一直到孩子喊他去吃饭。

他食量很大,而且爱吃肥腻的东西。冰糖肘子、红烧九转肥肠、“青鱼托肺”——烧青鱼内脏。家里红烧大黄鱼,鱼膘照例归他——这东西黏黏糊糊的,烧得鳔嘴,别人也不吃。

他一天就是这样,吃了睡,睡了吃,无忧无虑,快活神仙。直到他的小姨子肖玲玲来了,才在他的生活里激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肖玲玲是小婶的妹妹。她在上海两江女子体育师范读书。放暑假,回家乡来住住。肖玲玲这二年出落得好看了。脸盘、身材都发生了变化。在上海读了两年书,说话、举止都带了点上海味。比如她称呼从前的女同学都叫“密斯×”,穿的衣服都是抱身的。这个小城里的人都说她很“摩登”。她常到大姐家来,姊妹俩感情很好,有说不完的话。玲玲擅长跳舞,北欧土风舞、恰尔斯顿舞 (这些舞在体育师范都是要学的)。她读过的中学请她去教,她也很乐意:“One two three four,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玲玲来了,莱生小爷就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听她说话,一脸傻气。

他忽然向小婶提出一个要求,要娶玲玲做二房。小婶以为她听岔了音,就说:“你说什么?”——“我要娶玲玲,让她做小,当我的姨太太!”——“你这说的是什么话!快别再说了,叫人家听见了笑话。我们是亲姊妹,有姊妹俩同嫁一个男人的吗?有这种事吗?”——“有!古时候就有,娥……娥……娥……”小爷说话有点结巴,“娥”了半天也没有“娥”出来,小婶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打这儿起,就热闹了。莱生小爷成天和小婶纠缠,成天地闹。

“我要玲玲,我要玲玲!”

“我要玲玲嫁我!”

“我要玲玲做小!”

“娶不到玲玲,我就不活了,我上吊!”

小婶叫他闹得不得安生,就说:“要不你去找我大哥肖楚中说说去,问问玲玲本人。”

“我不去,你替我去!”

小婶叫他闹得没有办法,就回娘家找大哥肖楚中。

肖家没有多少产业,靠肖楚中在中学教英文,按月有点收入。他有胃病,有时上课胃疼,就用铅笔顶住胃部。但是亲友婚嫁,礼数不缺。

小婶跟大哥说:

“莱生要娶玲玲做小。”

肖楚中听明白了,气得浑身发抖。

“放屁!有姊妹二人嫁一个男人的吗?”

“他说有,娥皇女英就是这样。”

“放屁!娥皇女英是什么时代的事,现在是什么时代?难道能回到唐尧虞舜的时代吗?这是对玲玲的侮辱,也是对我肖家的侮辱!亏你还说得出口,替这个浑蛋来做这种说客!”

“我是叫他闹得没有办法!他说他娶不到玲玲就要上吊。”

“他爱死不死!你叫他吓怕了,你太懦弱!——这事你千万别跟玲玲提起!”

“那怎么办呢?”

“不理他!——我有办法,他再闹,我告到二太爷那里去(二太爷是我的祖父,算是族长),把他捆起来送到祠堂里打一顿,他就老实了!这是废物一个,好吃懒做的寄生虫,真是异想天开,莫名其妙!”

小婶把大哥的话一五一十传给了汪莱生。真要是送到祠堂里打一顿,他也有点害怕。这以后他就不再胡搅蛮缠了,但有时还会小声嘟囔:“我要玲玲,我要娶玲玲……”

他吃得还是那么多,还是爱吃肥腻。

有一天,吃完饭,莱生回他的书房,走在石头台阶上,一脚踩空,摔了一跤。小婶听见咕咚一声,赶过来一看,他起不来了。小婶自己,两个孩子,还叫了挑水的老王,一起把他搭到床上去。他块头很大,真重!在床上躺下后,已经中风失语。

小婶请来刘老先生(这是有名的中医)。刘先生看看莱生的舌苔、眼睛,号了号脉,开了一个方子。前面医案上写道:

“贪安逸,食厚味,乃致病之源。拟投以重剂,活血化瘀。”

小婶看看药方,有犀角、麝香,知道这都是大凉通窍的药,而且知道这服药一定很贵。

刘老先生喝着小婶给他倒的茶,说:“他的病不十分要紧,吃了这药,一个月以后可能下地。能走动了,叫他出去走走。人不能太闲,太闲了,好人也会闲出病来的。”

一个月后,莱生小爷能坐起来,能下地走走了,人瘦了一大圈。他能说话了,但是话很少。他又添了一宗毛病,成天把玻璃柜橱的门打开,又关上,打开,又关上,嘴里不停地发出拉胡琴定弦的声音:

“gà gi,gi gà,gà gi,gi gà……”

然后把柜橱的铜环摇动得山响:

“哗啦哗啦哗啦……”

很难说他得了神经病,但可说是成了半个傻子。

“gà gi,gi gà,gà gi gi gà……”

“哗啦哗啦哗啦。”

我离乡日久,不知道莱生小爷后来怎么样了。按年龄推算,他大概早已故去。我有时还会想起他来,想起他的鹦鹉,他的十来盆蒲草。 6Ru7JNgJ4kBfFToYwnRSQKtzg9lCS4Lp1scbKp7b4l2b8JeKUDoGnpcYQ1uUiOQ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