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压抑愤怒的机制

* * *

愤怒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绪,它是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正当需求被否定或自己被侵犯时,捍卫自身权利时的一种必要情绪。

孩子第一次愤怒的对象往往是自己的父母。 但是,如果孩子对父母发脾气,就有可能失去他们的爱。当孩子出现愤怒情绪时,父母如果能理解并接受孩子的愤怒,没有产生负面的、不稳定的情绪,那么孩子大概不会把愤怒看作是一种危险的情绪。

但实际上,很多父母都难以接受和理解孩子的愤怒。他们会生气,会感到焦虑,会不与孩子交流,有时还会打骂孩子。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认为“如果我愤怒,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所以愤怒是一种危险的情绪”。然后他开始害怕愤怒并努力压抑自己的愤怒。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压抑”指的是下意识地压制、麻痹自己情绪的行为。

◎ 因为不了解,所以当作正当的

我们越是对自己的愤怒感到恐惧和内疚,就越想压抑它。对愤怒的恐惧和内疚越多,我们就越有可能情绪失控,向他人发泄怒火,而自己的心情也会很糟糕。当我们与别人发生冲突时,往往把过错归责于对方。但实际上,这源自我们对生命中重要的人(比如自己的父母)的愤怒所引发的心理创伤。

同样,当我们压抑内心的愤怒时,就会对长辈、上司和权威人士产生反抗和挑衅心理。我们还会经常批评或贬低他人,以此来发泄愤怒。 但是我们并不知道那些攻击行为源自我们内心被压抑的愤怒,我们认为“攻击他们是因为他们应该受到攻击和蔑视,所以我们的攻击是正当的”。

◎ 当感受不到父母无条件的爱时

孩子渴望父母给予自己无条件的爱,希望无论自己是怎样的人,父母都会疼爱自己、珍视自己,而且这份爱永远都不会消失。当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体会不到父母的这种无条件的、不变的爱时,他们将生活在强烈的孤独、悲伤和无助中。怀着这种强烈的孤独、悲伤、无助和恐惧,他们毫无自信地踏入人生之路。于是,他们对让自己有这种感觉的父母产生了强烈的愤怒。

愤怒不断积累后就变成了憎恨。孩子对父母的憎恨,有时甚至会成为他们的杀人动机。这是人类的本性。

下面再举几个当压抑的愤怒爆发时的例子。这些例子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行为有时是压抑的愤怒爆发的表现。

◎ 具有攻击型人格的大学教授

那是我在大学工作时发生的一件事。

一位教授和我一起负责某考场的监考工作。在监考过程中,他发现一名学生作弊了。出现这种情况时,通常的做法是悄悄地告诉学生“我发现你作弊了”,然后没收他的学生证,待考试结束后将他带到考务中心做下一步处理。

为了不影响其他考生考试,这些操作应该尽量安静地进行冷处理。然而,这位教授在考试现场勃然大怒,非常激烈地批评了那名学生。在安静严肃的考场里,他大吼道:“你在干什么?”然后立即给学校的考务中心打电话,要求相关人员立即赶来,将那名学生从教室里带走并予以严惩。考试结束后,我和那位教授聊了几句。我发现,在他的眼里,这名学生是“敌人”和“坏人”,而不是“做了不明智之举的、对老师来说非常重要的学生。”

这位教授之所以持有如此强烈的敌意,大概是他自幼被父母严格要求“必须行事端正”导致的。在他的少年时期可能有过因为做错事而受到攻击或被否定的痛苦经历。又或者在他还是学生的时候,有过其他同学作弊得了高分,导致自己的成绩排名下降的经历。如果事实果真如此,那么他可能一直存在“成绩不好便无法得到爱或不被认可”的焦虑的情绪问题。

因为“作弊是不对的”是无可辩驳的常识,所以这位教授相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而 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愤怒已大大超出必要范围

有些教授认为上述事件中的教授具有攻击型人格,从而对他敬而远之。但是有过类似行为的又何止他一个人呢?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仔细想想,你是否也曾将心中压抑的怒火向他人释放?你是否用看似合理的借口为这种行为辩解过?事实上这种行为在社会上非常普遍。以前曾发生过一群少年朝流浪汉扔石头,把流浪汉砸伤的事件。还有某著名高中的学生在观看体育比赛时,朝对方的啦啦队大喊“差生”的事件。

这种蔑视他人、攻击他人的行为其实是在为自己压抑的愤怒寻找突破口,只是他们自己没有意识到这点而已。 向流浪汉扔石头的少年,还有对其他学校的学生大喊“差生”的高中生,他们都认为贬低和蔑视对方是因为对方应该被蔑视,是他活该。

◎ 伪装的善意

还有一些人因为某种连自己都说不清的愤怒,在向对方表达好感和爱意后,最后却拒绝了对方。比如,有些人假装喜欢某位异性,最后却拒绝了对方。这些人或许一直在承受着被父母或其他生命中重要的人背叛的痛苦。难以承受的痛苦让他们控制不住地产生了报复他人的心理。他们会通过甜言蜜语和优雅温柔的行为试图赢得他人的好感,而他们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让别人依赖他、关心他。

也有一些人想要成为这种诱惑者的牺牲品。就像诱惑者一样,他们的感情处在一片荒漠中,总是贪婪地寻求别人的善意和认可。他们明明知道这样的爱情是虚假的,可是他们仍然欺骗自己,宁愿充当爱情的牺牲品。他们乞求诱惑者的爱,然后一次次地伤害自己。

接下来,我结合两位女性的案例,分析如果童年缺乏父母无条件的爱会如何影响自己的人生。我已征得案例中的当事人的同意。

“我没有能力”背后隐含的信息

喜欢小动物的美荣子(化名)小时候曾对妈妈说:“长大后我想当兽医。”妈妈回答:“想当兽医,你得先考上医学院。”美荣子当时从妈妈那里接收到的信息是“虽然不太明白什么是医学院,但妈妈的意思是除非一个人学习很厉害,否则这个人根本考不上医学院。像我这样的人肯定考不上”。事实上妈妈的目的大概是想激励美荣子,但美荣子接收到的信息却是“妈妈觉得我没有能力、做不到。妈妈是不会骗我的,所以她说的一定是对的,我是真的没能力”。

成年后美荣子接受了心理咨询,恍然间才意识到自己一直被“我没有能力”的心结所束缚,从而无法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她在上大学的时候,边上学边打工存钱,曾独自环游欧洲一个月。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可她却没有太大的成就感。那个时候她的感受是“我踏上这段旅程,是因为想摆脱束缚自己的东西,但束缚自己的东西就在我的内心中,即使改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我也无法摆脱它”。

美荣子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她想通过勤奋向周围的人、向自己、向妈妈证明“自己可以做得到”。因为她的心里非常介意这件事,所以她总是感到焦虑,精神压力很大,常常强迫自己进行超负荷的工作。

被称为“冷血动物”的多惠

另外一个人是多惠(化名)。她说小时候爸爸曾称她为“冷血动物”,这个称呼让她刻骨铭心,是她从小到大的心结。从懂事开始她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对别人好,所以她努力对父母还有身边的朋友表现出亲切和友善。多惠被爸爸称作“冷血动物”时,她从爸爸那接收到的信息是“我不应该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即便长大后,她也强迫自己必须对别人保持友善。后来她意识到她做出这种强迫行为的一部分原因源自她的心结,即“变成温柔和善的女孩就能得到爸爸的认可”。这种心结让她非常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是否温柔和善,因此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她总是表现得不安、焦虑,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包袱。

此外,多惠还注意到,每当看到有人经历痛苦时,她都会焦虑地告诉自己:“我必须做一个温柔的人。”然后不受控制地去安抚和帮助那个人。但是, 她无法左右别人的感受,所以尽管她诚心诚意地安慰了别人,有时效果却并不好。这时候挫折感会让她更痛苦、沮丧,甚至会让她产生负罪感。

后来多惠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当来访者对她的服务感到不满时,她会害怕,而且手足无措。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年幼的时候她的内心一直相信“如果得不到人们的认可,我就不值得被爱”。这是多惠求助于心理咨询,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时发现的。

◎ 无法摆脱同一交往模式

美荣子和多惠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疼爱,她们按照父母期待的那样,努力去感受、行动、生活。可以说,越是感受不到父母无条件、恒定不变的爱的孩子,越是会拼命地讨好父母。

美荣子想通过学习和工作向父母证明自己“可以做到”,但很快这种想法变成了一个沉重的心理包袱,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多惠认为“如果在别人看来她不够温柔,那么她就不会被爱”,因此多惠非常在意别人眼里的自己。这就是她人际关系的痛苦之源,当她无法安抚好痛苦的人时,自己就会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和负罪感。

我们小时候之所以会听父母的话,是因为这是当时我们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最好的办法。 但是长大成人后,无论我们自己还是身边的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现在的人际关系与当时的亲子关系完全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重复童年模式显然是行不通的。

然而,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在不知不觉中重复着童年的模式。其结果是,我们无法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思考和行动,这导致我们的人际关系出现了各种问题,在生活中步履维艰,遭受着焦虑、恐惧和抑郁的折磨。

比如,一个人如果相信自己不时常保持微笑,就不会招人喜欢,父母也不会爱自己,那么这个人长大后在别人面前便会努力保持微笑。即使他们感到烦恼,别人看到的他们也是活力满满的,他们从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痛苦。没人注意到他们的痛苦,自然就没有人帮助他们。结果他们感到孤独无助,抱怨“没人理解我的痛苦”“没人肯帮我”。

同样,一个认为爸爸不关心自己的女孩,长大后可能会与一个不珍惜她的男人恋爱,并受到伤害。或者她即使与一个性格温和的男人谈恋爱,也有可能怀疑对方对自己的感情是否真诚,而向对方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以此来试探对方。男人最终会厌恶这种交往方式而提出分手。那时,女孩便会认为她潜意识里的想法是正确的,并抱怨说:“果然没人真正关心我。”

◎ 导致人际交往问题的不切实际的想法

如前文所述,人们内心往往有一种主观想法,它导致他们的人际交往出现了问题。这种主观想法源于心理创伤。这种想法越强烈,人际关系就越让人头疼,进而形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很多人因为“自己想得太多”而烦恼,于是有人劝他们“你想太多了,没必要这样想”。 但是,思考不是痛苦的根源。思考非但不是坏事,而且还很重要。 让人感到痛苦的不是想得太多,而是想法不切实际。

例如,有的人因为过往的心理创伤,在无意识中产生了这样的信念:“人们如果了解真实的我,就会拒绝我。”这种想法让他们焦虑:“怎样做他才不会讨厌我?”“我应该怎样表现,他才不会拒绝我?”这样的人对别人不经意的举动感到焦虑不安,担心别人会讨厌自己。而他一旦下意识地认定“他们是在针对我”“他们在嘲笑我”“他们不关心我”,那么他们便很容易将别人不经意的举动解读为“是在责备我”“是在针对我”“把我当傻子”“完全不在意我的想法”。这时,他就会感到愤怒和痛苦。

我曾经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有一位女性朋友,我曾经因为她的事情而生过气。事情是这样的,这位朋友给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内容全是她的烦心事。看到邮件后,我很生气:“为什么给我发这些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和不满?发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意思啊!”但是,后来我突然意识到,或许那个朋友想让我帮忙做点什么。于是我问她:“我可以帮你做些什么吗?”她告诉我,那封信只是在倾诉她的苦恼,我无须帮她出主意或者帮她做些什么。

在我小时候,母亲过得很辛苦,当时我就想“必须帮妈妈做点什么”。 出于这种无意识的想法,每当我看到有人陷入困境时,都会自以为是地想“必须为他做点什么”。但对于那位女性朋友的烦恼,我有些无能为力,所以才会感到无助、痛苦、气愤。

可见,过往的心理创伤带来的无意识的想法会让我们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感到焦虑、恐惧、悲伤、愤怒,让自己背负沉重的心理包袱。其中的原因不是我们想得太多,而是我们戴着有色眼镜(源于心灵创伤的无意识想法)看待事物,所以无法正确看清现实。

在前文我说过“认真思考非但不是坏事,而且还很重要”。回到我的案例中,经过认真思考,我正确认清了现实,那就是给我写邮件倾诉烦恼的朋友只是想让我理解她的感受,并没有寻求我的帮助,也没有让我帮她解决问题。意识到这一点后,我的愤怒和心理负担减轻了不少。

痛苦不是因为我们想得太多,而是因为受到过去心理创伤的影响,导致我们的想法不切实际。

◎ 父母的痛苦伤了孩子的心

即使成人之后,我们仍然容易重复小时候的感知方式和行为。比如在育儿方面,父母无法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无法照顾自己的孩子,还可能会伤害自己的孩子,这都是因为父母自己还有未解决的心理创伤。

很多人都在批判虐待、弃养孩子的父母。一想到遭受虐待的孩子的痛苦,人们不禁要责怪这些孩子的父母,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越是责怪这些孩子的父母,虐待事件越是会接二连三地发生。

有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好好教育那些虐待或弃养孩子的父母,告诉他们不应该这样做,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们。然而,这些父母并非不知道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也不会因为畏惧惩罚而放弃虐待孩子的想法。教育和惩罚的结果有时会适得其反。

虐待孩子的父母往往自己(通常是从小)得不到父母足够的爱,太孤独、无依无靠、走投无路、感到绝望,所以为人父母后才虐待孩子的。那些连续好几天把孩子留在家里不管而自己外出游玩的父母也是如此。

对于这样的父母,你越是批评和责难,他们就越不可能寻求别人的帮助。在他们看来,寻求别人帮助只会遭受非议和攻击。 为了让这些人不再虐待和弃养孩子,我们要做的是了解他们内心的痛苦,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支持和帮助,而不是一味地批评他们。 人不会因批评而改变,只会因爱而改变。 1qUV4gCvXCZ6t4dvHq7BM1j2i+9Vi0IRHKInBnEms8/+4G6bKfUWdsmu5aHK3hh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