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隐私权属于人权

2.1.1 隐私的重要性

在谈及数据科学伦理时,隐私可能是第一个被提及的话题。这种不被监视或干扰的权利,在我们当前的信息时代扮演着重要角色。在你的生活中,你会发送大量个人信息。当你用会员卡在超市购物时,你的名字和你买的东西会被传输到某个服务器。当你用手机在线浏览时,你的移动ID、IP地址以及可能的纬度、经度坐标,将被发送到多个服务器。当你使用互联网时,你每访问一个网页、点赞一个帖子、支付一笔费用或观看一部电影,你的个人信息也会随之被发送出去。不仅你的名字、地址和电子邮件地址会被发送,你的个人身份识别号码(PIN code)和信用卡号码也难逃此命运。这些交易本身是私人的,但它们却可以用来准确地预测你的政治偏好、消费兴趣甚至性格特征。因此,这些信息应该只有与你进行交易的特定个体才能看到和使用,而且你对其使用的目的并无异议。

在电视剧《硅谷》( Silicon Valley )“面部识别”一集中,首席运营官贾里德(Jared)在接受彭博电视台(Bloomberg)采访时提到了1894年的肥料危机:

贾里德: 你肯定知道1894年的伦敦马粪大危机。

艾米丽·张: 很抱歉我不太清楚。

贾里德: 19世纪90年代,工业革命致使人们拥向城市,人越多马匹就越多,马粪也随之增多。据预测,到20世纪中期,将有9英尺(1英尺≈30.48厘米)的粪肥覆盖街道。但没有人预见到的是,一项新技术将彻底消除这些担忧——汽车。一夜之间,马粪问题消失了。而现在的互联网,正如我们所知,充斥着身份盗窃、垃圾邮件和黑客攻击。所以,这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马粪”……

这些“马粪”都与侵犯隐私有关。贾里德继续解释说,“他们的‘去中心化互联网’技术,和汽车一样重要”。在现实世界中,还有其他解决“马粪问题”的方法,我们将在本书中对其进行探讨:比如了解隐私的重要性及其含义,欧盟通过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类似的法律以及促进隐私保护的技术。

不少国际公约规定隐私权是一项人权,例如1953年的《欧洲人权公约》第八条:

1.每个人的私人和家庭生活、住址及通信都有权受到尊重。

2.政府当局不得干涉公民这一权利的行使,但符合法律而且是民主社会为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国家经济利益,为防止混乱或犯罪,为保护健康或道德,或为保护他人的权利和自由所采取的行为除外。

联合国1984年《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二条指出:

任何人的隐私、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得受到任意干涉,其荣誉和名誉不得受到攻击。每个人都有权受到法律保护,不受这种干涉或攻击。

与这一基本人权相关的一个著名的法律案件是2013年发生的编辑拉蒙·扎哈罗夫(Ramon Zaharov)控诉俄罗斯案。1995年俄罗斯安装了SORM系统(行动调查活动系统),该系统允许在俄罗斯境内拦截电话通信,并要求电信供应商安装监控硬件。扎哈罗夫声称,该系统侵犯了他的隐私权,并且他没有任何有效的补救措施。之后俄罗斯法院驳回了扎哈罗夫的案件,因为扎哈罗夫无法证明自己被窃听。欧洲法院开始受理此案,裁定有迹象表明“存在任意和滥用的监控行为,这似乎是法律提供的保障不足造成的”,并进一步裁定,由于这些缺陷,“最高法院认为俄罗斯法律……无法对民主社会必要行为进行干预。”因此,这违反了《欧洲人权公约》第八条。

不仅政府可能会滥用监控权力,有能力获取大量个人数据的大公司(甚至小公司)可能也会让用户面临这种风险。剑桥分析公司提供了一个例子。据报道,这家政治咨询公司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从脸书上收集了超过8000万用户的私人信息,然后用于(有针对性的)政治广告。这些用户的公共资料、页面点赞、生日和当前所在城市,可能都被剑桥分析公司获取。这些数据是通过一款名为“这是你的数字生活”的应用程序获取的,该应用程序是由一名学术研究人员开发的。数十万用户接受了一项性格测试,并提供了他们的脸书个人资料。当用户上传数据时,其脸书好友的数据也会被发送到网上。收集到的资料被用于几次竞选活动,主要是美国和英国的竞选。尽管脸书平台的政策不允许这些数据被出售或用于广告(只是为了改善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但依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脸书删除了这款应用程序,暂停了剑桥分析公司的业务,并要求其提供数据已被销毁的证明。尽管脸书证实“数据已被销毁”,但据报道,数据的副本仍然超出了脸书的控制范围。

2.1.2 你没有任何隐私可言,习惯了就好

现在有些人可能会想,那又怎样?我为什么要关心这些?就像太阳微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斯科特·麦克尼利(Scott McNealy)在1999年所说的那句名言:“你没有任何隐私可言,习惯了就好。”这句话是在第一代iPhone发布8年多以前说的,但至今仍能引发人们热议。当我让我的商科学生在“隐私权是一种人权”和“你没有任何隐私可言,习惯了就好”之间投票时,一些人仍然选择后者。一个常见的理由是:我不在乎隐私,因为我没什么好隐瞒的。下面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个观点。

是他们光明磊落,谁也不想瞒吗?我相信学生们的意思是他们不介意谷歌或脸书这样的公司获取他们的数据。但即便如此,他们肯定也会对其父母、(前)伴侣、大学老师隐瞒一些事情:他们继承了多少钱;如果有的话,他们曾有过什么邪恶卑鄙的想法;他们的身体长什么样;和谁以及多久发生一次性关系;他们这些年发过的短信等。当问及学生是否愿意向他们的伴侣(更不用说其他同学了)提供所有在脸书或WhatsApp上发送过的信息时,很少有人给出肯定的回答。你认为把你所有的信息都给你的老板或同事看会怎么样?或者更夸张一点:把所有文本放在一个公共网站上,对所有人开放又会怎么样?你的房子(包括你的浴室和厕所)也可以安装一个网络摄像头,能在同一个网站上实时直播吗?当然不行。即使你不介意,只要是有理性的人都会认可:大多数人希望这些数据保持隐私。分享所有的网络浏览历史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南方公园》中关于“柯林斯堡”那一集中就用幽默的方式证明了这一点。

“没什么好隐瞒”的论调使政府更加有理由对人们进行监控。这与法律条例背道而驰。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一条规定,无罪推定仍然是一项国际人权法律原则。最初的拉丁语表达是:“ei incumbit probatio qui dicit,non qui negat”,翻译过来就是:“证明的责任在宣布这件事的人身上,而不是否认的人身上。”爱德华·斯诺登(Edard Snoden)是这样描述的:“因为你没什么可隐瞒的,而说你不关心隐私权,与因为你没什么可说而说你不关心言论自由没什么两样。”恐怖主义或其他暴力犯罪等可怕的事件发生后,人们往往要求加强监控。隐私和安全之间的取舍很难界定,这是一个涉及文化和区域的问题。然而,监控对人权的当下及其长期影响的确值得深思,这一点我们将在本章(政府设“后门”)中重新深入探讨。

人脸识别软件已经成为涉及隐私问题的一项重要技术。尽管这种通过图像或视频识别人的技术已经存在多年,但随着检测算法的速度和准确性的提高以及手机认证等应用程序使用频率的增加,在面对大规模监控的威胁时,人脸识别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数据科学技术。这一问题将在本书第3章中进一步探讨。

那么,哪些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隐私呢?我们又应该掌握哪些概念和知识?尽管这个涉及伦理道德的问题已经超出了法律的层面,但欧盟通过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等法规,可以为解决这些开放性问题指明方向。 Ur9tJ0Y3fsYMD5Rky0LAmd0iT2WxfRHgIJ6lAaMITAtc9hJlcBHsWEdmlmcWfH6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