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来,我总在一些矫情的文章里写出“时光如水”,我其实理解到的仅仅是“时光”,却没有真正体会过“如水”的意思。
此刻——每一天没干什么,时间过得很快,却不慌张。这一点很重要,有时候,快带来的匆忙感会让人生虚无,但这种不慌张,就是一天天自然地流淌着。每天大概要睡十小时,饿了就吃点东西,饱了就继续睡。闲时读书,忙时写书。这大约就是,如水的状态。
很多时候,我都一个人开着车在高速上飞驰,有时候又在山林间的小屋发呆。从一个极致紧张的时间表里挣脱,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来换取了这种无所事事。
一个人的时候不觉孤单,也不会寂寞难耐得要找人陪伴,而见到许久不见的朋友又真心欢喜。
去那些几年没去过的曾经熟悉的地方,看世界的无常和有序。
过去的两年多,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外扩张,向前奔跑。身处一种不同时干几件事情就叫浪费时间的极致状态中,去挑战一个个只有自己给自己下单的终极任务。
经纪人生涯训练的一种“使命必达”的目标感和意志力,让我恣意地挥洒自己,在人群中周旋,在拆解目标中完成进度。
即使坠入行业不可逆的下行周期,我都觉得可以凭借一己之力逆风而行。骄傲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同时也会让人进入巨大的盲区,而一个人盲目向上的时候,风险也是巨大的。
很多时候我会咨询不同人的意见,然后做出和建议截然相反的决定。有时候我会斩钉截铁地做出一个决定,过不了多久又斩钉截铁地推翻。当然,我享受着高效的行动力带来的便利结果,同时也失去了细枝末节的触点。
我是敏感的、坚强的、豁达的。那么我的脆弱、我的小家子气和我的不甘心都去了哪里呢?一个人只要不是圣人,就不可能没有这些个人化的情绪。
是没有人可以让我放肆?还是没有机会让我任性?人生的收放自如,往往都是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发现了不过如此,而我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失败周期,哪里来的这些不喜不悲的淡定?会不会一切都是我建立在情绪稳定任务上的假象?
即便我不缺乏直面自己的勇气和追求真诚的心态,在自我探索的真相上,仍然是迷雾重重。人生的真实与事实之间尚有着千山万水,我,一个普通人类,又何来智慧去解锁?
眼前,泡了一杯普洱茶,点了一支香薰,放了一首音乐,再远点,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小树林,再远点,是高速上的川流不息,再远点,是白云悠悠和群山巍峨。
我的思绪漫无目的地流淌,敲下了此刻没有什么目的和主题的文字。自打做短视频以来,我被训练出了在一两分钟内完成最精准口语表达的逻辑能力。
然而很久没有关注自己的情绪细节了。
因为当人高速奔跑的时候,没有必要关注情绪,它们确实很容易就走了。但是留在身体里的痕迹,那些我也感觉到受伤的、危险的、不安全的时候,我是否真正自愈了呢?那些想到就可以泪流满面的画面,那些不曾说出的话,还有那些深深的悔意,我是否原谅了自己?
远行,是一种抽离,也是一种求索。
小时候,同学们的理想都是成为科学家或者伟大的人,我却执着于想要走遍世界。现在的我,有足够的能力支配自己的时间,也有了能支持自己走遍世界的金钱,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远行。
我身体力行地实践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遍了六十多个国家,走进丛林也停留城市,目睹奢靡也享受自然,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这一辈子活得何其浓郁。
2022年下半年,我一个人出门旅行了四个多月。这种强力从现实生活中的抽离和与陌生地域的碰撞,是为了梳理很重要的人生命题:我的下半生想要如何度过。
人有时候在日复一日的规律中是没有办法跳脱出来以一种更大的视角来观察自己的,而遇到一些新的人、新的生活方式才会看到世界的多样性。
不断地出行,不断地遇见,遇见山山水水,遇见多样性的人类,遇见宁静与喧嚣,遇见放肆与深思,遇见真正的自己。
我的前两本书是根据自己过往的人生经验,分享了关于沟通,关于人性的观点。而这本书,是我的“万里路”,是我与陌生世界的精彩碰撞,那些所思所得,是通往人生智慧与通达的必经之路。愿这些分享,能帮你走上自我探索之路,愿每位读者,都能先“去”,然后再“遇见”。
杨天真
愿每位读者,
都能先“去”,
然后再“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