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国学三大启蒙读物,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
《三字经》取材典范,涵盖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内容,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我们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的道理。
《三字经》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合称“三百千”。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正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世人所公认,被国人奉为经典并世代流传。
《三字经》的内容编排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认为教育儿童重在礼仪孝悌,即首先要端正孩子们的思想,其次才是向他们传授知识,即“首孝悌,次见闻”。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也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我们在阅读时需加注意。《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代学者倾向的观点是“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即王应麟为了更好地教育本族子弟读书,于是编写了融会经史子集的三字歌诀。
王应麟是南宋人,《三字经》原著中的历史部分只到宋朝为止。随着历史的发展,为了体现时代变迁,各朝代都有人对《三字经》不断地加以补充,例如清道光年间贺兴思增补了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共计二十四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