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是匹兹堡?

由于福利国家被私营化了,它在地理分布上与东一块、西一块的工业性就业相对应,也是不均衡的。随着失业导致的危机,去工业化的区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危机对社会再生产机构产生了压力;而那些能吸引公共投资、满足政治社会需求、回应压力的行业开始成长了。这个模式不限于美国,但在不同国家遵从了不同的制度路径,并产生了各不相同的社会与政治后果。 [44]

尽管这一逻辑的某些版本也适用于其他城市,但匹兹堡及其周边地区放大了这一逻辑的关键特性,揭示了在其他地方可能不可见的维度。这个地区的社会构造被钢铁业扭曲了,但这种扭曲恰恰放大了工业中心的一般性特征。本书以阿勒格尼县及其周边几个县为研究的地域范围,它们形成了一个经济单元:匹兹堡城在中间;钢铁厂和其他工厂坐落在内圈的蓝领工人市镇;白领居住的郊区在第二圈,再往外就是煤矿和农业区域,中间点缀着一些更小的工业小镇。 [45]

在匹兹堡,工业衰落的过程尤其显眼。从1930年到1960年,当地经济增长率只有全国水平的一半。 [46] 相应地,钢铁业既占据经济支配地位又陷于停滞的状况,塑造了这座城市政治经济的其他部分。

匹兹堡由于其核心的工业巨人的衰落而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这种压力的印迹在整个地区的社会构造中随处可见。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处在一个衰落中的行业的支配之下,这个地区既没能从南方也没能从海外吸引大量的移民,这造成了其人口构成长期不变:大约70%的白人和25%的黑人。作为其经济构成的一个结果,战后的匹兹堡还在家务-工作之间发展出很深的分界线,虽然这种区分在战后时期很普遍。女性参加工资劳动的比例要比全国水平低得多:在这座城市的市区,1960年的比例是30.8%,而同期全国水平是40.2%。 [47] 女性参加工资劳动的经济性义务比较小,因为钢铁工业中有较多提供给男性的高工资工作,同时对家庭内部非工资照护的需求相对更大。

在匹兹堡,作为战后美国标志之一的医疗照护行业的扩张也更加快速。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匹兹堡消费的健康照护服务的比例是惊人的,它的单位人口的医疗照护工作者比例比任何其他都市区都要高——每千人17.3个相当于全职的医疗照护工作者,而全国平均水平是每千人13.8个。 [48]

加速这个行业增长的是都市人口急剧的老龄化,而老龄化本身也是长时间工业衰落的一个后果。由于钢铁行业走下坡路,二战结束时加入钢铁厂的青年大军从未被完全替代。在年资制的规则下,年轻人能得到的机会相对而言严重不足,他们越来越多地向外移民。1950年,在匹兹堡地区的钢铁工人中,45岁以上的占比为38%;到了1980年,45岁以上的占到一半。1990年,匹兹堡成为老龄化程度全国第二的都市区——仅次于佛罗里达州的布劳沃德县。 [49]

换言之,对钢铁业的依赖迫使匹兹堡用很高的强度来动员其照护劳动力。工人阶级生活的维持和再生产,制度性地通过钢铁生产来运行,所以钢铁生产的衰落立即对提供照护产生了影响。照护的场所从家内转移到医院,其角色变得更重要,足迹也变得更明显。这个发展趋势,虽然一开始被社会政策固定在钢铁业,但一直延续到钢铁业终结之后,而且实际上在应对去工业化的背景中继续得到发展。通过追踪匹兹堡转型中的照护问题的线索,我们将揭示今天经济极化问题的起源。 fQfFRNeKnzcNR3QOy0ElhQpFdOsb5lJ1iwlgyN0pg6cVHZJCgIWMJK236wo+EZG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