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唐代大庾岭诗路研究》序

吴夏平

吴强的博士论文《唐代大庾岭诗路研究》出版在即,大家都为他感到高兴。他问序于我,忝为导师,不宜推辞,只好略言一二。

近年来,唐诗之路渐成学术热点,不少研究者以此为努力方向。从诗路角度考察某一时段的文学活动,实际上是把文学还原至历史时空的一种研究。建立具体的时空坐标轴,可以更清晰地观察文人创作的详细过程,也可以重构文人分布和流动的时空图景。吴强的博士论文选题,显然也是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之下产生的。为什么选择大庾岭作为研究对象?直接原因与他工作单位及原有知识结构有关。他长期在赣南师范大学工作,之前又一直从事旅游专业教学和研究,因而对大庾岭历史、地理、人文等情况都比较了解。更深层次原因是大庾岭在唐代的重要性。在唐人观念中,大庾岭是南方的边界,岭南、岭外等概念即由此产生,“度岭方辞国”与“西出阳关无故人”在唐人文化心理上相通。唐代长安和洛阳是当时的文化中心,由此出发,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形成唐朝与世界连通的一条重要通道。在这条通道上,还分布着两条重要的草原丝绸之路,一条是贯穿东西的草原丝路,另一条是从东北进入唐朝的道路。北边的这三条路线贯通了唐朝与整个西、北、东三个方向周边国家和民族的联系。南方与周边的通道主要是海上丝路。这样一来,唐朝从“四面八方”连通世界,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庞大交通网络。在广州到长安和洛阳的通道上,大庾岭无疑是重要关口。因此,从世界格局和国际视野考察大庾岭诗路,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这些思考,作者较好把握了大庾岭诗路研究的一些核心问题。

其一,往来于诗路上的文人。选择一条具体诗路作为研究对象,首先要考察在诗路上行经往来的诗人,因为人是诗路形成的关键要素。并非任何一条道路都可以称作诗路,一条道路之所以能称为诗路,是因在此路线上有来来往往的文人,发生了重要文学活动,产生了具体文学作品。选题商定后,吴强所做的首要工作就是调查唐代大庾岭诗路上的诗人。他充分认识到,这不仅是将大庾岭作为诗路来研究的可行保证,而且也是展开研究的重要基础。他将与大庾岭诗路有关文人分为本土、流寓、过往三个群体,同时充分注意到流寓文人与过往文人的区别:流寓者的目的地是大庾岭及其周边,而过往文人并不以大庾岭为目的地,只是路经而已。这是很好理解的。例如,虔州及其属县的外来官员,显然属于流寓文人,而经由大庾岭前往岭外者,如沈佺期、宋之问等,可归为过往文人。

其二,诗路上的诗歌活动和文学作品。诗路之所以形成的另一个重要要素是诗歌作品。发生在诗路上的文学创作活动及其作品,既是诗路形成的基本条件,也是诗路研究的关键内容。作品承载着与诗路有关的各种信息,包含诗路文化的历史记忆,因而是一切分析展开的基础。吴强在调查大庾岭诗路有关诗人的过程中,同时收集整理了相关诗歌作品。他不仅从《全唐诗》《全唐文》等诗文总集中钩稽相关材料,而且还以方志等地方文献以及佛教典籍为基础,对这些作品创作时地和本事等做了深入发掘,构建了一个以大庾岭诗路为中心的诗歌作品数据库。

其三,诗路的具体路线。道路本是应交通之需开创的一种自然地理的空间存在。大庾岭作为中原与岭南连通的重要关口,历史悠久。自秦汉以降,国家重视南方开发。随着政治文化中心南移,其进程日益加速。因此,早在唐前就开凿了连通中原与岭外的大庾岭古驿道。唐代开元年间,张九龄重修大庾岭驿道。那么,张九龄所开驿道与唐前古驿道是否为同一条?经考察发现,唐代大庾岭通向中原的驿路,并非仅指张九龄所凿驿道,也不仅只有经由赣江、鄱阳湖再进入长江的一条道路,而是包括经由湖湘、闽越、江浙地区,再接入至长安和洛阳的多条通道。因此,有必要对唐诗及其他文献中有关大庾岭诗路的记载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其中包括:一是从广州到大庾岭的路线。二是从大庾岭至长安和洛阳的路线。这两条可以说是纵线。三是江西与湖湘、闽越的交通路线。此属于横线。这些线路在唐诗中有相关记载,但因后人不同理解,产生不少错误认识。以纵横交通路线考证为基础,吴强对以往误解逐一辨析,较好解决了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韩愈、李绅、李德裕等人南行路线以及相关创作问题。

其四,人地诗三者关系。从诗路研究来说,人地诗三者是一个整体。这里面要探讨的问题是多层次的,主要包括三点:一是历时来看,唐代大庾岭诗路形成的历史渊源何在?二是大庾岭诗路所蕴人文内涵有何特殊之处?三是什么原因促使诗人来往于此条道路?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要回答唐前与唐代大庾岭二者的关系,也就是大庾岭在历史与文学演进中的变迁问题,因而重点关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因素在大庾岭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发生历时变迁中的综合作用。第二个问题是对诗路文学特性的提炼和概括,主要讨论诗人对大庾岭自然景观与风物人情的特殊感受与文学书写。在贬谪文学之外,大庾岭诗歌还具有自身特点,梅花意象与禅宗公案具有典型性,分别代表了文人诗和佛教诗对大庾岭的不同书写,因而也代表了文士群体与佛教群体对大庾岭诗路的不同关注。第三个问题是揭示支配唐人往来于大庾岭的内在力量。唐代文人往来于各条诗路,其内在力量主要来自共同的权力结构,表现为制度、传统、时空等要素共构的合力。制度是促使文人空间流动的根本性力量,以往多关注贬谪制度对大庾岭诗歌的影响,但事实上,在此之外,科举、干谒、守选、名山大川及宗教管理等制度,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适应性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唐代诗路,其本质可以说是权力在空间和时间中的流动。关于这一点,作者在具体论述中也有涉及,比如论禅宗公案,关注到宗教管理制度;论人文景观,则述及唐代地方治理等。但总体看,此方面还有不少可拓进的空间。

《唐代大庾岭诗路研究》列入“唐诗之路研究丛书”出版,得到卢盛江教授、戴伟华教授等学者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从书名调整到具体行文,卢老师都提出了宝贵意见。戴老师通读了全部书稿,不仅提出修订建议,而且还专门写信推荐。此外,该书出版还得到浙江省新昌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同时,借此机会祝贺吴强的著作出版,也希望他能以此为契机,在学术上更加精进。

2023年9月6日于上海师大文苑楼 41mux/Pa+5nMSIHISvILqhGBYmBWs+K0uaC91BLrp427ENWcLH6X86ZLJ0CkaPH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