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本章用虚无的空间可以存在于看似没有间隙的坚固物体之中这一自然现象,再次强调“无”的重要性,以此来印证自己所倡导的“不言之教”“无为”等原则的正确性。
本章的文字,各本基本一样,只是一些用字、虚词不同而已。如甲本“驰骋于天下之致坚”,王本作“驰骋于天下之至坚”,“致”与“至”虽不同,但“致”假借为“至”。在其他用字及虚词使用方面也有一些不同,如甲本“天下希能及之矣”,王本作“天下希及之”。王本虽然少“能”“矣”二字,但含义一致。
甲本 天下之至柔 ① ,[驰]骋于天下之致坚 ② ,无有入于无间 ③ 。五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④ ;不[言之]教 ⑤ ,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⑥ 。
乙本 天下之至[柔],驰骋乎天下[之致坚] ⑦ ,[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王本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注释】
①至柔:最柔和的。一般注者认为“至柔”指水或气,王弼《老子道德经注》:“气无所不入,水无所不经。”《老子》一书的确多次用水来说明柔的作用,但根据下文“无有”一词,笔者认为应指空间,因为空间才是“无有”,而水与气不是“无有”。另外,空间的阻力比水与气更小,因此说是“至柔”。
②驰骋(chěng):奔驰。引申为存在。致坚:最坚硬的物体。如金属、石头之类。致,通“至”。
③无有入于无间:虚无的空间可以存在于看似没有间隙的坚固物体之中。无有,什么也没有,即空间。《庄子·知北游》:“光曜问乎无有。”“光耀”指光明,“无有”指空间。无间,看似没有间隙的东西,即物体。任何看似没有间隙的坚固物体中都会存在着大小不等的空间,因此说“无有入于无间”。憨山德清《老子道德经解》:“若以有入有,即相触而有间;若以空入有,则细无不入。如虚空遍入一切有形,即纤尘芒芴,无所不入,以其虚也。”本章又一次清楚地表明老子的政治主张是对自然规律的效法。这种效法,有些颇具合理性,但也有一些较为生硬、机械,从“无有入于无间”推理出“无为之有益”就显得不伦不类。像这样的推理,在《老子》一书中还不少,如第七章中从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这一自然现象推理出圣人“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的处世方法,第七十六章中从“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推理出“兵强则不胜”这一用兵原则。由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现象有相通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所以老子的这些推理有其合理的一面,也有其不太恰当的一面。
④五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我从这里认识到了清静无为的好处。五,通“吾”。我。无为,不人为干涉,一切顺应自然。
⑤不言之教:不用语言的教育。圣人之所以推行“不言之教”,原因有二:第一,是对“道可道,非常道”(王本第一章)的实践。既然最高真理不可言说,那么即使口才最好的老师,他的语言教育充其量也只能是二流的教育。第二,该命题也含有身教重于言教的意思。在中国古代,心口不一、言行脱节是教育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这也是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古代,的确有实践“行不言之教”的实例。《庄子·德充符》记载:“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鲁国王骀的弟子与孔子弟子一样多,而他无论何时何地从不给人以言语教诲,却能够使弟子们空怀而来,满载学识而归。这就是“不言之教”。如果说《庄子》多寓言,那么《晋书·隐逸列传》记载了一则真实的“不言之教”的故事。晋代道家学者张忠隐于泰山,他“恬静寡欲,清虚服气,餐芝饵石,修导养之法。……无琴书之适,不修经典”。他带了一批弟子,其教育方法是:
其居依崇岩幽谷,凿地为窟室,弟子亦以窟居,去忠六十步,五日一朝。其教以形不以言,弟子受业,观形而退。
张忠每五天才教授弟子一次,而且一言不发,让弟子们看看自己的形体举止就可以了。这种教育方法是独特的。然而这位行不言之教的道士受到前秦朝廷的极大尊重,被苻坚召至长安,归来时,死于途中华山。他临死时感叹说:“我东岳道士,没于西岳,命也,奈何!”
⑥希能及之:很少能比得上这些原则。希,同“稀”。少。及,赶上,比得上。之,代指“不言之教”“无为之益”。
⑦乎:介词。用法相当于“于”。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存在于最坚硬的物体之中,虚无的空间可以存在于看似没有间隙的坚固东西之中。我从这里认识到清静无为的好处。不用语言的教育,清静无为的好处,天下很少有能够比得上这些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