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那些顽强地等到出土的野猫

在鲜有文字记载的年代,猫就已经走进了先民的生活圈。过去学界一般认为,猫最早的驯化过程应当发生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以该时期为起点,古埃及保留了许多与猫有关的绘画、浮雕,甚至还有为猫下葬所用的石棺。这些文物较为连贯地展示了猫在古埃及的驯化过程。在现代家猫出现以前,古埃及最常见的猫亚种是Felis silvestris lybica,一般翻译为非洲野猫或利比亚猫,这是早期所有家猫的先祖,体型比现代家猫略大,皮毛是带斑点的黄褐色。利比亚猫可能是原始非洲野猫到现代家猫的过渡形态。

大约在旧王朝到中王朝时期,猫的驯化得以完成。梵蒂冈博物馆现今还保存着一块来自古埃及旧王朝时代第四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500年)的浮雕,浮雕上绘有埃及本土野猫走过纸莎草沼泽捕捉鸟类的画面。到了出土的埃及第十二王朝时期(约公元前1900年)浮雕绘画和文物中,猫的形象从平面走向三维,猫形状的化妆品罐在这一时期的文物中产生。

在第十八王朝的吐特摩斯三世统治中期,猫随主人一起外出探险,在纸莎草沼泽地中捕鸟的题材在壁画中经常出现。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著名的《内巴蒙家庭猎鸟图》,或译《捕禽图》(出自新王朝第十八王朝时期底比斯的达官显贵内巴蒙[Nebamun]的墓室,距今约3370年)表现的就是这样的主题,画中的猫正攀爬在长满纸莎草的道路上帮助主人捕鸟(据《文明》杂志2015年第8期)。

内巴蒙家庭猎鸟图(新王朝第十八王朝时期)

大约与此同时,一个拥有三只躺卧的立体猫形象的手镯,也出现在埃及新王朝第十八王朝时期的出土文物中。第十八王朝阿蒙霍特三世时期(约公元前1390—前1353年),一个写着“猫将不朽”的石棺,展示了这一时期一只埃及宠物猫的无上尊荣。这个石棺中的猫,是阿蒙霍特三世的儿子图特摩斯王子的爱宠。石棺上刻画的图腾中,除了有象征生命的伊西丝女神,还有这只宠物猫死后在另一个世界享用精致食物的场景。

猫在古埃及被赋予神性,享有神圣而崇高的地位。古埃及人认为太阳神拉(Ra)以大公猫的形态现身,开创了世界,在《死亡之书》中他化身为猫,杀死了阻止太阳东升西落的恶蟒阿波菲斯(Apophis)。另一位与猫科动物相关的神灵是战争女神塞克迈特(Sekhmet),外形狮首人身。塞克迈特又演变出著名的猫神巴斯特(Bastet)。

图特摩斯王子爱猫的石棺

虽然古埃及成为了最早驯化猫的文明,但是为驯化猫而努力的民族,并不止古埃及。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们在距离埃及国境以北400公里的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发现了一个古老的人猫合葬墓,墓中有一具完整的猫骨架被埋在距离人类骸骨40厘米之外的地方,据研究是一只8个月大的小猫。猫头朝西放置,与人摆放的位置一样。考古人员对骸骨周围沉积物的研究表明,这个人猫合葬墓可以追溯到距今9500年左右。有理由相信,在一万年前的中东地区,人和猫已经结成了某种有意义的联系。

塞浦路斯的人猫合葬墓
图片来源:Vigne, J. D., Guilaine, J., Debue, K., Haye, L., & Gérard, P (2004). Early Taming of the Cat in Cyprus . Science, 304 (5668), pp.259-259.

而在我国境内,对原始社会活动遗址的考古活动中也发现过不少猫与人类产生交集和互动的类似证据。如西安半坡遗址中曾发现一个猫科动物的左下颌,是大小和家猫类似的狸。它虽然出现在人类的生活中,但还是一只野生动物。在临潼姜寨遗址也发现过类似的骨骼,大小和半坡遗址相同。考古学者认为这种野猫以鸟类为食,但也会盗捕家畜。

201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刊登了中科院胡耀武教授及其团队关于陕西省泉护村仰韶遗址中发现的两具猫骸骨的研究报告。对这些猫骸骨的骨胶原蛋白进行了同位素的分析后,专家团队认为,泉护村遗址中出土的这两只猫科动物,生活在距今53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生前,它们都摄取了较多数量的C 4 类食物,这与当时人类大量种植粟类作物的农耕文化密切相关(据中科院《古脊椎所发现驯化过程中猫与人共生关系的最早证据》)。作为纯肉食动物的猫科动物,改变自然习性,大量进食粟类食物的行为,表明了他们生前也许长期在先民的生活圈内觅食,且并不排除开始接受人类投喂的可能。这也意味着,先民和野猫的双向奔赴进程开始得比我们想象得更早。早在新石器时代,他们之间就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基于保护农田和粮食、抵御鼠类等小型啮齿类动物的共生友谊。

农业是经济的基础。在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发展推动人类形成定居意识,定居又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形成互相促进的态势。随着农业收获的增加,人们在口粮之外有了节余的粮食,于是发明出窖穴来收藏剩余的粮食果实。例如西安半坡村发现的115号窖穴,收藏的已腐朽的谷物皮壳多达数斗。随着窖穴储藏的流行,老鼠就成为了人们的重要敌人,人鼠斗争开始变得激烈。后世《诗经》中有“穹窒熏鼠,塞向墐户”的诗句,意思就是堵住老鼠洞,用烟熏死老鼠,这种防鼠方式可能出现得很早。一些大型储物陶器的出现,也和防鼠有关。直接堆放在洞穴中的粮食太容易遭到老鼠的光顾,迫使人们发明了一些仓储型的陶器。然而老鼠的繁殖能力很强,在人类周边,大量的老鼠依然顽强生活,这吸引了野猫的注意。除了老鼠,人类遗弃的垃圾堆对猫也是重要的诱惑。这些食物来源使得猫逐渐适应和人类在接近的空间半径内生活。当然,这种伴生关系,还很难认定为猫已经被我们的先民驯化。 09EduITznQ+pVpu6cdCAPu5SD11MOSiBhPgNpXw1h0AR17vgsbVTwuIAEJLeCd1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