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 ,中国西北边地大漠深处已消失千年的一个古老城邦。虽然只是一个西域小国,其历史却源远流长,令人惊叹。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唐代诗人李白写下这首著名诗篇时,楼兰古国早已不复存在。有游侠气质的李白写出豪气干云的“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诗句时,仿佛楼兰是一个敌对方的“战神”,斩首楼兰的人就是举国崇拜的英雄。为什么唐朝最为兴盛时期的著名诗人,要去想象一个已经消失多年,对大唐帝国毫无威胁的边地小国,并以其抒情呢?
与李白同时期的边塞诗人王昌龄也写了一首关于楼兰的诗: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李白要“斩楼兰”,王昌龄要“破楼兰”,似乎都与这个传说中的蕞尔小国有着深仇大恨。这种对一个历史记忆里的遥远小国的敌意,应该是来自对远方“异邦”的恐惧和误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李白、王昌龄的时代,楼兰故地早已纳入大唐王朝的版图,根本不需要他们去“斩”或“破”,诗人心目中的“楼兰”只是“异族敌国”的代名词,“斩楼兰”“破楼兰”成为在边关建功立业的形象比喻。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楼兰古国和楼兰人,对汉王朝和中原人民并非总是充满敌意,只是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且国力弱小,楼兰人不得不在依附汉王朝的同时,也依附于强大的匈奴国。因为匈奴国距楼兰更近,威胁性更大,所以在政治上、军事上楼兰对匈奴国的依附性更强,有时不得不帮助匈奴人对付远道而来的汉朝使节和军队。楼兰王国左右摇摆以求平衡的外交政策和政治态度,反映了在大国势力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小国的无奈和痛苦。
楼兰在当时的丝绸之路上堪称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丝绸之路在楼兰分为南道和北道,南道受阻可以走北道,北道不通可以走南道,如果楼兰闭锁城门就可以基本断绝东西方的贸易往来,阻止汉王朝往西扩张势力范围。因此,楼兰便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而楼兰国小人口少,人口最多时也只有一万四千多人,总兵力不到三千人,随时都有被强大的匈奴国和汉王朝灭国的危险。楼兰古国的国王需要有超强的政治智慧和过人的外交手段才能维持国家的生存。
楼兰这个大漠腹地、罗布泊边的小城邦,立国时间大概是公元前3世纪,具体时间难以确定。前77年,楼兰国名被改为鄯善,国都也从扜泥城迁往伊循城 ,扜泥城改为汉朝军队屯田驻防的要塞。448年,北魏的将军万度归领兵来到鄯善国,准备武力收复这块长期失去控制的附属国。出乎北魏军队的预料,鄯善国根本没有备战防御,百姓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农夫耕种,牧民放牧,商人贸易,一切如常。鄯善国王真达主动出城投降。北魏对鄯善地区实行与内地一样的郡县制管理,收取赋税。存在了六百多年的楼兰(鄯善)古国,就这样平静地消失了。
由于楼兰与汉人的统治中心长安、洛阳距离十分遥远,而且楼兰所处之地自然环境恶劣,交通极为困难,内地汉人获得的关于楼兰的信息往往是“道听途说”,所以历史上流传下来的相关记载稀缺、零散,有时还相互矛盾,这给我们了解楼兰的历史文化带来了很多困扰,用那些断断续续、真假难辨的历史记载来重塑楼兰古国的历史样貌是一个很艰难的挑战。
幸运的是,楼兰故地气候干燥,人烟稀少,许多楼兰人生活的物质证据被大自然保存下来。因此,探险家和考古学家们在楼兰故地的发掘收获非常丰富。从20世纪初开始的一百多年来,考古工作者在古楼兰所在地区发现了著名的小河墓地、太阳墓地、楼兰故城等大型古遗址,挖掘出以“楼兰美女”为代表的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干尸和各种生活用品。运用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学者们尝试着结合历史文献记载来还原楼兰古国的历史风貌。由于学术规范的限制,迄今为止发表的“考古报告”类的学术成果,大多数是对出土文物的客观记录,对普通公众而言,读起来枯燥无味,理解困难。
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建设,遥远的西北边疆包括新疆地区成为数小时即可平安顺利到达的旅游目的地,公众对古代西域地区的好奇和向往之心越发强烈。特别是神秘存在而又神秘消失的楼兰古国,更是成了人人向往的“神奇远方”,喜欢楼兰的人无不热切期待着一部通俗易懂、流畅优美、可读性强的关于楼兰古国的书籍。
这部《楼兰六百年》就是这样一本为大众而写的通俗历史书。它以楼兰古国经历的历史时期为顺序,结合古今中外历史文献的相关记载和考古发现的各类文物,为纷繁复杂的楼兰历史及西域与中原的博弈史,勾勒出较为清晰的历史线索。与学术严谨但枯燥无味的考古报告相比,这本书通俗易懂、隽永有趣,更适合对西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感兴趣的普通大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