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探寻罗布泊文明之源

1934年夏,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 在考察罗布泊地区时,在当地维吾尔族向导奥尔德克的引领下,沿孔雀河下游向南分出的一条小河道曲折南行,终于在6月2日傍晚抵达了这个传说中有一千口棺材的地方,这便是西域考古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小河墓地。

在这里,贝格曼发现了他认为的“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他称这里为“死者的殿堂”,也正是他将此地命名为小河墓地。

1939年,贝格曼在斯德哥尔摩出版《新疆考古研究》 一书。书中,贝格曼详细介绍了他在小河地区的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

根据其描述,小河墓地规模宏大、葬制奇特,蕴含着丰富的罗布泊早期文明信息,是了解西域文明最直观、最清晰的遗址之一。

然而,贝格曼发现小河墓地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没有人再次到达过这块神秘之地,小河墓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浩瀚无垠的沙海中神秘地消失了。

2000年12月,中国新疆考古人员再次找到了小河墓地的踪迹,并于两年后对这里进行了尝试性发掘。2003年10月,小河墓地全面发掘项目正式启动。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以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为领队的小河考古队,对小河墓地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田野发掘,一共发现了大约三百三十个古代墓葬,考古人员对其中一百六十多个已编号的墓葬进行了发掘。

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西岸、孔雀河下游河谷以南约六十公里的罗布沙漠中,东距楼兰故城遗址一百七十五公里。小河墓地整体由数层上下叠压的墓葬及其他遗存构成,外观为在沙丘比较平缓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个蛋状沙山,高出地表约七米,东西长约七十米,南北宽约三十五米,占地面积约两千五百平方米。

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着一百四十多根截面为多边形的胡杨木桩,每一根木桩都是用一根完整的胡杨木加工制作而成的,呈七棱柱到十一棱柱,高出地面一到两米。远远望去,整个小河墓地犹如一个插满筷子的馒头,仿佛一个充满原始宗教氛围的神秘世界。

这里的木柱虽有一百四十多根,但绝非胡乱插立,每一根都体现了死者的性别和生前的社会地位。一般而言,女性棺前所立的基本呈多棱柱、上粗下细、顶部呈卵状的木柱,高度一般在一米五左右,上部缠绕毛绳,象征男根;男性棺前则立一根外形似桨的立木,大小差别很大,大的高近两米,上部为船桨状,下方柄部刻画出七道横向装饰纹,象征女阴。

因此,这些立柱并非贝格曼所猜想的那样是用来承接屋顶的承重之柱,而是对于死者身份的纪念物,是古代罗布泊先民生殖崇拜的体现。在每位成年女尸的木棺中,无一例外地发现有象征男根的木祖陪葬,这再次说明当时的小河人存在着原始生殖崇拜。这里正是4000年前罗布泊先民神秘的死亡殿堂。

考古发现,立在小河人墓前的木柱埋在沙土下的部分基本呈现红色,地上部分则由于几千年的风化导致颜色脱落。可以想象,在小河人生活的那个时代,这里的每一根立柱全都通体红色,远远望去仿佛红色的森林。

红色在小河墓地显得格外突出,在木柱上还有缠绕的红色毛线,红色是血的颜色,象征着生命。正如贝格曼所说:“它源于对魔法的敬畏,肯定大于对美学的追求。”

目前发掘出的最大的一根立柱矗立在墓地中央,顶部呈尖锥状,通体被涂成红色,上端线条浑圆,中段被雕成九棱柱,原本悬挂着一颗硕大的牛头,其下所葬的是一位地位尊崇的年长妇人。尸体保存完好,陪葬品明显多于其他墓葬,所立木柱又体形巨大,所葬位置又位于墓地中央,这说明墓主生前是一位身份显赫的领袖人物。

在这位老妇人的棺中还发现了一个造型精美的皮囊,里面装着麻黄,这是一种麻醉剂,能使人致幻。此外还发现了一张凶神恶煞的人形面偶。或许,这是一位负责通灵的高级巫师,受到全体部落民众的尊崇,因此在死后得到了特殊对待。

墓地中埋葬的木棺形制基本统一为船形,侧板由两块胡杨木加工而成,比人体稍长,将挡板揳入棺板两端的凹槽中固定为棺盖,底部中空,没有棺底,仿佛一只扣着的小船,将死者罩在其中,隔绝了生与死的时空。

木棺内均葬一人,头部大致向东,均仰身直肢。整个棺材被生牛皮包裹,密封性、防沙性都很强,保存十分完好,原始而安全。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在揭开牛皮后,发现棺木在牛皮的包裹下新鲜如初。这说明小河墓地的墓主人在下葬时,办理丧事的人从当场宰杀的牛身上取下新鲜生牛皮来包裹了棺木。牛皮在干燥的过程中不断收缩,沙漠中干旱的气候会蒸发掉牛皮中所有的水分,最后牛皮便紧紧地、严密地将棺木包裹,表面变得像盾牌一样坚固。

根据目前发掘的保存着原始状态的墓葬,可以推断当时墓葬的埋葬过程:先挖沙坑,然后将包裹好的死者放在适当的位置,再依次拼合棺木,覆盖盖板,包裹牛皮,在木棺前后竖立木柱,往墓坑中填沙,最后堆沙。

棺前象征男根和女阴的立木大部分被掩埋,棺木前端的高大木柱上端则露出当时的墓葬地表,成为明显的墓葬标志物。因此,小河墓地的沙丘并非自然形成,而是人工用一层又一层的墓葬填沙堆垒起来,一如中原地区的夯土一般。

小河墓地埋葬的逝者身上多裹有毛织斗篷,羊毛制成,平纹织法,颜色有白、灰、浅棕、深棕,说明当时的人们普遍将不经缝制的长方形斗篷围绕或披挂在身上,作为日常穿着。另外,在死者腰部也有羊毛织物包裹:男性腰衣形似腰带,下端有饰穗;女性腰衣形如短裙。

死者无一例外都头戴尖顶毡帽,毡帽由羊毛制成,缀有红色线绳或鼬皮,有的还绑有羽饰,羽毛用红色毛线绑在细木棍上插在帽子上。男性毡帽多呈高尖状,女性毡帽则显得更加宽圆。

此外还有用牛皮或猞猁皮缝制的短靴,通常靴底毛朝外,其余部分毛朝里,一根粗绳将靴子拴在脚踝上。经鉴定,毡帽上的鼬皮来自伶鼬,这种动物在新疆至今仍有广泛分布;而羽饰可能是鵟或雕的羽毛。

木棺中沉睡的逝者的随葬品都很简单,主要有草、木、皮、毛四大类,可能是当年在这里生活的主要依赖品。青铜虽然已经出现,但并没有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或器皿,可能只是一种饰物,因具有某种象征意义而被镶嵌在木制品上。除随身的衣帽、项饰、腕饰外,小河墓葬里的陪葬品还有木雕人像、冥弓、冥箭、木祖、木别针、木梳、麻黄束、铜片、玉石等。

在随葬的器物中,最普遍的就是草编小篓,几乎每一个墓中都会有一个。小篓由植物的茎秆、根茎纤维密实绞编而成,人们巧妙地利用草的不同光泽和质地,编出明暗相间的三角纹、阶梯纹,有鼓腹形、圆柱形,有圆底、尖底,形态各异,比例协调,造型简洁而优美。每只小篓上都有提梁,让人不禁想到这些小篓曾经提在每一个小河人的手中。

在小篓内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小麦麦粒。世界上最早的小麦麦粒发现于西亚,这说明小麦作物起源于西亚。而在小河墓地发现了距今4000年的小麦麦粒,正说明小河人很有可能是从西边迁徙而来的。

以上说明,小河墓地的远古居民很有可能生活在罗布泊的河湖地区,以畜牧、农耕为生,同时兼营捕鱼、打猎。他们的畜牧业相当发达,牛羊数量巨大,生活用品大多都来自羊毛,同时他们还经营着以小麦为主的农业。

很难想象,如今风沙肆虐、一片死寂的罗布荒原在古代是一片水草丰美的沙漠绿洲。小河居民们就在这里过着安静祥和的生活,死后也埋葬于此,造就了这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小河墓地。

当年,贝格曼沿着这条不知名的小河进入罗布沙漠。据其描述,小河约宽三十米、深一米多,河岸边有高过人的芦苇,水位较高时还可以通行独木舟。

显然,小河墓地形成时就已经有这条小河,当时的水位应该远高于今天,它为那时生活在这里的小河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小河人也利用这条河道以小舟往来交通。

直至20世纪50年代,发源于博斯腾湖的孔雀河及其支流小河都保持着相当的水量。后来由于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孔雀河逐渐断流,小河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里既然存在着规模较大的墓葬区域,说明这里曾是罗布泊远古居民生存的家园。然而迄今为止,在墓地周围五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依然没有发现人类生活的遗迹。

贝格曼猜测,村镇的遗址可能已经被流沙掩埋,或者这附近原本就没有聚落,小河人将这里视为最神圣的死者殿堂,是不能被打扰的灵魂之所。不管怎样,小河墓地就这样孤独突兀地挺立在罗布沙漠深处,在周围一片死寂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神秘。

虽然根据气候学研究报告,早在五千多年前,塔里木盆地就已经普遍属于干旱性气候,然而在4000年前,塔里木河与孔雀河下游的罗布泊地区由于水量充沛,利于农耕畜牧,形成了一处气候适宜的小环境,植被覆盖率甚至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以上。

生活在这里的人民过着半耕半牧的生活,唯一的问题在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小河人要在这片土地上长久地生存,就必须保护好当地脆弱的生态平衡,一旦打破这种平衡,小河人就将遭到灭顶之灾。从整体上看,塔里木盆地处于干燥的气候环境中,这里自然资源有限,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小河人必须小心翼翼地与周围严酷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小河墓地出土的许多幼尸就说明了小河人生存的艰难。最终,也正是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小河人才放弃了这片故土。

根据现代考古“文化层”的概念,同一地点存在的不同时代的叠压遗存,能反映出不同时期的文化面貌,越往下的土层,距今的年代越久远。考古学家根据小河墓地至少有三层以上的叠压墓葬遗存判断,小河墓地从最初形成到最终废弃,应延续了较长时间。

据碳十四测定,小河墓地存在的年代大致在前1650—前1450年之间,是罗布泊地区乃至整个新疆地区较为古老的远古人类墓葬遗址。

1979年,考古人员在罗布泊西北、孔雀河北岸的沙地 发掘出四十多座青铜时代墓葬,均为竖穴沙坑墓,有木棺,少数墓地地表环列七圈立木,随葬木、皮、毛、草、骨、角类器物,也有少量玉石、铜器,但未见陶器,与其南面的小河墓地基本类似。根据测定,这些墓葬基本在前2310—前1535年。

因处无人地带,考古学家们将这里称为古墓沟墓地。由于这里的墓葬周围大多有七圈立木环列四周,形似太阳放射状,也被称为太阳墓地。

1980年,新疆考古人员又在古墓沟以东约一百公里的罗布泊北侧 发现了铁板河墓地。在这里发掘出一具女性干尸,年龄约四十岁,身高一米五五,面目清秀,头发呈黄褐色,深目尖鼻,鼻梁高窄,下巴尖翘,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征,被称为“楼兰美女”。根据测定其身上所裹羊皮得知,这位古代美人生活在距今约3800年。

从棺木形制、裹尸斗篷、木雕人像、草编小篓、麻黄枝等文化因素分析,小河墓葬与古墓沟墓葬、铁板河墓葬存在普遍共性。在时代背景上,三者均处于约4000年前。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早在楼兰国建立之前的2000年里,罗布泊地区就有人类生存。他们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文明,聚居于孔雀河下游、塔里木河下游与罗布泊之间的绿洲地区,在古墓沟、铁板河和小河地区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小河墓地与古墓沟墓地的文化类型和年代大致相当,其所在的新疆若羌县一带,正是后世楼兰国和鄯善国的所在地。

因此贝格曼等学者认为,位于北面孔雀河和南面塔里木河之间的小河流域和孔雀河北岸的古墓沟地区,是罗布泊地区最古老的人类遗迹,这里是楼兰土著居民的发祥地,他们在这里至少生活了数百年。

在小河墓地,那些竖立在墓葬上方的桨状木柱和收纳尸体的船形木棺,都表明生活在罗布泊地区的古代人类经常来此划桨乘船。可以确定的是,当时的罗布泊西岸地区还是一片绿树成荫、人口密集的绿洲地带,小河人以及后来的楼兰人最早就生活在这里。

考古学家将罗布泊地区的这类古文化遗存称为古墓沟文化或小河文化,或者合称为小河—古墓沟文化,那么,生存在小河与古墓沟的远古居民到底是什么民族?他们又究竟来自何方? 3YoWSiGv6YO5EjzuTW3L6l9S4hpgp1KV7ml+IcwSuXYxQKM664IyU5u7jo2Ss5e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