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东吴政权下吴地的社会历史条件与佛教概况

一 吴地的社会历史条件

东吴政权由孙权始,经会稽王孙亮、景帝孙休、末帝孙皓四代而亡,历时五十九年。

孙权统治时,江东经济有显著发展。吴国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地肥沃,便于耕垦。其中江苏常州、镇江、无锡一带,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北方人不断南下,山越人出山居于平地,江南劳动力增加很多,这就为东吴在长江两岸地区设立屯田区提供了条件。东吴在长江两岸设立了许多屯田区,其中包含常州、镇江、无锡等地的毗陵屯田区最大。会稽郡比较发达的农业生产,为东吴政权提供了稳定的经济支持。东吴修整了境内的水利设施,使得历代陆续修成的浙东运河和江南运河能够具备便利的通航条件。江南运河云阳至京口(今江苏丹阳至镇江)一段,因为流经山间,时常阻隔,至吴末获得修整。东吴在云阳以西开辟破冈渎,使秦淮河和江南运河联通,为三吴至建业的便捷水道。尽管江南丝织业尚未超过蜀地织锦业,但已经获得长足发展。东吴的手工业也在东汉的基础上有较大的进步,突出的如铜铁冶铸和青瓷业,前者的冶炼规模有显著扩大,后者也在东汉釉陶制造基础上走向成熟。地处江南,河、海交通需求旺盛,东吴造船业自然在三国时期呈现出兴旺景象。东吴所造海船北航辽东,南通南海诸国,技术先进。孙权于黄龙二年(230)派遣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省),吴国使臣朱应、康泰泛海至林邑(在今越南南部)、扶南(在今柬埔寨境内)诸国,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经到达建业。

而经济的发展以及与外界交往的增加,为江南文化的提高和发展提供了保障。根据现代学者研究,“孙吴统治者出身寒门卑族,与崇尚儒术的世家大族不同,缺乏学术文化修养。孙坚、孙策父子对儒学之士皆怀有自卑与怨恨心理。孙权虽受过儒学启蒙,但学识有限;从其文化取向上看,孙权崇尚‘驳杂’和实用,他虽未明确排儒,但更重视可资实用的法术、兵家与史书。孙权教育诸子,可谓重视,选调了不少名儒为师傅、宾友,但其最重视的教学内容还是汉代史,目的在于培养其后继者的政治才干。正因为如此,孙权当政数十年,无心设博士,建太学,使吴国的儒学教育长期处于涣散的状态。孙吴时期江南地区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主要有赖于儒学名士主持之‘私学’、儒学大族之‘家学’及地方官员所资助之地方‘学官’” [22] 。与这一文化趋向相应,孙吴统治者对于佛教也未曾大力扶持,只是略加关注而已。在几位佛教信仰者的不懈努力下,东吴统治集团对于佛教最终采取了“兼容并蓄”的态度。

二 孙吴时期建业佛教概况

从文献记载看,孙权对于佛教的了解,主要受支谦和康僧会的影响。

支谦被孙权召见并且被任命为太子师,充分说明孙权对于佛教已经有一定了解,而且允许其太子接触佛教信徒,可以想见,孙吴政权对于佛教的态度很宽容。而孙权对待外来沙门康僧会的态度也说明了这一点。

康僧会对江南佛教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在后世仍然有很大影响。唐道宣《集古今佛道论衡》中收录的《前魏时吴主崇重释门为佛立塔寺因问三教优劣事》一文说:

《吴书》云:孙权赤乌四年,有沙门康僧会者,是康居国大丞相之长子,神仪刚正,游化为任。于时三国鼎峙,各擅威衡,佛法北通,未达南国,会欲道被未闻,开教江表,初达建业,营立茅茨,设像行道,吴人初见,谓之妖异。有司奏闻。吴主问曰:“佛有何神验也?”会曰:“佛晦灵迹,出余千载,遗形舍利,应现无方。”吴主曰:“若得舍利,当为立塔。”经三七日,遂获舍利,五色曜天,剖之逾坚,烧之不然,光明出火,作大莲华,照曜宫殿。臣主惊嗟,信情发起,因为造塔,度人立寺,以其所住,为佛陀里,教法创兴,故遂名建初寺焉。 [23]

关于此事,慧皎《高僧传》卷一《康僧会传》也有记载,称康僧会于吴赤乌十年(247)到达建业:

时吴地初染大法,风化未全。僧会欲使道振江左,兴立图寺,乃杖锡东游。以吴赤乌十年初,达建业,营立茅茨,设像行道。时吴国以初见沙门,睹形未及其道,疑为矫异。有司奏曰:“有胡人入境,自称沙门,容服非恒,事应检察。”权曰:“昔汉明帝梦神,号称为佛,彼之所事,岂非其遗风耶?”即召会诘问:“有何灵验?”会曰:“如来迁迹,忽逾千载,遗骨舍利,神曜无方。昔阿育王起塔乃八万四千,夫塔寺之兴,以表遗化也。”权以为夸诞,乃谓会曰:“若能得舍利,当为造塔。如其虚妄,国有常刑。”会请期七日,乃谓其属曰:“法之兴废,在此一举。今不至诚,后将何及。”乃共洁斋静室,以铜瓶加凡,烧香礼请,七日期毕,寂然无应。求申二七,亦复如之。权曰:“此实欺诳,将欲加罪。”会更请三七,权又特听。会谓法属曰:“宣尼有言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法灵应降,而吾等无感,何假王宪?当以誓死为期耳。”三七日暮,犹无所见,莫不震惧。既入五更,忽闻瓶中枪然有声。会自往视,果获舍利。明旦呈权,举朝集观。五色光炎,照耀瓶上。权自手执瓶,泻于铜盘。舍利所冲,盘即破碎。权大肃然,惊起而曰:“希有之瑞也。”会进而言曰:“舍利威神,岂直光相而已。乃劫烧之火不能焚,金刚之杵不能碎。”权命令试之,会更誓曰:“法云方被,苍生仰泽。愿更垂神迹,以广示威灵。”乃置舍利于铁砧磓上,使力者击之,于是砧磓俱陷,舍利无损。权大叹服,即为建塔。以始有佛寺,故号建初寺,因名其地为佛陀里。由是江左大法遂兴。 [24]

对照上述文字记载可知,前者简略,后者繁复,文学性强,尤其是所记时间不同。此中的要点是:康僧会初来建业以比丘的面目出现,设立茅棚,安奉佛像,引起当地人的怀疑,朝廷官员报告孙权,孙权于是召见康僧会。康僧会为孙权打制舍利,引起孙权的崇信,于是孙权下令在建业为其建造一所佛寺。这就是江南第一所佛寺建初寺的由来。

关于建初寺的建造,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康僧会到建业的时间有二说:一是赤乌四年(241),二是赤乌十年(247)。现代学者大多采信后说,笔者经过考辨,以为赤乌四年说更正确。

在前引《前魏时吴主崇重释门为佛立塔寺因问三教优劣事》一文叙述康僧会之事后,有一段孙权向其大臣询问佛法的记载,其文说:

寻下敕问尚书令阚泽曰:“汉明已来,凡有几年?佛教入汉既久,何缘始至江东?”泽曰:“自永平十年佛法初来,至今赤乌四年,则一百七十年矣。初,永平十四年,五岳道士与摩腾角力之时,道士不如。南岳道士褚善信、费叔才等,在会自憾而死,门徒弟子归葬南岳。不预出家,无人流布。后遭汉政凌迟,兵戎不息。经今多载,始得兴行。”

又问曰:“孔丘、老子得与佛比对不?”泽曰:“臣闻鲁孔君者,英才诞秀,圣德不群,世号素王,制述经典,训奖周道,教化来叶。师儒之风,泽润今古。亦有逸民如许成子、原阳、庄子、老子等百家子书,皆修身自玩,放畅山谷,纵汰其心,学归淡泊,事乖人伦、长幼之节,亦非安俗化物之风。至汉景帝,以黄子、老子义体尤深,改子为经,始立道学,敕令朝野悉讽诵焉。若将孔、老二教,远方佛法,远则远矣。所以然者,孔、老二教,法天制用,不敢违天。诸佛设教,天法奉行,不敢违佛。以此言之,实非比对。”吴主大悦,以泽为太子太傅。 [25]

此文中,东吴尚书令阚泽回答吴主孙权有关佛教的两个问题。对第一个问题的应对中,涉及汉明帝永平求法之事,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则反映了阚泽对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不同的看法。阚泽是当时的大儒,而《三国志》中也记载:“赤乌五年,拜太子太傅,领中书如故。六年冬卒,权痛惜感悼,食不进者数日。” [26] 这一记载与《前魏时吴主崇重释门为佛立塔寺因问三教优劣事》所说一致。

关于《前魏时吴主崇重释门为佛立塔寺因问三教优劣事》的真伪,有两个细节证明此文献为真。其一,此文正文的起首表明其来源于《吴书》。经查考确定,此中的《吴书》由三国时期吴国史官韦昭所编定。根据《三国志·吴书》本传的记载,韦昭就是前文所说与支谦一起任太子孙和老师的韦曜。孙亮为孙吴皇帝时,韦曜为太史令,“撰《吴书》”;孙休为吴帝时,他为中书郎、博士祭酒,“命曜依刘向故事,校定众书”。这部《吴书》,不是韦昭一人修撰的,华核、薛莹等也参与了此书的修撰。此书后来成为陈寿编撰《三国志》的主要依据之一。其二,慧皎《高僧传》卷一《康僧会传》的记载并不是现存最早提及此事的。如梁代编定的《弘明集》卷一一载有《高、明二法师答李交州淼难佛不见形事并李书》,此文中释法明说:“吴主孙权初疑佛法无验,当停罢省,遂获舍利,光明照宫,金铁不能碎,炉冶不能融,今见帝京建初寺是。” [27] 此文是道高、法明二位僧人回答居士李淼的疑问的书信,《弘明集》的编者未标明时代,而根据《高僧传》卷一二《释超辩传》附传记载,萧齐时代“时有灵根释法明,祇洹释僧志,益州释法定,并诵经十余万言,蔬苦有至德” [28] 。可见,此文属于萧齐时代而早于梁代慧皎《高僧传》。有文献说康僧会打制舍利和孙权就佛法询问阚泽之事来源于《吴书》。关于《吴书》的流传,《隋书·经籍志》记载说:“《吴书》二十五卷,韦昭撰。本五十五卷,梁有,今残缺。” [29] 可见,此书至梁代时期仍然在流传,而至隋初方成残卷。梁代慧皎在《高僧传》卷一《康僧会传》中说:“有记云孙皓打试舍利,谓非其权时。余案:皓将坏寺,诸臣咸答。康会感瑞,大皇创寺。是知初感舍利必也权时,故数家传记咸言,孙权感舍利于吴宫。其后更试神验,或将皓也。” [30] 由此可知,至慧皎时,已经有数种文献记载康僧会感应舍利之事,韦昭的《吴书》即其中之一。从上引文字可见,慧皎所写很详细,文学色彩很强,而《前魏时吴主崇重释门为佛立塔寺因问三教优劣事》简短且文字质朴,符合史书的风格。慧皎是吸收了诸种文献的内容写成《康僧会传》的上述内容的。然而不知是后世的传抄错误,还是慧皎时期关于此事发生的事件已有二说,慧皎将此事系于赤乌十年(247)。而参照《前魏时吴主崇重释门为佛立塔寺因问三教优劣事》可知,赤乌六年(243)阚泽逝世,因此可推知,赤乌四年(241)说是对的。

从上引文献可知,孙权最初不信佛教,后来在康僧会以舍利神迹的吸引下,对佛教产生了好奇,阚泽的回答更加深了孙权对于佛教的好感。孙权于是在首都建业为康僧会修造了建初寺。这一系列事件发生在赤乌四年(241)。而如前文叙述,支谦也于这一时期到达建业,并且也在晚些时候被孙权任命为太子孙和的老师。这些证据已足以表明,孙权对待佛教是很宽容的,在某种程度上也支持了佛教的发展。

孙权当了二十三年皇帝,七十一岁死后传位给第七子孙亮。孙亮即位时(252)年仅十岁。257年,孙亮亲政,但常常被权臣孙 牵制,不能行使皇帝的权力。于是,孙亮积极采取措施准备除掉孙 。然而孙亮的布置被泄,孙 于是废黜孙亮为会稽王,改立孙亮之兄孙休为帝。时年为太平三年(258)十月。

孙亮年幼,执政仅一年就被废,对东吴宗教政策的影响不太大。他对待佛教的态度,可从他对支谦的赞誉大致看出。《出三藏记集》卷一三《支谦传》中记载,支谦在太子登位之后,“遂隐于穹隘山,不交世务” [31] 。支谦曾经为前太子孙和之师,在孙权死后,孙和被废,尔后被诛杀,在新帝登位的情况下,支谦离开京城,隐居山林。支谦圆寂于山中之后,“吴主孙亮与众僧书曰:‘支恭明不救所疾,其业履冲素,始终可高。’为之恻怆不能已已”。从这一记载推知,孙亮一定是在未登位之前,也就是十岁之前,认识支谦,因而在支谦卒后,才会有此赞语。由此可知,孙亮本人对于佛教也是了解的。

废除孙亮之后,“ 意弥溢,侮慢民神,遂烧大桥头伍子胥庙,又坏浮屠祠,斩道人” [32] 。可见,孙 不信佛教,毁坏了佛寺,且有杀戮僧人的行为。但《三国志》卷六四《孙 传》记载的这些事情,是在废除孙亮、立景帝孙休之后发生的,而这一废立事件,发生于太平三年(258)十月,而永安元年(258)十二月,孙休就杀了孙 。从这一系列事件推测,孙 毁坏佛寺且杀戮僧人,似乎与政治有关,也许针对的是与孙亮关系密切的僧人及其住寺。

孙休(234—264),字子烈,又称景帝,吴国第三位皇帝,在位六年(258—264)。在其执政时期,东吴佛教继续发展。

东吴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对于佛教不大尊敬,《高僧传·康僧会传》记载的数事说明了其转变。

根据《高僧传·康僧会传》记载:“至孙皓即政,法令苛虐,废弃淫祀,乃及佛寺,并欲毁坏。” [33] 康僧会通过融佛融通的观念,减轻了孙皓对佛教的反感,阻止了其灭佛教的企图。

孙皓听了康僧会对佛教的阐释,但内心并未真正信服:

而昏暴之性不胜其虐。后使宿卫兵入后宫治园,于地得一金像,高数尺,呈皓。皓使着不净处,以秽汁灌之,共诸群臣笑以为乐。俄尔之间,举身大肿,阴处尤痛,叫呼彻天。太史占言:“犯大神所为。”即祈祀诸庙,永不差愈。婇女先有奉法者,因问讯云:“陛下就佛寺中求福不?”皓举头问曰:“佛神大耶?”婇女云:“佛为大神。”皓心遂悟,具语意故。婇女即迎像置殿上,香汤洗数十过,烧香忏悔。皓叩头于枕,自陈罪状。有顷,痛间。遣使至寺,问讯道人,请会说法。会即随入。皓具问罪福之由。会为敷析,辞甚精要。皓先有才解,欣然大悦。因求看沙门戒,会以戒文禁秘,不可轻宣。乃取《本业》百三十五愿,分作二百五十事,行住坐卧,皆愿众生。皓见慈愿广普,益增善意。即就会受五戒,旬日疾瘳。乃于会所住,更加修饰,宣示宗室,莫不必奉。 [34]

孙皓在位十七年。从上述记载可见,经过康僧会的努力引导,孙皓最终改变了态度,转而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佛教的发展,并且跟从康僧会受了五戒。

综上所述,东吴政权对待佛教的态度较之曹魏稍显宽松,佛教因此而在江南获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

三国时期,佛教在江南具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从考古工作者发现的文物中很容易看出这一点。

1955年,南京市江宁县赵史岗M7吴墓出土的一件堆塑陶罐 [35] ,罐身模印铺首、佛像、鳞凤等。罐口上分四面,前面有门,两侧有双阙,阙上有覆檐,檐下排列六人。后面门上有屋顶,四角各置一罐,檐上有鸟雀,最上为盖。

南京市甘家巷高场东吴M1出土陶魂瓶一件 [36] ,上带三层雕塑,最上层为方形陶屋,屋壁四面有门,门内各置一座佛塑像。围绕方屋四周,又有佛像七尊,均坐于与瓶口相连的盘座上,在瓶颈四周附加一盘形座,上为中层雕塑,在瓶颈正面开一门,中有一佛像,门前两旁置双阙,阙旁各有一小罐,四小罐之间共塑佛像八尊。下部瓶腹上,堆塑有佛像、铺首和鱼。所有佛像均作跏趺坐、合掌,头上似有发髻或冠,有背光。

1979年,南京市江宁县殷巷吴墓出土的人物堆塑陶罐 [37] ,罐腹附贴三层纹饰:下层为铺首衔环;中层六团龙围绕罐的一周;上层正面附贴二猴,作舞蹈状。器物上部为一宝塔形人物堆塑,分两层。门前有阙,小罐上栖息小鸟,罐口沿分前后二面,前有七个项挂佛珠、背有佛光的莲花坐佛。 [38] 江宁县上坊79M1东吴“天册元年”(275)墓出土青瓷人物堆塑罐,上有麒麟、仙人骑马、铺首、熊头、莲花坐佛(带圆形项光)、凤凰、飞羊,开门有立阙。四角堆塑四只小罐,上塑飞鸟,另在平台四边中部各有一项挂佛珠、背有佛光的莲花坐佛。此墓的墓砖纹饰大多为莲花。 Buf7r8mfZLxhfhCyIVpemGCeqyO9NmcSBBA/gLPR1HHMzc4JUBiR/Oi2Jp8e72K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