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南朝建康佛教的译经

南北朝是中国佛教史上产生译人与译典最多的时期。据《开元录》记载,从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到陈后主祯明三年(589),经南北八个朝代一百六十九年,共有译者六十七人,译籍七百五十部,一千七百五十卷。这一时期,不仅译者多,翻译的数量也多,设立译场的地点也向多方向发展:北方有敦煌、姑臧、长安、洛阳、邺城等;南方在建康之外,还有广州、豫章及沿江地区江陵、襄阳、庐山等。本章依据《高僧传》《出三藏记集》和《历代三宝纪》的记载,依照现代学术标准,对这一阶段的佛典翻译活动和成就做一论述。因此,文中对这些经录所列入的译者以及译籍数量会做进一步的考证。

此外,北齐和北周的佛典翻译家入隋后也继续进行佛典翻译。鉴于此书的写作原则,这一时期的佛典的翻译成就将置于隋代佛教部分论述。在此,先将北齐、北周佛典翻译的基本情况做一概述。

关于北齐时期(550—577)的佛典翻译,《开元释教录》卷七记述:“齐高氏都邺(亦云北齐)从文宣帝天保元年庚午至高恒承光元年丁酉,凡经六主二十八年,缁素二人,所出经论八部五十二卷。” [666] 二位译家是沙门那连提黎耶舍和居士万天懿。关于北周时期(557—581)的佛典翻译,《开元释教录》卷七记述:“周宇文氏都长安,从闵帝元年丁丑(依古无号直称元年)至靖帝大定元年辛丑,凡经五帝二十五年,沙门四人,所出经论一十四部二十九卷,于中,六部一十一卷见在,八部一十八卷阙本。” [667] 四位都是外来僧人:沙门攘那跋陀罗、沙门阇那耶舍、沙门耶舍崛多、沙门阇那崛多。 8FKhSHsy1gduPCnO8hFByacB+bkdxUkAm/MKaRIzbtbHZ3mL8fz3+U6ZhPIlC9h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