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乾隆帝与佛教

乾隆帝出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八月十三日,名讳弘历。25岁登极,在位60年,又当太上皇3年零3天,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崩,享年89岁。庙号高宗,谥号纯皇帝。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其在位期间,继续对佛教尊奉和支持,既有保护又有限制,不过表现方式与前几朝皇帝有所差别。历史表明,“康乾盛世”到乾隆朝已经登峰造极,但乾隆的基业是顺康雍三朝百多年励精图治连续累积的成果。就连乾隆的治道,也是在其先祖和皇考之间的权衡折冲。乾隆御极伊始发布了几道上谕谈论治道,可对此加以印证。

如雍正十三年十月初九日(1735年11月22日),乾隆帝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治天下之道,贵得其中。故宽则纠之以猛,猛则纠之以宽。圣祖仁皇帝六十年休养生息,民物恬熙,循是以往,恐有过宽之弊。我皇考振饬纪纲,因时更化,所以导之于至中。朕主于宽,而诸王大臣严明振作,以辅朕之宽,然后政和事理,俾朕可以常用其宽,而收宽之效。倘不能如是,恐相习日久,必至人心玩愒,事务废弛,激朕有不得不严之势,此不唯臣工之不幸,抑天下之不幸,更即朕之不幸矣!” 乾隆元年二月初九日(1736年3月20日),其又谕治道贵乎得中,矫枉不可过正。“大抵皇祖圣祖仁皇帝时,久道化成,与民休息,而臣下奉行不善,多有宽纵之弊;皇考世宗宪皇帝整顿积习,仁育而兼义正,臣下奉行不善,又多有严峻之弊。”“近见诸臣奉行,渐有错会朕意,而趋于怠弛之意,戒之,慎之!” 乾隆二年五月初七日(1737年6月4日),乾隆帝以“为君难,为臣不易”为题目,于乾清宫亲试满汉各翰林,嗣后又阐发为君何以难,称“崇尚宽大,则启废弛之渐;稍事振作,则长苛刻之风。言路不开,则耳目壅蔽;将欲达聪明目,而无稽之言,勿询之谋,驰骛并进,不惟不足以集思广益,且足以淆乱是非”,从而道出了他即位1年又9个月当政的苦衷。

总体上看,乾隆帝是顺康雍三朝佛教事业和管理经验的集大成者,举其对佛教有深刻影响之事,可记述者主要有下列几项:一是废除度牒制度,这是千余年来中国佛教史上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二是完成顺治以来百多年在明律基础上增补修订的《大清律例》,其中有不少附例是体现清初统治者意志的管理和约束僧众的成文法典;三是完成雍正十三年(1735)开刻的《大藏经》事业,并把汉文和藏文大藏经翻译成满文大藏经;四是把雍和宫改造成为全国藏传佛教的管理中心;五是改革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流弊,代之以金瓶掣签制。此五事基本上能反映乾隆与佛教的关系,从中可以察知他对汉藏佛教的尊崇态度和管理策略。 eESiw1xT30fLfEzcUtteCJ4F7hSL+UL3pNywrC0mSQu+jl4P8vTe6/rSd1ACFRc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