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之乱后,玄学名士南渡,玄学之风遂于金陵江左地区隆兴。东晋支道林即南下避乱。支道林崇尚老庄之学,与当时名士交游。据《高僧传》载:“遁尝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谈《庄子·逍遥篇》云:‘各适性以为逍遥。’遁曰:‘不然。夫桀跖以残害为性。若适性为得者,从亦逍遥矣。’于是退而注《逍遥篇》,群儒旧学莫不叹服。” 支道林与当时名士畅谈《庄子·逍遥游》,反对以郭象为代表的“适性而逍遥”之说,其对《逍遥游》的诠释,既与庄学理趣相契,又能抉发新义,颇受东晋名士的推重。
两晋以来,玄学与佛学融合的思想趋向一直延续至南朝。至有唐一代,“玄佛合流”依旧是金陵佛教发展的重要面向。因长期受玄风的浸润,南朝佛教义学深受玄学影响,僧人喜好老庄,崇尚清谈,剖幽探玄。如南朝宋时,庐山慧远门下释慧观至建业,止于道场寺。释慧观既通佛教义学,又善言老庄。《高僧传》载:“观既妙善佛理,探究老庄。” 又如南朝梁时的释安廪,少时“性好老庄,早达经史” ,而后出家。玄风的盛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南朝般若学的发展,而般若学的兴起,也进一步使南朝佛学呈现出玄佛合流之势。南朝时期,佛学与玄学一体同气,佛教进一步与中国思想文化对话、融合。可以说,在整个中国佛教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佛教思想的每一次飞跃,都与中国传统儒、道文化密切相关。
从牛头宗禅僧传记及相关著述来看,牛头宗与老庄玄学存在密切关联。牛头宗禅僧尤其是牛头法融的著述,多以玄学化的语言阐释佛理,足见老庄玄学对牛头宗的深刻影响。牛头禅之所以呈现出浓厚的老庄玄学化色彩,与金陵地区玄风颇盛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