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城市公园质量革命的内涵

《建筑大辞典》对公园作了如下定义:“公园是由政府或公共团体建设经营,供人们游憩、观赏与娱乐的园林。公园分为城市公园与自然公园两大类,一般‘公园’仅指城市公园,也就是主要在城区经营的公园,而不包括美国国家公园和中国的自然风景名胜区一类的自然公园。”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公园设计规范》中对公园的定义是:“向公众开放,以休憩为主要功能,有较完善的设施,兼具生态、美化等作用的绿地。”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居民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更加多元化。为使公园成为社区隔阂的缓冲剂、生活环境改善的加速剂,从城市公园的含义和功能出发,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研究城市公园质量革命的内涵,为构建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城市公园体系提供依据。

一、提升游憩与景观功能,让市民生活更有获得感

城市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户外活动的场所,满足其休闲游乐活动的需要,这是城市公园最主要、最直接的功能。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化景观的“自然场所”,拥有水体和大量的绿色植被软质景观,在与道路、建筑等灰色硬质景观形成强烈的对比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公园是城市的起居空间,其空间环境和相关设施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市民而言,城市公园提供了休息、游览、锻炼、交往的空间,从而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而传统的封闭公园,职能单一,景观设施不齐全,不能开展各种各样的休闲、健身、娱乐、交往活动,已经不能满足市民对公园多元功能的需求。因此,城市公园质量革命应改变公园现状,突出与城市发生互动,彰显其与城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从而紧密融入城市空间环境中,完善其服务于民的城市职能。城市公园能提升外地人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尤其是那些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综合公园和专类公园,它们会形成城市特色鲜明的旅游集聚中心,有力地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拓展文化传承与科普教育功能,让市民生活更有幸福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不再承担简单的繁重体力劳动,经济上逐渐变得更加宽裕,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财力,对休闲及娱乐场所的需求也随之上升。同时,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效率变高,生活压力加大,使得居民的生活理念发生变化,生活习惯发生改变,人们对健康和休闲的诉求也越来越多。而传统的城市公园因其功能的不完善,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诉求,因此城市公园的质量革命需要拓展其文化传承与科普教育功能,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城市公园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城市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命脉,也是城市历史发展的价值目标。科普教育是文化推广的一项重要内容,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引导市民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历史观、价值观,为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城市公园日益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科学知识和开展宣传教育的重要场所,城市公园以其独特的文化折射出的城市形象,是城市文明的标志之一。

三、增强生态与应急避险功能,让市民生活更有安全感

我国目前大多数的城市公园都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建设、发展至今的。由于初期的建造受历史局限,随着城市建设蓬勃开展,其弊端也日益显现。公园布局散乱,设施陈旧、不齐全,导致公园功能不够完善;植物配置品种单一,园内景观环境差;公园管理模式陈旧,运营投入缺乏保障,等等。传统的城市公园已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城市公园的质量革命应着力于对传统的城市公园进行改造与更新,增强生态与应急避险功能,才能使公园重生活力,满足现代人的生态、安全需求。城市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中最大的绿色生态板块,动植物资源丰富,常常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城市绿肺”“都市氧吧”。城市公园还扮演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色,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主要场所。另外,城市公园在城市的防火、防灾、避难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安保功能,可作为地震发生时的避难地、火灾发生时的隔火带,大公园还可作救援直升机的降落场、救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扎地及临时医院所在地、灾民的临时住所和倒塌建筑物的临时堆放场,对城市抗震救灾、避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f4SQM5TdgOslD4o1uHsv4Kbugyfz9xS2T3jw5JCXFSIjytDJ7c4Rt7kLVewHFv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