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邹忌相齐

田氏代齐以后,齐国国内政局有所改变,但依然面临着列国兼并的强大压力。齐威王时期,他看到李悝变法、吴起变法的具体成效,也立志改革,于是任用邹忌为相,展开变法运动。

邹忌(约前385—前319),齐人,《史记》中作“驺忌”。田齐桓公时,任齐大臣,齐威王时为相,后被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州市西南),号成侯。邹忌以相貌出众而闻名于世,是当时有名的“美男子”,而他的道德品行也颇受时人赞扬。

齐威王即位初年,对国事不甚关心,放任属下官员,致使齐国百姓嗟怨,难享太平,同时也招致诸侯犯境。后来,他幡然醒悟,立志改革,求贤若渴。邹忌遂“以鼓琴见威王”,即用“鼓琴”节奏作比喻,说明“治国”的道理。他认为,“治国家而弭人民”与“鼓琴”在原理上是相通的,国君好比琴上的大弦,弹起来要“浊以春温”;国相好比琴上的小弦,弹起来要“廉折以清”;政令好比节奏,弹起来要“攫之深”而“舍(释)之愉(舒)”,这样才能“大小相益”,“复而不乱”,琴音才会协调好听,国家才能有序治理。(《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威王对邹忌这番见识非常赏识。三个月后,就授予他相印。

邹忌相齐后,接受了齐国稷下大夫淳于髡的建议,明确了自己的行动原则,那就是“谨毋离前”“谨事左右”以对待国君,“自附于万民”以待民众,“谨择君子,毋杂小人其间”和“谨修法律而督奸吏”以待臣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这些内容,基本上都是齐国稷下法家的主张,也是邹忌相齐的指导思想。

邹忌很重视推荐人才。受其影响,齐威王也把有才能的治国人才视为“国宝”。有一次,齐威王和魏惠王相会,两人一起比宝。魏惠王夸耀自己有“径寸之珠”十枚,可以“照车前后各十二乘”;而齐威王则认为,得力的大臣才是他的“宝”,例如守南城的檀子,守高唐(今山东聊城市高唐县东)的朌子,守徐州(即平舒,今河北廊坊市大城县东)的黔夫,“使备盗贼”的种首等人,都是齐国之“宝”,“将以照千里”。(《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这个时期的齐国的确吸纳了很多人才,这都体现了邹忌“谨择君子”的政策思路。

与此同时,邹忌建议齐王“谨修法律而督奸吏”。为整顿吏治,齐威王对“田野辟,民人给,官无留事,东方以宁”但并不讨好国君左右以求誉的即墨大夫大加奖励,赏以万家食邑;而对“田野不辟,民贫苦”却用贿赂国君左右以求誉的阿大夫处以烹刑。从此,“齐国震惧,人人不敢饰非,务尽其诚,齐国大治。”(《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受邹忌进说的影响,齐威王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据说,令刚下时,群臣都前来进谏,致使皇宫门庭若市;几个月之后,还时有人进谏;一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战国策·齐策一》)。这种说法虽有些夸张,但齐威王提倡臣下和民众进谏,对改进国家的治理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此外,齐威王还任用孙膑改革军事,鼓励百姓习武,规定在战争中“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荀子·议兵》),大大加强了齐国军队的战斗力。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有关“于是齐最强于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的记载。

在邹忌的辅佐下,齐威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君主集权和法治,选拔和吸引优秀治国人才,其目的是在巩固统治秩序的同时,谋求国家的富强,自然也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提升。经过改革,齐国在政治、经济上都有了新气象。公元前353年,齐军首败魏军于桂陵(今河南长垣市西南),公元前341年,又大败魏军于马陵(今山东聊城市莘县),“于是齐最强于诸侯,自称为王,以令天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GfB7S8lAftQglGCN/gLJdrqjm6BwOQ6H5IrKr9qxqpRV560eg4ZjYrtJ9JJpE3/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