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西周王朝的由盛而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周代是三代中所谓的“太平盛世”,用孔子的话来说,叫作“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其实,细细探究这段历史,情形并非全是这样的。从公元前11世纪初周武王起兵灭商、建立周王朝起,到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东迁,历时两百余年,传十一世十二王,其间真正称得上“太平盛世”的,也无非就是文、武、成、康四朝而已;到穆王时期,这个王朝已出现种种衰相了。到平王东迁后,王室的威风已经扫地,诸侯国地方霸主的地位已经形成。

周公像

西周早期之所以有百年之盛,与周公对成王的“无逸”之训有着直接的极为重大的关系。

事情是这样的:周公旦还政于成王以后,成王到了新建成的洛邑城,它比起陈旧的丰镐城来当然是另有一番景象。成王从洛邑回都后,不谈民生,不谈治国方略,而大谈洛邑风光如何绮丽,美女如何妖艳,饮食如何可口。这使周公大为警觉:一个王者如果走上贪图安逸、腐化堕落的道路,那意味着什么呢?

《尚书·无逸》书影。集中表达了禁止荒淫的思想,提出“君子所其无逸,知稼穑之艰难”,这是全文的主题和论述的核心。

周公旦把成王请来,先施君臣之礼,然后郑重其事地说:“今天老臣把国君请来,是想跟君王谈一件最重大的事。”成王对从小就扶持自己长大的叔父周公旦还是尊重和畏惧的,他战战兢兢地作答:“叔父尽管说来,小侄正洗耳恭听呢!”周公旦一脸严肃地说:“我要说的是两个字:无逸。国君,您听清楚了没有?想一想,什么叫‘无逸’啊?”成王谦和地回答:“侄儿见识浅薄,正静候叔父的教诲呢!”周公旦告诉成王:“所谓无逸,有两层意思:一是要勤奋,要懂得稼穑之艰难,无论如何要带领全体民众走艰苦创业的路;二是生活要简朴,不能贪图安逸、贪图享乐,更不能腐化堕落。殷鉴不远,要记住了,殷纣王就是从腐败开始走上亡国之路的。”

听了周公旦的一番教诲,成王醒悟了,他说:“尊敬的叔父,您说的我真的懂了,我要做一个真正的无逸之主,把先祖开创的基业守好!”为了教育后代君王,周公旦把这次谈话写成了《无逸》训文,希望后世君王都能遵循。可惜这篇训文在典籍中只存篇名,而文章却佚失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纵观文、武、成、康四代,周王室基本上保持着纯正朴实的政风,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厉行节俭。成王将要崩逝之时,恐怕太子钊不能胜任,就命召公、毕公率诸侯辅佐太子,而后立钊为王。成王去世后,召公、毕公就率领诸侯与太子一起到先王庙中,教导他文王和武王创业之不易,教导他“务在节俭,毋多欲,以笃信临之”,作《顾命》篇。史书记载说:“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这大概是真实的。犯罪的人少,刑罚就不太需要了。

其二,关注民生。武王灭商后,曾经率“九牧之君”(相当于天下九州的州长)“登豳(bīn)之阜,以望商邑”,彻夜不寐。周公旦问他为何不寐,他说老百姓生活安定不下来,我睡不着啊!由此,周统治者决定每年的春日亲自耕作籍田,以提倡农耕,决定“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让人们过上太平日子。

其三,关注民族和谐。从总体而言,民族融合这件事从夏王朝的建立开始一直在推进。不能说只是华夏族关注这件事,生活在这一社会共同体中的各民族(各种族)都关注这件事。各族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里有两条史料值得关注:一条见于《史记》,说周初的王室在对待边远民族上是“耀德不观兵”,就是以德教礼仪相待,而不希望兵戎相见。另一条史料见于《左传·隐公元年》:“戎朝于周,发币于公卿,凡伯弗宾。”其意思是说,周初边远民族进入周的镐京走动是常有的事,来时还常带一些礼物给周的那些公卿呢,而公卿大臣也不把他们当客宾看待。这样的关系应当说是很不错的。

有了这三项举措,整个社会还会不和谐吗?

可是,历史并不像周公旦期待的那样简单。正如史书记述的那样,到周王朝的第五王昭王之时,就“王道微缺”了,到第六王周穆王时,周王朝就出现了种种衰相。穆王违背“先王耀德不观兵”的传统,对犬戎大肆征伐,结果劳民伤财,无果而返。老百姓批评他,他就使用严刑峻法,创造出许多肉刑名目来。接下来的周共王为了与密康公争三个美女,发动了一场战争,就莫名其妙把小小的密国给灭掉了。到周厉王时代,他不去发展生产反而听信荣夷公的鬼话搞什么“专利”,导致民怨沸腾,周厉王就派人监视诽谤者,“以告则杀之”,史书称这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结果老百姓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起兵造反,厉王不得已逃到国外去了,后来客死在他乡。厉王年幼的儿子惊慌失措,无处安身,逃到了当时声望最高的召(shào)公家。造反的人们知道后,大队人马包围了召公的住宅,大叫:“把厉王的那个小子交出来!”召公没了办法,只得将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交了出去。这个假太子被愤怒的造反者杀死了,而真太子则逃过了一劫。

《左传·隐公元年》有关“凡伯弗宾”的记载。

厉王出逃后,国不可一日无主,只能由忠臣世家召公和周公(开国的召公和周公的后代)来代理政事,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共和政治”。公元前841年,就是共和元年。历史学家把这一年看作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在共和十四年间,“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史记·周本纪》),周王朝一度有了一些新气象。

十四年后,厉王死了,太子也已经长大,于是,召公和周公就共立当年厉王的太子为王,这就是周宣王。在实施井田制时期,每年开春,在春耕开始的时候,天子都要象征性地耕种所谓的“籍田”,名为“籍礼”。这当然只具有象征的意义,表明天子提倡发展农业生产。可是,到了周宣王时代,井田制基本已崩坏无存,周宣王只得无可奈何地宣布“不修籍于千亩”。这样,原先王家耕种的千亩良田荒芜了,戎人看到了感到太可惜,就纷纷在这千亩良田上开起荒来。这原本是戎人干的一件大好事,可在宣王看来,千亩籍田是王家的,让它荒芜着也比被戎人弄去种强,于是就起兵发动了一场大的战争。王家的战士是不愿打垦荒的戎人的,结果是“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周宣王战败后,又实行“太原料民”,就是要调查户口,登记后征收“人头税”,结果引起奴隶和平民的反抗。

周公塑像

周宣王的儿子周幽王的倒行逆施则直接导致了“平王东迁”。 b3ma+Np1x2/BGDQJBIkw0giMDkly9lJdftTmyL49+/yVJOe8173A4BBWmct7lvW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