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展示帝国实力的伟大工程

战国时期,秦国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人力参与国家建设和对外战争,对全国百姓进行编户,建立了完备的户籍制度和徭役征发制度。秦国的徭役分为兵役和劳役,全国凡十七岁至六十岁的成年男子都要服役。服役是义务性质。一个秦国男丁一生至少要在户籍所在地、都城和边境各服兵役一年,临时战争征调不计在内;每年都要服一个月的劳役(又称“更役”),为官府的工程劳作出力。徭役征发制度的建立,使得秦国的兵源和劳动力的征调得到了保证。秦国可以集中人力去进行兼并战争和修建关乎国家发展的重要工程。

统一战争结束以后,秦国对六国的百姓也进行了编户,六国百姓同样成为秦朝征调人力的来源,这使得秦朝可以调动的人力资源成倍增长。秦朝统一以后,能够持续不断进行对外战争,就与兵源充足有关。同样,大量劳役可供调配,也使得秦始皇可以修建规模空前的大型工程。

左为秦俑一号坑军吏俑,右为将军俑(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藏)。

秦国统一天下之后,首先对都城咸阳进行了大规模改建。六国的灭亡,使咸阳由秦国的都城转变成整个天下的都城。秦始皇认为原有的咸阳城已经与新帝国不相匹配,于是对咸阳进行了大规模扩建。秦始皇首先把六国贵族富豪十二万户迁徙到咸阳,扩大咸阳居民的人口基数。而秦国在兼并六国的过程中,每灭亡一个国家,就将该国的宫殿拆解,运到咸阳再重新组装起来,修建在咸阳周边的渭河北岸。很快渭河、泾河之间形成一片庞大的宫殿群。秦始皇还把与咸阳相对的渭河南岸规划成一片庞大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上林苑从渭河一直绵延至秦岭,苑内沼泽森林密布,亭台楼阁点缀其间。秦始皇还命令全国各地进献珍禽异兽,放养在上林苑中,供自己观赏游猎。同时,秦始皇还在咸阳周边的骊邑、雍等地广建行宫,并修建了咸阳与这些行宫交通的甬道,只供皇帝本人使用。经过这样一番营建,一个以咸阳为中心,扩散至周边县邑的庞大宫殿群初具规模。

《阿房宫图卷》(局部,明代绢本)。图中殿阁依山,楼台傍水,山水相连。

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始皇帝感到秦国原有的宫殿过于狭小,再加上咸阳城内人满为患,扩建原有宫殿已无可能,于是下令在上林苑中重新选址,修建新宫殿。因为宫殿选址在“阿房”,所以暂称为阿房宫,想等宫殿完工后再定新名。为了体现秦帝国的国威,阿房宫的规划极为宏伟,经考古勘测,阿房宫前殿遗址东西长一千二百七十米,南北宽四百二十六米,面积约五十四万平方米,基址残高七至九米,与史籍“可以坐万人”的记载基本符合。除了阿房宫的主体建筑,秦始皇还修建了一条由正殿通往秦岭的大道,将秦岭作为阿房宫的天然门阙,配备了宫殿通往周边县邑的阁道,又特别修建了跨越渭河、连接阿房宫和咸阳旧宫殿的复道,可以使皇帝非常便捷地往来新旧宫殿。这样的规划,暗喻渭河两岸的咸阳宫、阿房宫就是天上银河两侧的天极星和营星。由于阿房宫的工程量过于巨大,直到秦始皇去世,它仍未完工。秦二世即位后,为了加快工程进度,把正在建造秦始皇陵的七十万民夫调来修建阿房宫。阿房宫的规模如此巨大,秦朝灭亡以后,阿房宫遗址一直矗立在渭河南岸,成为当地的地标,引发后人的无限遐想。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阿房宫赋》,借助夸张的想象描绘了阿房宫的宏伟壮丽。不过,根据最新的考古探测,阿房宫仅仅完成了宫殿基址的施工,主体建筑并未修建。原来直到秦朝灭亡,阿房宫也未完工。

秦始皇陵

除了在咸阳修建壮丽的宫殿,秦始皇还在关东六国故地修建了数量庞大的行宫,以方便自己巡游天下。根据司马迁的记载,秦始皇在咸阳附近的关中修建了三百余座宫殿,而在关东则修建了四百余座行宫。20世纪80年代,在渤海湾北部的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河北省秦皇岛市发现了规模宏大的秦代宫殿群遗址。这些遗址沿着海岸分布,绵延近五十公里,考古工作者确信这些秦代宫殿群就是史籍中著名的“碣石宫”。从碣石宫遗址,我们可以窥见秦代行宫的奢华。

秦铜车马

秦始皇即位不久,就按照前代秦王的惯例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当秦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决定进一步扩建自己的陵墓。秦汉时期,有“视死如生”的丧葬观念,即地下的陵墓要效仿墓主生前的生活,提供一切必需的生活物品。秦始皇早有规划,要把自己生前奢华的生活完整地搬到地下,以便自己死后继续享用,于是设计了一个超级宏大的陵园。秦始皇陵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整个陵园范围达五十六平方公里,其规模为中国古代帝陵之冠。整个陵园以秦始皇陵为中心,四周遍布密集的陪葬坑和地面建筑。秦始皇陵封土长宽各约三百五十米,残高三十五米,如同一座小山。周边密布的陪葬坑则是皇帝生前各种服务机构的缩影。例如,在封土西侧的一个陪葬坑内出土了两辆制作精美的铜车马,这是皇帝日常出行的车队仪仗。而在邻近的另一座陪葬坑内发现了大量陶罐和动物骨骼,据推测这个陪葬坑代表着负责皇帝饮食的机构。在这两座陪葬坑的西南,还发现了许多陪葬坑,其中分别出土了马骨、禽兽骨,这些陪葬坑代表着皇帝的马厩和动物园。在封土东侧的陪葬坑内主要埋藏了各类陶俑,如百戏俑(杂技表演者)、文官俑,最著名的则是兵马俑。而更多的陪葬坑尚未发掘,其中一定还有更多令人惊叹的文物。

朝廷为了保障这一宏大陵园的修建,常年征调近七十万民夫参与陵园修建工程。秦始皇还从全国迁来三万户居民,在陵园附近设置了“丽邑”,方便陵园日后的维护管理。在秦始皇陵西南的赵背户村发现了数量巨大的修陵民夫墓地,在一些标明死者身份的陶片上,可以看到这些工匠中有人来自遥远的齐地(今山东省)。而据史籍记载,很多秦末汉初的关东历史人物都有参加秦始皇陵修建的经历。在秦朝短短的十五年统治期内,先后有数百万人劳作于秦始皇陵,这无疑成为秦朝统治下百姓的沉重负担。

战国末年以来,匈奴逐渐成为北方各国的边患。燕、赵、秦三国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袭扰,纷纷在边界修建长城。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秦朝击退匈奴之后,为了防止匈奴反攻,秦始皇下令蒙恬把战国末年燕、赵、秦三国的长城连成一体,并修缮加固,同时沿黄河修建新的长城,以确保秦朝新占领土地的安全。经过近五年的大规模营建,一条西起临洮(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东至辽东(今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清川江入海口)的长城矗立在帝国北疆。从此,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但由于长城地处帝国边陲,人烟稀少,如此大规模的工程营建需要从内地征调大量民夫。民夫们长途跋涉前往边陲修筑长城,他们中的很多人再也没能回到家乡。据传长城沿线尸骨累累,“长城之役”成为后世许多文学作品的素材,家喻户晓的“孟姜女哭长城”就是其中最著名的故事。秦长城在汉代仍被继续沿用,很多地段的长城历经两千余年仍然可以辨识。不过很多报道提到,由于经济开发和取土采矿,秦长城遗迹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实在是一种遗憾。

蒙恬击退匈奴之后,秦王朝稳固控制了阴山和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但这块新占领土地与内地的交通十分不便,如果形势有变,从内地调集军队前往,要耗费很多时间。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始皇下令修建一条从云阳(今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到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的道路。这条道路途经陕西、甘肃、内蒙古,包括了黄土高原、山地、沙漠等地理环境,修筑技术难度很高。为了确保这条道路能够更快捷地通往北方边塞,秦始皇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据《史记》记载,这条道路采取的修建方法是“堑山堙谷”,即削平山头、填塞谷底,这样可以使道路更为平整。通过考古工作者的实地调查和发掘,基本验证了《史记》记载的正确性。由于这条道路相对平直,故被称作“直道”。“直道”是当时一条修建标准极高的军事高速公路,很多路段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时,打算视察帝国北疆的伟大工程——长城和直道,但出乎意料的是,秦始皇暴亡于出巡途中,当装载他尸体的车辆奔驰在直道上的时候,秦始皇已经不能感受到这一伟大交通工程的壮观景象。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朝征服了百越,并在岭南派驻大量军队。供军队消费的庞大物资都需要从内地转运过去,而岭南与内地的交通极为不便。《淮南子·人间训》记载,秦始皇派一个名叫禄的官吏“凿渠而通粮道”。禄所开凿的就是著名的灵渠。灵渠地处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这里有珠江水系的一条支流零水和湘江水系的一条支流海洋水,两者只隔一道分水岭,相距仅1.5公里。秦人利用这里的便利地理形势,合理地选择了分水点,沿分水点开凿了南渠、北渠,将两条河流沟通起来。自此,湘江、珠江两大水系被连接起来,内地的物资可以通过灵渠源源不断地输往岭南。灵渠一直沿用到清代,成为中原沟通岭南的经济、文化桥梁。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举全国之力,通过一系列超乎世人想象的庞大工程展示着新帝国的空前实力。秦朝虽然只存在了很短的时间,但是它所兴建的一系列伟大工程却一直矗立在中华大地,它们如同一座座宏伟的纪念碑,见证着这个伟大王朝的荣耀。 H7N/EE4LPc1J9jttaxlL6/FJGVKrzy01LA5i+wXAutRn0GJNZfJN6HtvLHj+F1a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