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周原创业

古公亶父迁居的周原位于岐山之南,北部的山脉成为周原天然的屏障。与今日周原千沟万壑的地貌大不相同,周人时期的周原完整而平坦,其范围东到今咸阳市武功县,西到今宝鸡市陈仓区,是岐山南面、渭河北面一块广阔的平原。《诗经·小雅·南山有台》上说:“南山有台,北山有莱。……南山有桑,北山有杨。……南山有杞,北山有李。……南山有栲(kǎo),北山有杻(niǔ)。……南山有枸(jǔ),北山有楰(yú)。”南山指渭河以南的秦岭,北山就是岐山。可见当时这一地区的植被非常茂盛。《诗经·大雅·绵》上又说:“周原膴(wǔ)膴,堇荼如饴。”这里土地肥沃,适合农耕,种下苦菜也会变得像饴糖一样甜蜜。而且“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zhān)有鲔(wěi),鲦鲿鰋(yǎn)鲤”(《诗经·周颂·潜》),漆水与沮水(即今湋河)流经平原,河里还出产许多鱼类。这真是一块乐土。

古公亶父像

在这里,古公亶父改变了部族原先带有的戎狄习俗,开辟山林,开垦田地,大规模兴建土木,修筑房屋,营建邑落,使之成为周人发展壮大的根据地。他还建立起宏伟的宫庙建筑,外门(皋门)高大,正门(应门)堂皇,还有祭祀社神的大祭台。这样的设计和布局,对后世宫殿建筑有深远影响。

1976年,考古学家在岐山京当乡凤雏村(今陕西宝鸡岐山县京当镇贺家村)西南发现了甲、乙两组早期周人的宫殿遗址。其中甲组建筑房基南北长45.2米,东西宽32.5米,总面积1469平方米。建筑坐北朝南,以门道、前堂和过廊为中轴线,东西两侧配置门房、厢房等。门前有影壁,堂前有大院,堂后过廊通往后室,过廊的左右两侧为东西小院。整个建筑四面围墙连接不断,东西厢房各有八室,台基之下有陶管或者河卵石砌成的水道。台基以夯土建筑,隔墙分层夯实,墙面以三合土装饰,四周均有散水面或散水沟。建筑整体左右对称,整齐有序,构成非常完整且典型的“四合院”形制,开后世中国建筑最正统的格局。

公刘时代,周人已经武装化、组织化了:“弓矢斯张,干戈戚扬”,备好干粮,带着武器,长途跋涉去应付种种困境和变革,并言“其军三单……彻田为粮”。(《诗经·大雅·公刘》)所谓“三单”,前人的解释很多,都有争议,今人则多认为与军队组织有关。如杨宽认为是军队驻屯的营地 ,许倬云认为是将周人组织成三个作战单位,也是三个管理单位 。“彻田为粮”,应该能说明这些战士是农战合一的。公刘在驻屯地“执豕于牢”,举行宗教仪式,“君之宗之”,建立起族长的政治权威。

古公亶父在周原立下根基之后,《史记·周本纪》说他“作五官有司”,《诗经·大雅·绵》也说他在建设宫室过程中“乃召司空,乃召司徒,俾立室家”。司空即西周青铜器铭文(即金文)中的“司工”,司徒即金文中的“司土”,各司其职的治事制度建立起来,表明周人的政治组织也得到了加强。

《诗经·大雅·公刘》有关“其军三单”的记载。

正因为迁居周原之后周人获得了不断的壮大和发展,后人认为古公亶父实际开启了后来周人翦灭商朝的进程,故尊称他为“太王”。西汉司马迁在其《史记》中说“王瑞自太王兴”,即他认为,周的王业是从古公亶父开始的。 8jRUWYhW57O+RbdMoyDXOk2dAHSExaGFJS9AeIg5OHPYdfmL3QDvfWoPJdwRQwK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