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过家门而不入”

早年的禹,就是一个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据史书记载,他是尧帝手下最得力的团队中尤为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这个团队中有皋陶、契、后稷(又名弃)、倕、益、龙等杰出的人物。他们来自四面八方,有来自华夏地区的,也有来自四夷的;他们各有各的特长,各有各的才华,后来成为尧手下分管各部门的主要成员;他们在气质上也各有千秋。在这个群体中,禹以办事认真又谦恭有礼赢得了人们普遍的赞誉。他与父亲鲧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差异。鲧外向,耿直,锋芒毕露,又好功利,而作为儿子的禹却是一个谦谦君子。《史记·夏本纪》上记载他是个“其仁可亲”的人,就是说,禹这个年轻人既有仁心,又和蔼可亲。

大禹治水雕像

鲧既是个治水的英雄,又是个名利心很强的人。他一直以自己的行动挑战当时的最高权威尧,并坚决反对尧把帝位禅让给舜。尧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采取了断然措施——以治水“绩用弗成”的罪名革去了鲧治水大员的官衔,同时把他抓了起来,发配到偏远的羽山去。鲧最后死在了那里。这大致是发生在尧晚年的事。

家庭的重大变故使禹这个年轻人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他没有消沉,还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克勤克俭地工作着,少言寡语,埋头苦干。年迈的尧和即将继任的舜也没有因为他父亲的原因而对他另眼看待(当时的社会毕竟还处于原始社会,公有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作为天下最高的行政长官,他们默默地考察禹,一致认为禹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好小伙。

大禹雕像

从鲧被革除治水大员的职位到舜登上帝位有好几年时间,其间并没有新的治水大员上任。共工与鲧两任水官都出了事,这使当政者在新官员的任命上特别地郑重和小心翼翼。

尧三年丧期结束,舜的帝位也坐稳了,他觉得任命新的治水大员之事再也不能拖下去了。舜召开了一次最高级别的议事大会——“四岳会议”,专门讨论新的治水大员的任命问题。会议一开始,舜就说:“我们的先帝尧非常重视治水这件事,认为这是当今天下头等的大事。大家看看,谁能担当起这一重任,请推举给我。以后谁能把水患治平,他就是光大先帝尧事业的人,我要让他当司空,让他站到辅佐政事的高位上来。”

这时,差不多所有参加会议的人都异口同声地说:“除禹之外,没有别人能做了。只有禹才可以当司空,相信他能够光大尧的事业。”

舜看到禹已是众望所归,就附和大家投了赞成票:“好吧,就这样吧!禹啊,大家一致决定由你负责治水大业,你可得好好干啊!”

禹站了起来,十分真诚地向大家深深一鞠躬,诚恳地对大家说:“谢谢各位对我的高度信任,但是我认为,如果让后稷、契、皋陶中的一位去承担这个重要职务,他们都会比我干得好。”舜还是坚持用禹。

为了不使历史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禹必须从父亲身上吸取沉痛的教训。他是没法推脱治水这一重任的,但必须比父亲干得更好、更出色,而关键在哪里呢?他想了又想,觉得关键还在于“孳(zī)孳”两字。

《史记》上有一段文字,记录了禹的治水精神。禹虽然身居高位,可他在生活上很刻苦,也很自律。他吃穿都很简朴,住的也简陋,在陆地上赶路乘车,走水路乘船,走泥泞的路就乘木橇,走山路就穿上带钉齿的鞋。他与所有民工一样,吃的是粗粮,穿的是粗麻布的短打衣服,住的是茅草屋。每到一地,第一件事就是带领大家诚心诚意地祭祀山川鬼神,然后带领大家平山治水。舜对禹的作为很满意,在一次会议上,舜要禹说说治水的经验,禹回答得极为简洁:“予何言!予思日孳孳。”(《史记·夏本纪》)短短的八个字,把禹的所思所想,乃至整个精神气质说清楚了。他告诉舜帝,自从接任司空之职以来,自己只是每天孜孜不倦地把治水工作做好。

“予思日孳孳”,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品格。

“三过家门而不入”正是“予思日孳孳”的具体表现。

结合各种文献资料,我们推算,禹被任命为主管治水的“司空”时大约是二十六岁,一路平山治水,工程推进到涂山地区时,已是禹接任治水大臣要职的第四个年头,正合了“三十未娶”(《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这个数。婚姻是要讲缘分的,有缘千里来相会——禹在故乡千里外的涂山(不管涂山在何处有多少种解读,但离禹故乡有千里之遥那是肯定的)遇上了“涂山女”,没过多久就成婚了。

新婚的第四天,禹就带着治水大军走了。他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拿着规和矩,还带着测四时、定方向的仪器工具,率领着治水大军出发了。

过了一段时间,涂山女生下了一个男孩,起名为启,就是日后开启中国私有制社会的第一人——夏启。

《孟子·滕文公上》载:“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史记·夏本纪》载:“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在鲧、禹的家乡嵩山一带,至今还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一过家门听‘哭声’,二过家门听笑声,三过家门捎口信,治平洪水转家中。”歌谣虽朴素,却传递出代代民众对大禹公而忘私精神的崇敬之情。

这里的依据当然主要是神话传说。在没有发现夏文字之前,这是研究夏史的重要凭信。正如李学勤先生说的:“中国的神话,一则数量少,二则类型也不同。比如世界多地最普遍的神话是洪水传说,中国亦有,且见于《尚书》首篇的《尧典》。不过其他地方的洪水传说都是讲天神降洪水,欲将人类灭绝,只有少数人留存下来,成为现今人类的祖先,而《尧典》却说洪水怀山襄陵,禹受命动员人众将之治理平息,其思想涵义显然有别,不可同日而语。这里面反映的不同观念,是很值得玩味的。” 中国这种比西方更富有人文色彩的传统,值得弘扬。 +OHPb6rvt4Df+EV2Y/4wH/FoUzCjCO2PwtFh24RbWiH/VMV91dflpaxB2SnD85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