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心灵开悟。”这句话强调了五个重要观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名师指路、心灵开悟。五个观念中间用“不如”一词来连接,这不是简单地用后者否定前者,而是一种向上递增的关系;否则,最高的境界“心灵开悟”就成了空中楼阁。
“读万卷书”说的是,在文化与思想的传承方面,我们不能平地起高楼,而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与创新。“行万里路”说的是,我们要开阔视野,走进自然,深入社会,触摸人心,而不能只坐在书斋里臆想世界。“阅人无数”说的是,我们要通过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来观察现实的生命,并寻找自己与各种不同生命的全方位的接口。“名师指路”说的是,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若能得到名师指引,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可以提高我们做事的效率,加快我们成长的速度。“心灵开悟”说的是,前述四个过程最终都指向每个人自身的精神自由,也就是心灵的开悟。开悟的关键是打开自我,走出自我、旧我和小我,走进人和事物的本质,掌握规律并自如地运用规律。
了凡先生人生中的第三位贵人,就引导了凡先生走上了开悟的历程。
己巳 ① 归 ② ,游南雍 ③ 。未入监,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①己巳:指1569年。
②归:回到家乡。
③南雍:指南京的国子监。
己巳年(1569年)我回到家乡江南,去南京的国子监求学。入学之前,我先到栖霞山去拜访了云谷禅师。我们面对面坐在一间禅房里,三天三夜都没有合眼。
寥寥数语,就提到了云谷禅师。云谷禅师是一位高僧,虽然我们不知道了凡先生是怎样结识云谷禅师的,但无论如何,能够结交到大修行者,绝对是人生中一份无法估量的财富。
云谷问曰:“凡 ① 人所以不得作圣者,只为妄念 ② 相缠耳。汝坐三日,不见起一妄念,何也?”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云谷笑曰:“我待 ③ 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①凡:大凡,大致。
②妄念:妄想,不切实际或不正当的念头。
③待:当作。
云谷禅师问道:“大凡人之所以不能成为圣人,只是因为各种胡思乱想把他缠住了。而你坐了三天三夜,竟然没有产生一丝一毫的妄想,这是为什么呢?”我回答说:“我的命运已经被孔先生算定,荣辱死生,都已命中注定,我就是要胡思乱想,也没有什么可想的。”云谷禅师笑着说:“我还以为你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原来只是一个凡夫俗子。”
了凡先生的状态终于被云谷禅师看得一清二楚——是一个心灵被困住了的凡夫俗子在打坐。
实际上,云谷禅师所问的问题背后藏着禅机。
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个禅机中的四个逻辑层次。
第一个逻辑层次:悟道成圣的人,都是去除了妄想执念的人。若是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悟道成圣。
第二个逻辑层次:很显然,了凡先生没有悟道成圣。
第三个逻辑层次:了凡先生没有悟道成圣,但连坐三日,竟然也没有产生任何妄想执念。
第四个逻辑层次:了凡先生没有成圣,又连坐三日不起一丝妄念。云谷禅师心中已有了答案:这就是典型的“枯坐”和“死坐”。这是凡夫俗子打坐时经常犯的一种典型错误。
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 ① 所缚,安得 ② 无数 ③ ?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①阴阳:指天地万物。
②安得:怎能。
③数:注定的命运。
我问云谷禅师为什么认为我是个凡夫俗子,云谷禅师说:“一般人还不能消除虚妄的世俗之心,总是在不断地攀缘外境,思虑事物,所以终究要被天地万物束缚住,怎能没有命数?但是,只有凡夫俗子的命数才是注定的;极善的人,命数限不住他;极恶的人,命数也限不住他。你这二十年来的命运,都与孔先生测算的一模一样,不曾有一分一毫的改变,你不是凡夫俗子又是什么呢?”
凡夫俗子与极致之人,其生命模式大不相同:凡夫俗子的命运是一条平缓的直线,心灵似乎在休眠,肉体又被外境所控制,就如同一个木偶;极善之人和极恶之人的内在力量非常强大,于是就改变了命运那条平缓的直线。当然,极善之人向上,走向了光明与正道;极恶之人向下,走向了阴暗与邪路。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
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 ① 。我教典 ② 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 ③ 欺人?”
余进曰:“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
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了。汝不见六祖 ④ 说:‘一切福田 ⑤ ,不离方寸 ⑥ ;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 ⑦ 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①明训:极好的教诲。
②我教典:指佛教的经典。因为云谷禅师是佛教中人,所以称佛经为“我教典”。
③诳语:假话。
④六祖:指禅宗六祖惠能。
⑤福田:福祉。
⑥方寸:指人心。
⑦内外:指内在的仁义道德与外在的荣华富贵。
我问道:“那么,可以逃得过已经注定的命运吗?”
云谷禅师说:“命运的好坏是我们自己决定的,福祉也要我们自己去追求。《诗经》和《尚书》中所讲的这个道理,的确是极好的教诲。佛教经典中说:‘追求富贵的人就能得到富贵,追求儿女的人就能得到儿女,追求长寿的人就能得到长寿。’说假话乃是佛教中的大戒,诸位佛祖和众多菩萨怎么会说假话来骗人呢?”
我进而问道:“孟子说:‘去追求就能够得到,这是因为追求的关键在于我自己。’只要我努力,就可以求得道德仁义;功名富贵又怎么能够求得呢?”
云谷禅师说:“孟子的话没有说错,是你自己理解错了。你没听过六祖惠能这样说吗?他说:‘所有的福祉都离不开内心的追求;向自己心头去寻求,就一定能够得到。’自己去求,就是要断恶积善,这不仅内得道德仁义,外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这样的求是有效的。如果不反省自己的过失,而是一味地向外追求,那就要听天由命了,而且内不得道德仁义,外不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失,这样的求是没用的。”
这段对话真是精彩至极,云谷禅师帮了凡先生解开了两个心结:一是命数是可以破解的;二是破解的法门,就是要向内求。“内求”可谓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法门之一,如六祖惠能所说,世间的一切福祉,都离不开自己的心,只要向自己的内心去寻找,就无不感天动地而顺利得到。
如果你感觉自己的心中没有那种破解自己的命数求得福祉的神奇的力量,那就启动一种强力的程序吧:借助外力,把圣贤伟人强大的智慧能量装进自己的心中,时时诵读,深刻理解,处处践行,命运的改变就会由此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