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明意在一箭双雕

陈独秀“汉奸事件”确实给中共在道德、法律、民主、人权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上都造成极大的被动,一些别有用心的国民党反动派借题发挥,指桑骂槐,攻击中共中央,给中共的形象、威信和声望带来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党去团结更多的民主人士进行抗日战争。

为了挽救不利局面,周恩来亲自出面对各方人士做了许多工作,并多次托人去看望陈独秀,劝说他“不要活动,不要发表文章”。此事慢慢平息下来。但这一切对陈独秀来说,并没有平息。因为周恩来和徐特立的劝解,都是私下进行的,对王明、康生的诬蔑之词,中共中央亦没有作出任何公开的澄清或批驳。对蒙受的不白之冤,陈独秀始终耿耿于怀。

一山不容二虎。王明在武汉颐指气使,借共产国际狐假虎威,本想借康生之手炮制陈独秀“汉奸事件”,以与“托派汉奸”陈独秀合作为把柄,再堂而皇之地冠以违背斯大林“肃托精神”,从而达到一箭双雕既打倒陈独秀又打压毛泽东的目的。

后来,王明在他的《中共五十年》一书中承认,就是想利用此事作为打击毛泽东的一张牌。他得意洋洋地说:“1937年底,在我回到延安之后,便得知毛泽东已和陈独秀的代表罗汉达成协议,因此毛泽东允许托陈集团的成员全部恢复党籍(由于我已回到延安,‘恢复党籍’的计划才未实现)。这一事实证明,毛泽东当时已准备同帝国主义反对派的积极帮凶——托派分子勾结起来。”

但最终,王明在长江局处处违背毛泽东在国共合作中独立自主、保存实力和以游击战争为主的正确方针,一味推行自己提出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错误路线,结果还是像毛泽东所形容的那样——“梳妆打扮,送上门去”,被蒋介石“一个耳光,赶出大门”。

在1938年9月召开的被毛泽东誉为“决定中国命运之未来”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王明的错误受到批判,长江局被撤销,设立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南方局和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原局。王明倒台了,王明、康生炮制的“汉奸”事件似乎也不了了之了。

斗转星移,随着武汉失陷,贫病交加之中的陈独秀流亡入川,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法庭上打官司了,而现实也没有再给他“算总账”的机会。这桩莫须有的冤案,如同一把锋利的剪刀,一下子剪断了陈独秀与中国政治和中国革命的脐带,一个轰轰烈烈的政治家从此告别了政坛。而事实上也确实如他所言,“恐怕永无解决之日”了,直至他离开这个世界也没有人站出来为他平反昭雪,可谓抱憾终身。

直到1984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一份涉及宣传陈独秀的文件中公开说明:“陈独秀在建党时期有不可否认的功绩,30年代王明、康生诬其为日寇汉奸亦非事实。”一场莫须有的冤案在悬案47年、陈独秀去世42年之后尘埃落定,在中共中央的文件中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说法。

(责编/闻立来源/《陈独秀“汉奸”事件始末》,丁晓平/文,《中华读书报》2014年10月29日) 5xwulVdTYO1j1NsesAuYt/nXSp+iMZ6wUvNpJmXZOC4vluc6F0ldb17MMBKsLSU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