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认识15世纪,就不能不了解15世纪的欧亚史。欧亚大陆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正如一位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所言:“正是欧亚大陆,构成了世界历史的‘中心地带’。它占有世界陆地的五分之二,囊括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九,是人类最早、最先进的文明的发源地。1500年以前的世界历史实质上正如这里所阐释的,是欧亚大陆的历史。只有欧亚大陆,才存在各民族、各文明之间的巨大的、持续的相互影响。” 蒙古人在12—14世纪缔造庞大帝国的过程中,给整个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区带来巨大的破坏,但同时也促进了不同社会民族之间的互相交流,促进了欧亚一体化。中国不仅是东亚的重要国家,也是欧亚大陆的重要一员。要了解这个时期的欧亚史,就不能不把关注点聚焦在中国。
15世纪是明朝的前期,贯穿了从明成祖永乐,历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以至弘治诸朝。这个在此前数千年历史中就曾对世界文明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国家,15世纪又以勃勃雄姿出现在东方,它的许多举措,其间的重大事件,深刻关联着当时的欧亚,也对后世产生了影响,令人回味无穷,至今仍是专家学者关注的研究课题。拂去历史的烟尘,从欧亚史的视域来看,明朝前期的成就、贡献与荣耀,不仅可圈可点,也为似乎黯然无光的15世纪增添了几分鲜亮的色彩。
元朝末年,在各地风起云涌的反元义军中脱颖而出的朱元璋,最终推翻元朝统治,平定四方战乱,完成国家统一大业,建立了统治中华276年的大明帝国。作为开国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对元末政治拨乱反正,在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进一步强化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全面复兴儒家文化,恢复华夏正统地位;实行安养生息的经济政策,采取诸多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因“靖难”而践祚的明成祖朱棣,继续推动着明初社会经济的全面恢复与发展,并力排众议迁都北京,奠定了有明一代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当时,蒙古势力退守漠北草原,雄踞中亚、西亚、南亚的帖木儿帝国陷于内乱纷争,为明朝的由乱入治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永乐时岁入达到明代最高峰。永乐年间的综合国力在亚洲乃至世界都堪称首屈一指。这是明王朝的鼎盛之际,也是明朝地域最广之时:东北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兀的河(今乌第河)流域,西北到新疆哈密,西南包括今西藏、云南,东南到今东海、南海并及海外诸岛。
明王朝建立时,正值欧洲中世纪的后期,社会充满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与社会变革的先兆。15世纪,中国拥有上亿的人口、具有巨大生产能力的农业、广泛而复杂的国内贸易网络,并且在每一个品种和每一个方面都要优于已知的欧亚大陆的其他地方。例如,15世纪早期,一个欧洲外交使者在访问中亚政治和贸易中心撒马尔罕之后,描述他所看到的中国货物是进口到该城的货物中“最丰富、最精致的……因为,震旦(Cathay,即中国)的手工艺人以其远远高于其他国家的最精湛的技巧而闻名于世”;中国虽然和欧亚大陆的其他国家一样,在15世纪中期发生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困难,但在1492年哥伦布首次穿越大西洋时,中国经济和明朝的统治正从其早期的困难中迅速地恢复过来,“的确,在15世纪晚期,中国仍然是全世界最强的经济大国”。
以朝贡体系为中心的天下秩序、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及以青花瓷文化为标志的海外贸易与文化交流活动,这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是明帝国在15世纪欧亚史乃至世界史上写下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