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清初的修建、改建与重建

李自成给清人留下一个破烂不堪的紫禁城,宫内很多建筑被毁。新王朝的统治者只能将就着在紫禁城遗存的建筑中居住和办理朝政。顺治帝自关外入宫时,先在武英殿升座,即皇帝位则在皇极门(今太和门)举行。顺治二年(1645)元旦,顺治帝到堂子行礼后还宫受贺。按惯例,清帝要在正殿接受群臣及邻国使臣的朝贺。由于皇极殿严重毁坏,只好在皇极殿旧址上搭起帷幄,完成了新春朝贺礼仪。朝鲜国王李倧所遣使臣也在这里表贺元旦并贡方物。 在清朝定鼎北京的最初两年中,凡重大礼仪都在武英殿举行。

清廷的重要任务是修复宫殿。顺治二年(1645)五月决定修皇极、中极、建极前三殿。耐人寻味的是,还未动工,首先把三大殿名称改为太和、中和与保和。为什么要改三大殿的名字?

顺治帝在紫禁城登极,满人实现了入主中原的愿望,不仅如此,他们还雄心勃勃,要一统华夏。一个仅据东北一隅的少数民族,要来统治一个已有近两千年君主专制历史的中原大国,实在是一个严峻考验。古代把“和”看作一种理想的境界。“太和”即和之至也。三大殿是皇权神圣的象征,如此强调“和”,是紫禁城新主人治国理念和指导思想的宣示,即希望以“和”为准则,达到最理想的统治境界。这反映了作为少数民族的清朝统治者的意向和心态,有着深刻的政治意义。顺治的年号应也体现了这种含义,即治国顺利,实现华夏一统。

图1—58

乾清宫

清统治者又将明代紫禁城最南面的承天门改名为“天安门”,以显示清王朝与前朝的不同。为了与紫禁城南面的天安门相呼应,顺治九年(1652)又对原明代的北安门进行修葺,并更名为“地安门”,与紫禁城南面的天安门相对应。此外,紫禁城还有一些带“和”字的宫、殿、门、轩,主要有元和殿、体和殿、永和宫、体顺堂(同和殿)、颐和轩、云光楼(养和精舍)、协和门、熙和门(雍和门)、延和门、近光左门(景和门)、咸和左门、咸和右门、履和门、永和门、蹈和门等。这些建筑物的名字,除极个别外,都是清代先后重新命名的。乾隆帝的“太和充满”匾,更是这一理念的充分反映。

紫禁城的修复,自顺治元年(1644)至顺治十四年(1657),主要在原宫殿建筑基址上逐步复建宫阙,其中仅有少数宫殿因毁坏严重又亟待使用,不得不进行重建。为了恢复朝仪,复建了大内前部之午门、天安门,外朝太和门及前三殿。太和殿等三大殿整修工程的竣工,使定鼎北京不久的清王朝结束了以武英殿为施政中心的时期。自顺治四年(1647)始,清廷的重大朝会都在太和殿举行。顺治年间的内廷工程,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东路钟粹、承乾、景仁,西路储秀、翊坤、永寿等六宫,以及慈宁宫、奉先殿等。顺治年间,对内廷建筑的整修虽然规模较大,但是工程质量却欠佳。特别是乾清宫,“落成之始,尚有可观”,但两年后,就出现了“经雨辄漏,墙壁欹斜,地砖亦不平稳,阶石坼缝,甚不坚整”的现象,使得皇帝大为恼怒,他指责工部等“疏忽怠玩,不用心督造及匠役草率所致”,下旨“著详察该衙门经管各官并营造人等,严行议处”。 内廷重建后,乾清宫不仅成为顺治的寝宫,也是他召见大臣、处理政务和举行日讲的场所。伴随着后三宫及东三宫、西三宫的建成或修毕,清宫嫔妃的册封也在加紧进行。通过修缮,紫禁城稍具观瞻之雄,外朝内寝皆有其所。此时的建筑基本上沿袭了明代建筑的格局和规制,概从简朴,没有什么重要更动。

图1—59

乾清宫前的江山社稷金殿

乾清宫前东西两侧的铜制亭式建筑,造型和尺寸>完全相同,为顺治十三年(1656)五月顺治帝下令安设。东侧的宫殿称为江山殿,西侧的宫殿称为社稷殿。“江山”寓意国家政权,“社稷”寓意国土

图1—60

坤宁宫

皇帝大婚洞房

在内廷的整修中,又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过一些改建。变化最大的是坤宁宫。坤宁宫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是明朝皇后的寝宫。皇后主内廷,统摄六宫。坤宁宫为内廷的中宫,建筑规模也在六宫之上。其面阔九间,进深三间,重檐庑殿顶。顺治十二年(1655)仿沈阳盛京清宁宫规制重修。嘉庆三年(1798)仿照盛京清宁宫的规制又进行了改造。同明代前檐明间开门的旧制不同,其门设在东次间,具有典型满族“口袋房”的特色,即正门不在中间,而偏于东侧。室内明间、东西次间、西梢间通为一体,明间以西,南、西、北三面环大炕,俗称“万字炕”或“蔓枝炕”,此四间为萨满祭祀的场所,神位供奉于西炕和北炕。与其相通的东次间与门相对的后檐,单隔一室,内设锅灶,为萨满祭祀时杀牲煮肉之用。东梢间、次梢间通为一室,称暖阁,为清代皇帝大婚之洞房。西次梢间无门,为存贮祭祀用具的密室,出入走窗户。坤宁宫门为板门,设棂花隔扇窗。坤宁宫前交泰殿后设有立杆石,用于祭祀时设立索伦杆。显然,重建后的坤宁宫除了体量和外形,在形制和功能上,已截然不同于明代。皇帝大婚礼例于坤宁宫东暖阁举行,并在此住二日,然后移居乾清宫或养心殿。可见清代坤宁宫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已变为一座神堂,成为紫禁城内最具满族文化特色的建筑。

图1—61

坤宁北炕萨满祭祀处,中供夕祭神画像轴

除了坤宁宫,据史料记载,宁寿宫、南三所以及永寿宫后殿东西配殿、启祥宫(体元殿)后殿东西配殿、长春宫后殿东西配殿等,清代初期都曾改建为“口袋房”“万字炕”“吊搭窗”的形式。另外,乾清宫在顺治时期也曾设有“万字炕”,只是后来又恢复了原有的形式。

康熙初年,仍以整修前三殿和后三宫为主。从康熙二十二年(1683)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清朝统治者进行了大规模复建,先后营建了经筵用的文华殿、传心殿,太后居住的咸安宫、宁寿宫,后妃住的东路景阳、永和、延禧三宫,西路咸福、长春、启祥三宫,皇子居住的乾东头所、二所,乾西五所及撷芳殿、毓庆宫等,重建了太和殿及乾清宫、坤宁宫、奉先殿,使宫寝建筑更为完备,而且还设置了上驷院、造办处、内务府等服务性建筑。概括起来,主要是以太和殿为中心的外朝主体建筑,内廷皇室成员的寝宫,礼仪建筑和功能建筑。至此,紫禁城宫殿群已基本恢复到前明时的规制。

图1—62

康熙重建后的太和殿

图1—63

青海瞿昙寺

隆国殿正立面图

隆国殿以抄手斜廊与两侧廊庑相属的组合关系是摹自明初的紫禁城

引自青海省文化厅编《瞿昙寺》第21页,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0年

康熙朝,太和殿的重建是一项重大工程。康熙十八年(1679),太和殿因不戒于火又遭焚毁。重建太和殿经历了十余年的准备。在备料中,巨材楠木最难筹办,康熙决定以塞外“大而可用”的松木取代楠木作殿材。火灾后的第16年,即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的工程才正式启动。越两年,太和殿告成。在维持明代旧制的基础上,这次重建也做了些变动。一是将原来的面阔九间改为十一间,进深仍为五间,这是因为难以找到明代时那样巨大的楠木,只好缩短桁条的跨度。但为了符合正殿布局的“九五之尊”制度(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将东西尽间,各砌一道与山墙平行的砖墙,形成独立的夹室,从而使大殿主体相通的部分依然为九间之制。这种处理方法,还使得太和殿更加符合古代宗庙的形制。另一重要变化是将太和殿两侧的斜廊改为阶梯状封火墙。在这次重建之前,太和殿仍然采用传统宫殿建筑的廊院制,依然保存有平廊和斜廊的建筑。这一变化当然旨在加强火灾防范,避免因木结构的相互连接,酿成一殿失火殃及他殿的悲剧。其实,这次重建不只太和殿两侧筑起了防火墙,东西廊庑也每隔五间起一道隔火砖墙,直达屋顶;左翼门、右翼门、体仁阁、弘义阁等门阁两侧,也改建为一段厚墙,从而将原本联为一体的廊庑分割为六段。 这是明代所不曾有的形制。太和殿此前所采用的传统宫殿建筑的廊院制形式,现仍保留在青海省瞿昙寺的隆国殿。太和殿此次重建,以“掌尺寸”的匠头梁九贡献最大。据江藻《太和殿纪事》,梁九为顺天府(今北京)人,明末师承工部负责宫殿监造的匠师冯巧,“尽传其奥”,由于技艺精湛,清初“大内兴造,梁皆董其事”。

图1—64

养心殿全景鸟瞰

图1—65

养心殿后皇帝寝宫

雍正时期只有13年,紫禁城内修建工程不多,主要有紫禁城内西北隅的城隍庙,东一长街南的仁祥、阳曜二门之中的斋宫等。但雍正年间紫禁城内最大的变化却是养心殿功能的转换。乾清宫西侧的养心殿,清初顺治皇帝病逝于此地。康熙年间这里曾是宫中造办处的作坊。康熙去世,梓宫奉安在乾清宫。养心殿作为祭奠之处,雍正皇帝在内守丧,但持服27日后雍正未移居乾清宫。此后养心殿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养心殿区经不断改造、添建,成为一组集召见臣工、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一直到溥仪出宫,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在这里。 9DAhgiCKwDdrIDvD8/QGmB3jzXAA6jueRo+mx1nMpvzt43t+G1BVFiYhPvMNv7I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