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火厄

木结构建筑最怕火。紫禁城从建成时起,宫殿就屡遭火灾,史书上常有“不戒于火”的记载。从永乐十八年(1420)到崇祯十七年(1644)明朝倾覆,总计224年,宫内共发生大小火灾45次,其中人为28次,雷击17次,平均每五年发生一次。如此频发的火灾,成为明朝皇帝挥之不去的梦魇,只能望火兴叹,“修省自责”。

其实北京宫殿的第一次火灾发生在永乐十三年(1415),当时紫禁城尚未建成,失火地点是朱棣临时巡幸之所的午门。这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早已住在北京的永乐帝登午门城楼看烟火,传旨在午门前搭起数丈高台,扎起彩阁,谓之“鳌山灯火”。在试放时,皇帝觉得烟火不旺,又多办一些。烟火自正月十三放到十五,但不料着了火,而且烧到午门城楼,且烧死多人,当时军事长官马旺在指挥救火时也不幸身亡。皇帝很自责,说他“意在与民同乐,不意失火伤人,虽由不谨之故,亦上天以垂戒不德也。方兹祗惧以务修省”

图1—54

乾清门前的铜鎏金水缸

紫禁城最为雄伟和重要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在永乐十九年(1421)、嘉靖三十六年(1557)、万历二十五年(1597),即1421年至1597年的177年间各焚毁一次,俱为雷击所致。单士元说:“似乎老天成心和天子为难,每次火灾都是由于雷电引起,当日无避雷针的科学知识,及中国建筑又是木结构之因。三殿是一组建筑,一失火便延烧无遗,甚至顺廊房一直烧到午门。无论皇帝怎样‘修省’,也无济于事。今天看来,这是由于高大建筑缺乏避雷装置和消防设备所致。” 20世纪50年代,紫禁城有了避雷装备,一般雷电就无法肆虐了。

明代使用北京皇宫初期,制定了比较严格的防火制度,例如,“禁中不得举火,虽阁老亦退食于外”,为的是尽可能减少明火。但有次明宣宗朱瞻基得知后,就改变了这个规定,下令在院子中烹煮膳食。阁老们就不用退出宫外吃饭了。 到天启年间,各宫值房与外廷就没有区别了,都设置了厨房举火做饭。上行下效,轻视了防火,是明代宫中火灾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内廷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明代的225年间,四次遭到火灾,皆是人为。第一次是永乐二十年(1422),第二次是正德九年(1514),第三次是隆庆二年(1568),第四次是万历二十四年(1596)。

图1—55

明正德帝的《罪己诏》

值得一提的是正德九年(1514)的火灾,发生在正月十六。皇帝即位以来,每岁张灯为乐,所费以数万计。宁王朱宸濠就献来新鲜的灯火玩意,附着柱壁悬挂,辉煌如昼。“上复于宫廷中依檐设毡幕而贮火药于中,偶弗戒,遂延烧宫殿。自二鼓至明,俱烬。火势炽盛时,上犹往豹房省视,回顾光焰烛天,戏谓左右曰:‘是好一棚大烟火也。’” 真是一个荒唐透顶的皇帝。对于这次火灾,《明史》仅有“庚辰,乾清宫灾”六个字。《明武宗实录》则有较多记载,例如皇帝认识到这场火灾的严重性,视朝时换上了浅淡色服装,撤去了宝座,让文武群臣“直言无隐”,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正德帝还为乾清宫火灾发布过《罪己诏》。1972年,江苏无锡前洲镇挖出的一个明代棺材里,有这个《罪己诏》的“京本誊黄”,即地方官府照京本而翻刻的诏书,成为中国现存的《罪己诏》的唯一实物。

明末紫禁城的最后一把火是李自成放的。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八日,起自陕北的农民武装李自成大军围攻北京,从彰义门涌入。三月十九日破晓,当崇祯帝得知北京内城被攻陷,便亲自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可是钟声再响也没召来一个人。于是,他与宦官王承恩在万岁山(景山)自缢。崇祯亲笔在衣襟上写道:“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实践了先前对群臣所说“国君死社稷,朕将焉往”的壮语。这个空怀“中兴”之志的孤独的勤政者与大明帝国同时进入了历史。

图1—56

武英殿

三月十九日中午,李自成穿着缥衣,头戴毡笠,骑着乌驳马进入午门,成为紫禁城的新主人,但是为时很短。一个月后,李自成被吴三桂联合清军打败。四月二十九日晚,李自成在武英殿仓促称帝,给七代祖先都追加帝后尊号,立妻子高氏做皇后,穿上皇帝礼服,陈列仪仗接受朝驾,过了一把皇帝瘾。其部下和明朝降官曾多次劝他早日即位为帝,但李自成忙于清点明宫财物,没有立即应允,不过朝官已经开始演习登基大典的朝仪了。

李自成把搜索的金银和宫中国库中的帑藏、器皿全部熔化,铸成金饼,每只金饼重一千两,约几万只。这一夜又“先运薪木积于内殿,纵火发炮,击毁诸宫殿,通夕火光烛天。须臾,九门雉楼皆火发,城外草场并燃,与宫中火光相映。太庙、武英殿门仅存” 。四月三十日黎明,李自成带着一长串装有金饼的骡车,在大队人马的簇拥下离开了京城,向他的家乡陕西奔去。他不时回头望着火光冲天的紫禁城。紫禁城在火光中结束了一个时代,也迎来了新的主人。

这就是史家所称的“甲申国难”。

图1—57

“太和充满”匾

宁寿宫区颐和轩内乾隆皇帝的题匾,今原件存原地 ZyDooBBvxuePKd0erYPh6DrAQ/IwvXh2HtNuLJfiHbRbkI97+031BdsMtjKRryc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