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木、砖、石与工匠精神

紫禁城肇建的全面准备工作开始于永乐四年(1406)。这一年闰七月,决定修建北京宫殿。首先是备料。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木结构特点,决定了北京宫殿的建材主要是木、砖、石。而木、砖、石的征集和制作则是相当艰巨的任务。

木料是最主要的物料之一,采办木材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也最多:“遣工部尚书宋礼诣四川,吏部右侍郎师逵诣湖广,户部左侍郎古朴诣江西,右副都御史刘观诣浙江,右佥都御史仲成诣山西,督军民采木。” 明代主要宫殿等官式建筑的梁柱及主要构件基本使用楠木,门楼木材也以楠木为主,因此明朝所谓采木,主要是指采楠木,其次是采杉木。四川是楠、杉的主要产地,楠木主要采于四川,采木地点集中于湖广(今湖北、湖南)与四川交界之处。第一次大规模入川采木,在永乐四年(1406)至永乐十七年(1419)。宋礼在四川马湖府山中采得围以寻尺、干逾寻丈者若干,朱棣遂封此山为“神木山”,立祠祭祀,并命学士胡广撰写碑文。永乐十七年(1419)九月,朱棣对宋礼说:“卿采材于蜀数年,殚竭心力,可谓劳矣,今材以足用,可回京视事。” 在深山采木的过程极为艰难,要踏勘山林,确定采木地点,接着伐树、取材、穿鼻、扎筏,将木料凿眼穿成木筏,并拽运到河。运输也相当艰辛,《四川通志·木政》记载:“楠木一株,长七丈,围圆一丈二三尺者,用拽运夫五百名,其余按丈尺减用。沿路安塘,十里一塘,看路径长短安设。一塘送一塘,到大江。”大木沿长江顺流而下,“出三峡,道江汉,涉淮泗,以输于北” 。采木、运输给百姓带来深重灾难。

明代采木具体地点,史籍记载甚少,今多已不可考,有研究者在云南省盐津县滩头乡发现了一处明永乐时的采木遗迹,十分珍贵。

第二次大规模集中采木,在嘉靖二十年(1541)至嘉靖三十九年(1560)。

通过运河运到北京的木材,多存于设在今崇文门外的神木厂和今朝阳门外的大木厂。到清乾隆时,神木厂里仍有永乐时所采大木,其中有长6丈(约20米)、头围2丈5尺5寸(约8.5米)、尾围1丈6尺5寸(约5.5米)的巨楠等,乾隆帝御制《神木谣》《神木行》记之,并修缮木神庙,春秋设祭。另外还有大木仓,约在今北京西单稍北大木仓胡同,存放从山西经桑干河至永定河运到北京的木材。据记载,大木仓中有仓房3600间,直至正统二年(1437)仍有库存木材38万根之多。

台基厂是为了木构件的预制加工而设的。由于木构架建筑设计采取模数制,大部分构件均可规格化,为预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施工时仅组装工序,既可缩短现场施工工期,又减少了各工程的交叉作业。这种传统施工的经验在筹建宫殿工程中得到更大发展。

图1—31

夕阳映照下,金砖墁地、熠熠生辉的太和殿内景

图1—32

万历年造

带款金砖

成造砖瓦也是一项重要任务,永乐皇帝交给了泰宁侯陈珪、北京行部侍郎张思恭。

紫禁城宫殿所需的砖瓦,品种之多、数量之大是十分惊人的。其用量大不仅在于房屋之多、城垣之大,而且与一些特殊的工程做法是分不开的。如庭院地面,至少墁砖三层,甚至墁上七层。全部庭院估计需用砖2000余万块。城墙、宫墙及三台用砖量更大,估计所用城砖数达8000万块以上。每块城砖重达48斤有余,共重193万吨,因此在生产和运输上都非常艰巨。其中城砖(又称停泥城砖)用量最大,多用于垫层和隐蔽部分。其次是澄浆砖。这种砖,在制坯前,先将泥土入池浸泡,经过沉淀,澄出上面的细泥,晾干后做坯。澄浆砖质地细,宜用作干摆细磨的面砖。这种细泥澄浆砖主要产自山东临清。临清又傍临运河,砖烧成检验后可直接装船解运京师。当时官府规定,凡运粮船路过临清必须装上一定数量的砖才能北上。第三种是室内和廊子地面所铺的方砖和金砖。房顶用瓦,绝大多数用黄琉璃瓦,少数用青瓦(黑瓦或布瓦),个别的用金属瓦。

紫禁城主要宫殿室内地面所铺墁的细料方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起来有金石之声,所以叫“金砖”,为苏州所造。制作金砖须经取土、澄泥、造坯、装窑、焙烧、出窑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又须经过更为细致的工序。不仅工序复杂,对时令要求也非常严格。焙烧时又分为软火和硬火两种,明代苏州主持成造金砖的工部郎中张问之所著的《造砖图说》记载:“先以糠草熏一月,乃以片柴烧一月,又以棵柴烧一月,又以松枝烧四十日,凡百三十日,而后窨水出窑。”

金砖不仅烧造过程复杂,其铺墁也十分讲究,包括砍磨分位、粘接挤缝和表面处理等三道工序。金砖铺墁之前,务须砍磨分位。铺墁金砖,粘接挤缝需用灰、桐油、白面等料。关于每种材料的用量配比,几斤、几两、几钱,都有具体规定。金砖表面处理还须经过水磨、钻生泼墨、烫蜡等几个步骤。因此,凡铺墁金砖必须水磨铺墁,金砖方能平整,待其干燥,始可烫蜡。金砖烫蜡对气候要求甚严,先行加工磨平,俟八九月间,金砖干燥时,再行烫蜡。因每年九月以后,天气寒冷,金砖不能干燥,难以烫蜡,故俟次年春天金砖干燥时,再行烫蜡。烫蜡工序需黄蜡、黑炭、江米、木柴等料,例如乾隆四年(1739),“养心殿前后殿及穿堂共用金砖一千二十块。共行取黄蜡一百九十一斤四两、黑炭一千九百二十斤、江米一石二斗七升、木柴一千二百斤”

正因为金砖制作如此不易,所以清乾隆皇帝亲自管理这一“钦工物料”的使用。乾隆五十九年(1794)六月,84岁的乾隆在热河得知金砖仅剩2000块,工部又要制作6000块(另有副砖2400块),就责令严查这十年来全部金砖的使用情形。后查得这些金砖的取用清楚,乾隆又让查替换下来的旧砖,发现短少1853块,依照新砖共价银1320两2钱4分8厘,敕令各监督分赔。总理工部事务的金简因“未曾奏明,遽行换墁金砖,自请赔缴银一千四百四十余两”。

作为基础建筑材料,石料在明代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明代北京营建工程对石料产生巨大需求。紫禁城宫殿建筑使用石料的比重相当大,包括宫殿须弥座、石栏板、石道、石踏跺、华表、石狮、日晷、螭首、石刻雕像以及石碑等,均需用大量的石料。这些石材主要包括汉白玉、青砂石、豆渣石、花斑石以及紫石等石料。汉白玉是建筑石料中的主要品种。明代北京营建工程所用的汉白玉、青白石等石料绝大部分采于北京西部和北部山区。石料开采工程量大,需要大量的人力。一般良材都埋藏较深,开采后从地下翻出,故石料开采地点一般称为塘坑。如明天启年间修建皇极殿用的花斑石,出自河南浚县境内的天、地、玄、黄、白祀这5处石塘坑。石料开采出来之后,首先要从塘坑内翻出,此项工作极其困难,特大石料翻塘上车需要一万个军工。石料运输相当艰难,《两宫鼎建记》载:“三殿中道阶级大石长三丈、阔一丈、厚五尺。派顺天府等八府民夫二万,造旱船拽运。派同知、州判、县佐贰督率之。每里掘一井以浇旱船、资渴饮。计二十八日到京,官民之费,总计银十一万两有余。” 旱船拽运在冬季进行,趁严冬结冰时,沿途每里挖一口井,以井水浇路结冰,由军夫、民夫拖运装载巨石的旱船在冰上缓慢移动,一路拽运至工地。从体量来看,紫禁城内最大的是今保和殿后的一块云龙阶石,长16.5米、宽3米、厚1.7米,用一整块汉白玉雕成,重达200多吨,当年运输的艰难可想而知!明万历时,督理其事的郭知易发明了较为省力的搬运巨石的办法,即造16轮大车,用骡1800头拽运,计22日到京,费用不足7000两。

图1—33

保和殿后大石雕

图1—34

慈宁宫花园东院遗址发掘的磉墩

对于紫禁城宫殿地基,人们一般都知道是三合土夯基,属“满堂红”式地基基础,十分坚固。但具体结构怎样,做法怎样,则不大清楚。通过今天的考古发掘,紫禁城宫殿地基可有一个明晰的呈现。2014年8月,故宫慈宁宫花园东院西侧进行高压线铺设工程,开挖一条南北向的施工沟时,发现一处保存较好、规模宏大、工艺考究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据文献记载,该区域元代属大内范围,明代初年为大善殿分布区。明代嘉靖时期,改变原有宫殿格局建成皇太后居住的慈宁宫。清代继续沿用,康熙、乾隆时期这里是万寿庆典的重要活动场所。近年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故宫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670平方米。该基址由地钉、桩承台、磉墩、夯土层、夯砖层等遗迹构成,至迟始建于明早期、废弃于明后期,与始建于明永乐、废弃于明嘉靖时期的大善殿相对应。根据层位关系和遗迹现象,可以推测该宫殿建筑基础的营造工艺顺序为:下挖大型斗形基槽;基槽内打木质地钉,地钉上铺设舞台式桩承台;台上铺土衬石,周边夯筑碎砖;土衬石之上再砖砌建筑磉墩;磉墩之间层层交替铺设夯土层、夯砖层作为拦土墙,磉墩之外的基槽内同时也层层交替铺设夯土层、夯砖层。这种在软质基础上建设大型宫殿建筑的基础做法,与北宋《营造法式》记载的建筑基础做法基本一致。 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丝不苟的处理,有了如此坚固牢靠的基础,历经600多年风雨沧桑的紫禁城宫阙才仍巍然屹立。

图1—35

紫禁城建筑基础工艺复原示意图(以单个磉墩为例,工序为:1.基槽内打地钉;2.铺排木,建桩承台;3.铺土衬石,砖砌磉墩;4.周边铺夯土层、夯砖层)

紫禁城是在全面规划、长期准备、周密计划、充足备料的基础上认真施工建成的。在总体规划方面,文献多记载泰宁侯陈珪、工部侍郎吴中和太监阮安的规划设计才能,实际上贡献最大的是蔡信。他有瓦木各作的丰富知识,有精湛的设计才能,使设计和施工紧密结合,因此他的设计方案为各位匠师所敬佩。营建北京宫殿的石、瓦、木作的匠师代表人物分别是陆祥、杨青和蒯祥。陆祥石作技术高超,操作认真,他所掌管的北京宫殿坛庙石活都能雕琢精细,尺寸严格,工精料实,一丝不苟。从钦安殿的白石勾栏到三台螭首的“千龙喷水”,都可以看出他的精湛技术。瓦工杨青,擅长估算,精于调配工料。他的工料估算对完成宫殿施工起了很重要的统筹安排作用。蒯祥的父亲曾主持过南京宫殿的木作工程,他在少年时代随父学艺,后接父亲的班掌管南京宫殿的木作工作。永乐十五年(1417)紫禁城宫殿营建开始进入大规模施工高潮时,蒯祥随永乐帝从南京到北京,主持宫殿的施工。古代木构建筑的营建中,很多用料的尺寸都是以斗拱的模数计算出来的,因而木骨架的设计是各种专业设计的基准,蒯祥既能设计、绘图,又有操作技术,因此人们称他为“蒯鲁班”。

图1—36

太和殿周围的石雕栏杆和螭首

图1—37

明代南京皇城复原图

引自《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第113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紫禁城宫殿既凝聚着这些管理者、设计者及著名技师的心血,又是参加营建的十万工匠与百万夫役的劳动成果,更是中国数千年来宫殿建筑的终极之作。 XnYUKMKqIFMtcGljD0mqd8jdJC0igGKi4bhgOHhkIVv53SNXPRgPGbtI4iLcye4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