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柏拉图:三种教育与洞穴寓言

无论古今中外,大家在谈论“教育”二字的时候,实际上都意识到它包含着很多不同层次的内容。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把“教育”的含义进行分类。

柏拉图(Plato)把教育分成三种 ,虽然几千年过去了,但是这种分类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仍然适用。第一种教育,最为通俗的理解,就是每个人从事的行业所需要的职业教育。比方说,我小时候特别着迷于机械和挖土,长大后我进入山东蓝翔技校学习,成为一名技艺高超的挖掘机司机,以开挖掘机作为自己谋生的手段。再比如,我小时候爱搭积木,长大后通过学习和实践成为一名建筑师,能够设计和建造美观且功能合理的房屋。这类教育的实质都是职业教育。父母往往也会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关注他们与未来的职业相关的天赋,比如,如果孩子有建筑师的天赋,父母便会通过搭建模型来培养孩子的兴趣,把孩子引领到他以后要做的事情上面。职业素养的教育实际上构成了所有社会的基石,每个人都在不同的行业中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并且通过自己的工作让自己能够在社会中生存。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那些在自身领域内业务高超的人,仍然会说其中的一些人“受过教育”,另一些人则“没受过教育”。所以柏拉图说,如果只是为了获得金钱而学会了一些技能或知识,并不能称为教育,即职业教育并不能被称为真正的“教育”。在柏拉图看来,只有培养人的德性,让人能够成为合格的公民,知道如何统治和被统治的教育,才能被称为“教育”。

我们可以将这第二种教育称为政治教育或公民教育。当然,在柏拉图生活的时代,他所在的雅典城实行的是民主政治,拥有公民权的公民可以在公民大会上直接就城邦公共政策进行发言和辩论。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广土众民,国家性的政治活动成为专业公务人士的职业,但是我们每个人也都身处社会具体的大小组织中,都需要在具体的技能工作之余,对所在组织的公共利益有明智的判断,甚至还需要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国家的公共性事务发表科学合理的建议,以此来平衡个人与整体、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仅有前两种教育还不是教育的全部,柏拉图提出还有第三种教育,这就是把人培养成为好人的教育。“培养好人”作为教育的目标是任何人都不会否认和拒绝的,这一目标与前两种教育的目标并不矛盾,只是在二者基础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什么样的人才是柏拉图定义的“好人”呢?在柏拉图以及古希腊人的眼中,“好人”意味着这个人有着卓越的德行,品行高尚;而要成为好人就必须热爱智慧,用理性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拥有良好的灵魂秩序。只有在第三种教育里,人才能真正活得好,成为“完善的人”,也就是获得幸福。

综上所述,柏拉图根据教育目标的不同区分了三种教育,这三种教育其实对应着三种生活方式:第一种是赚钱谋生,第二种是社会和公共生活,第三种是哲学生活。如果以柏拉图的眼光来审视当下的世界,我们会发现大部分人都忙碌在第一种生活样态中,即通过专业技能来谋取生存。这并不是说第一种教育不好,恰恰相反,专业技能对于生活来说是必需的。但同时我们还需要知道,生存并不是人生的全部。用柏拉图的话来说,人不仅需要活着,还要活得更好。谋生非常重要,但仅仅拥有谋生的技艺并不必然使人更有教养,更不必说活得幸福了。所以,教育不仅是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要让人知道什么才是值得追求的。我们每个人自从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就会被动地接受社会既有的价值观,并且会不自觉地遵循这些价值观,尽可能活得符合社会规范,但却很少反思:这些既有的价值规范真的是值得追求的吗?针对这一问题,柏拉图通过一个著名的比喻讲出了教育的本质,这就是洞穴寓言。

柏拉图在他著名的《理想国》第七卷开头讲了一个富有深意的洞穴寓言。 设想人类生活在地下的一个深深的洞穴中,每个人都被绑住了,身体不能动,连头也不能左右摆动,只能看到眼前的墙壁,当然人们并不知道自己身处洞穴之中。在这群人的背后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一堆火在燃烧,有人在矮墙的墙头摆弄着一些木偶,木偶的影子就投射到洞穴墙壁上。我们对这个场景应该并不陌生,无论是看皮影戏,还是今天坐在房间里看投影到墙上的幻灯片,基本都是同样的原理。唯一的区别是,我们知道皮影或投影是如何显现在幕布上的,而洞穴里被绑住的人从小到大看到的只是二维的黑色的形状。他们甚至并不知道这些变动的黑色的形状只是“影子”,所以会认为这些黑色形状就是真实世界。不仅如此,每当墙壁上出现三角形的形状,同时伴随一声“砰”的声音时,被绑住的人就会认为是那个三角形发出的声音。

柏拉图接着说,这时候被绑住的人里有一个突然被松绑了。想象一下,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这个人很可能首先会左右环顾,吃惊地发现这个世界上还有其他和自己一样的人存在。接着向后转,他会看到矮墙以及矮墙后面的火堆,还有矮墙上的各种木偶。这时候他就会突然意识到,自己从小到大看到的那些黑色形状只不过是这些木偶的影子,而木偶原本是立体的,经过火光映照投射到洞穴的墙壁上后就只剩下平面的形状。这些影子并不是木偶本身,也就不像木偶那般真实。

当这个人穿过矮墙和火堆,继续朝着洞口走去时会发现,离洞口越近,洞口处的光也越亮。终于他慢慢走出了洞穴,但迎接他的却是太阳光带来的巨大眩晕。站在洞穴外的他不敢抬头睁眼,只能让自己慢慢适应这个陌生的世界。他慢慢睁开眼睛,首先看到的是洞穴外面事物的影子,比如树的影子、动物的影子,以及各种事物在水里的倒影,然后他才会慢慢抬头去看这些事物本身。适应了这些之后,他在晚上可以试着凝视月亮和星光,最终到了白天也可以直视太阳。只有等到他看到太阳之后,他才知道,太阳才是一切光亮和万物的来源,而洞穴外的世界才是更加真实的世界。

洞穴寓言展示了多重世界。首先是洞穴墙壁上二维的黑色形状,这些形状实际上是木偶的影子;其次是产生那些影子的木偶,它们可能是树的形状或者马偶,虽然是三维立体的,但却并不是真的树或者马;最后才是洞穴外真实的世界,这个世界中也有倒影,但这些倒影是真实的事物的影子。在洞穴外可以看到真的树和马,并且洞穴外还有最重要的、让世界得以产生和运行的太阳。

看完这个洞穴寓言,我们会马上联想到很多电影情节,比如《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就是将这个比喻做了现代的翻版演绎。主人公的名字楚门(Truman,意为“真实的人”)本身就充满了反讽,实际上楚门就是那个被松绑了的洞穴人,剧情的线索就是楚门如何走出被人为设计的生活秀剧场,成为“真实的人”。回到柏拉图的这个洞穴寓言,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多种解释,从最直接的寓意来说,它是在讲人类的处境以及教育的本质。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洞穴人,生来就住在洞穴中,被各种既有的观念和经验塑造着自己的认知,指导着自己的行为。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经验生活,并运用不同的黑色形状和不同的声音建立起自己认为的真实的因果关系,进而为自己构建起一整套可以自洽的意义世界。但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每天所看到的影子和听到的声音实际上是被他人操纵的木偶投影及声音,我们甚至对木偶本身都一无所知,更不用说木偶所模仿的真实世界。

为什么说这个洞穴寓言是在讨论教育的本质呢?首先,教育是什么呢?教育并不是给被捆绑的洞穴人解释不同形状的影子意味着什么,影子和声音之间有什么关联,这些信息知道得再多也是徒劳,因为它们在根本上都是不真实的。在柏拉图看来,教育最重要的或者说教育的首要任务甚至都不是直接告诉洞穴人什么是真实,或者告诉他们洞穴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对于被捆绑的人来说,那些知识无异于天方夜谭。柏拉图说,当走出洞穴的人再次回到洞穴时,他告诉自己的同伴们墙壁上这些黑色的形状是怎么一回事,以及洞外世界是什么样子之后,同伴们都认为他上去了一次却瞎了眼睛回来,并认为上面根本不值得去。这个人如果还试图劝说他们往上走,那他的同伴甚至想把他杀死。

所以,教育并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哪怕是灌输在真实世界所获得的知识。教育的本质是要让被捆绑的洞穴人的灵魂从面朝墙壁转向面朝洞口,并一路艰难爬升,用自己的理性去一步步看清世界的真相。如果用一句话总结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对于教育本质的启发,那就是柏拉图所说的教育是灵魂转向的艺术。 Gnh9xMB23rZUHjyaNM76WYGDx80TsggmatSuqrVddCRhWEA5iN4IxKk5avfzxSO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