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在日常饮食中学会保养脾胃

我们经常说“病从口入”,实际上,很多病确实是吃出来的,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就今天而言,“病从口入”的含义和过去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了。之前说“病从口入”主要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低,卫生条件差,吃的东西不干净,结果就导致了一系列的肠道感染性疾病,比如寄生虫病、消化系统疾病等。但是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导致疾病的罪魁祸首已经从过去的饮食“不洁”转变成了饮食“不节”和吃得过于精细,长期高热量摄入,大鱼大肉等。因此,我们发现患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心脑血管病的患者越来越多。特别是一些事业有成的人,正值盛年就出现了冠心病、中风等疾病,而有的人没到50岁,就已经做了好几个支架,这些其实都和饮食有很大的关系。

关于“病从口入”的结论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发现了。《黄帝内经》中说道,“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其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这里的“大疔”指的就是化脓性皮肤感染,相当于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内热、中满”则相当于代谢综合征的痰湿体质,这些都是现代文明病,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基础。那为什么“数食甘美而多肥”就会导致各类疾病呢,这就要从脾胃说起了。

脾胃接受水谷及水液,通过本身的运化,将精微物质输送到全身,代谢产物被排出体外,是食物、水液代谢的中转站,这就好像是黄河、长江上的大坝水利枢纽,如果它的功能正常,那么就能够合理运用水资源;如果它出现问题,那么水资源就会泛滥成灾。人体当中的水湿积聚为痰,痰湿潴留体内就会形成高血脂、高尿酸、高血糖、肥胖,时间一长,就会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

我们了解了脾胃的“工作原理”,就不难理解“大部分病是吃出来”的这句话的含义了。那么,在日常饮食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调养脾胃呢?我在这里强调以下几点:

首先要减轻脾胃的负担,饮食千万不要过饱。古语云“少食增寿”“若要安,自带三分饥和寒”。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活到100多岁,而他的长寿秘诀就是“腹中食少,心中事少”。

其次就是饮食要有规律,按时吃饭,不能饥饱无常,这也是保养脾胃的重要方面。

另外我们还必须要注意均衡饮食,过去有句话叫“胃以喜为补”,就是喜欢吃什么表明你的身体需要什么,比如你这段时间非常喜欢吃辣的,那么可能就是你的身体机能需求。不过,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我们还要加上“即使想吃也要适可而止”。因为中医认为,五脏各有所喜,五味分入五脏,某一种食物长期过量,自然就会导致所入脏腑的功能损伤,从而导致疾病。

除此之外,我们还必须要注意清淡饮食。通过调查发现,某些癌症的高发区与当地居民的水土和不良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肥胖的人,往往都是饮食过盛、活动量小、油腻食物的堆积造成的。饮食过咸则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现在常见的代谢综合征病人,大多数情况都是饮酒过量、营养过剩造成的,所以,饮食一定要有节制,喜欢吃的也不要多吃,更应该避免过多的“膏粱厚味”。

当然,调养脾胃靠节食是远远不够,尤其是我们到了中年以后,脾胃的运化功能逐渐减弱,更应该注重调补脾胃。

(1)可以经常食用一些健脾祛湿的食品,比如薏米、小豆、山药熬粥。(2)经常喝茶,可以将荷叶、炒麦芽、山楂泡茶饮用。

(3)还可自我按摩一些健脾的穴位,比如每天晚上按摩足三里。足三里的穴位于膝关节犊鼻穴下三寸,这个犊鼻穴,指的是膝关节下方有两个窝,像两个牛鼻孔,犊鼻穴下三寸,胫骨旁开一寸(一寸就相当于你的大拇指横宽),这里就是足三里。按摩穴位一般以手指或指关节点压、按揉,以有酸、麻、胀的感觉为度。每次3分钟左右,每天上午9时为宜。我们也可以使用艾条,每天灸这个穴位,古人常言道:“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说的就是长期艾灸足三里,能够有效调理脾胃,保证身体健康。 7zuHQDnxYTvGBgIyBBp4d6rAeMLc/WaqwbzEjeDlwVWE8orgo6QfHCa6XbkyGC8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