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白遮九丑”的说法,特别是女人,大都追求白皙的皮肤,甚至忽略该拥有的红润气色。
可是女人爱美,仅仅拥有白皙的皮肤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经常能看到身边有一部分女性,虽然天生皮肤白皙,可就是不能让人联想到“美”这个字,而是被人们说成“面无血色”“面色苍白”“面色无华”。因此,女人的皮肤不仅要白,还要白得健康,白得有光,白得有血色,这样才能被称之为“美丽的女人”。
其实,女性面色苍白,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体内寒气太盛、阳气虚。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一下。
当人体寒气盛时,阳气就会不足,即中医上提到的阳虚。阳气不足,其推动、温煦、蒸腾、生发的功能就会不足,无法推动体内的血液流动,那么血液就不能运行至全身,营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肌肉皮毛。这样,就会表现出面色无光,倦怠无力,少气懒言,形寒肢冷等症状。治疗时应当温补阳气着手,选择中药方右归饮。
右归饮源自《景岳全书》,其组方为:熟地黄18克,淮山药、枸杞子,杜仲各12克,制附片(先煎)9克,山萸肉6克,炙甘草,肉桂各5克。用水煎服。此方之中的附子、肉桂能温肾助阳;熟地黄、山萸肉、枸杞子、杜仲,淮山药有滋阴补肾之功。将上述药材搭配在一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对阳衰阴盛、腰痛、早泄、阳痿、遗尿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寒气太盛,会伤及脾胃,脾胃生化不足,就会导致血虚。表现出面色淡白,形体消瘦,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发麻等。治疗时应当从补血着手,中药方宜选泽四物汤。
四物汤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有养血活血的作用,被誉为“妇科第一方”,是补血方剂之首。四物汤的组方:熟地黄、白芍各12克,当归10克,川芎8克,水煎服。四物汤有非常好的补血活血、调经作用,是保护女人的救星。
从中医的角度上说,寒主收引,寒气入体,则经脉凝滞,进而影响气血运行,导致阴寒内盛,出现面色苍白,腹痛强烈,恶寒喜暖,口淡不渴,尿清便溏等症状。阴寒内盛而致的面色发白,治疗时应当从温中散寒着手,选择中药方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的组方:炮附子6克,炮干姜、炒山术、人参、炙甘草各7.5克,水煎服,空腹温服。有温中祛寒,健脾止泻之功,能治疗脾胃虚寒,饮食不化,四肢厥冷,肠鸣腹痛,泻下清稀,或夹有不消化饮食等症。
由此可见,面色发白、无华的根源就在于体内寒气太盛。体内有寒气,血、气不能正常运行,肌肤不能被滋养,面容无光、无血色。长时间得不到改善,就会促进衰老。
年轻的女性没有不爱美的,喜欢追潮流、赶时髦,很多女性在看到影视明星的穿着之后不禁想要去效仿:欧美女星身着露脐装、露背装;日韩女星上面穿着大衣,下面穿着袜子,中间却露着膝盖。虽然以这样的装束出门的确很“吸睛”,可身体却在一点点承受着寒邪的侵袭。其实明星不一定每天都是这么穿的,她们大多数很注重保养,工作之余她们也会穿得暖暖的。
随着人们饮食、穿着的“偏寒化”,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体寒”的行列。冬季穿丝袜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女人们在享受美丽的同时瑟缩着。一味地忽视自己出现的体寒现象,身体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比如肥胖、宫寒等。可能你怎么也没想到,少穿几件衣服虽然显瘦了,脂肪却在帮你“增衣”。
女性的生殖系统很怕冷,一旦我们的身体出现了寒冷的现象,生殖系统就会通过聚积更多的脂肪来保持体温,于是我们的小腹便长出很多肥肉来,小腹下坠也就不足为奇了。
此外,身体在寒冷的刺激下会分泌一种叫做甲状腺素的激素,这种激素的分泌量增加会加快我们身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过程,也就更容易出现饥饿感。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选择通过食物来增加饱腹感和身体的温度。
(1)水肿显得肥胖:身体处于寒冷状态时易出现水肿,人体无法及时排泄出去的水分潴留于体内,表现出小腹突出、腿部水肿;如果身体处在温暖的状态,让肾脏暖和一些,排尿就会更顺畅些,水肿现象也就消失了。
(2)便秘诱发肥胖:便秘的出现和肠道内温度过低有很大关系,因为肠道温度过低会影响肠蠕动功能,便秘的时间久了,身体中的代谢废物、毒素无法顺利被代谢出去,就会诱发肥胖。
(1)上身保暖很重要:部分女性认为既然要做好腿部保暖,那就穿上长款的衣衫遮住粗腿,上身少穿些吧。岂不知,上身受寒同样会威胁身体健康。如果我们的上半身穿的衣服比较少,肺部就很容易受到外邪的侵袭,各种和呼吸系统有关的疾病就会接踵而来。此外,腹部经常感觉不到温暖,脂肪就会越来越多,进而出现小腹下坠。
(2)丝袜虽美不保暖:丝袜从脚到腰都能束缚得到,性感而不暴露,很多人喜欢用丝袜代替保暖裤,以展示出自己的美感:爱美不是不可以,穿丝袜也不是不行,可前提是在适合的温度下、不能冻到自己。夏季时可以穿丝袜,其他季节就不能直接穿丝袜了,否则寒风袭来,直袭下半身,腿脚、腰寒了,身体的其他部位也会跟着变寒,进而生出多余的脂肪来为你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