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系统,即情绪脑,也对幸福感发挥着重要影响,它能分清渴望与喜欢。想象一下人们在玩游戏机时,一连几个小时反复地投硬币、拉动手柄。多数人看起来既疲倦又无聊,赢的时候也几乎不笑。这就是强迫性坚持的一个例子,没有多少愉悦感。他们的大脑渴望做他们正在做的事情,但没有迹象表明他们是真的喜欢。渴望和喜欢对幸福感来说都很重要,但它们在大脑中是分开的。这就是为何我们能够渴望我们所不喜欢的东西。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喜欢在母亲家度过假期。她的厨艺极好,即使现在89岁高龄了,她依然会花费很多精力来让家人度过特别的假日时光。我渴望吃她做的香肠比萨、黄油米饭、滴着蜂蜜的叙利亚面包和其他不健康的食物。然而,我不喜欢它们带给我的感觉(过度饱腹、厌恶自己、不开心),也不喜欢它们对身体产生的影响,因为我在努力保持健康的体重,以便让自己有充沛的精力尽可能长久地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渐渐地,我发现,去母亲家前一小时先吃点健康的食物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并且我可以只吃一小块我想吃的母亲做的食物,而不会不加抑制地吃下更多去损害我的幸福感或健康。我学会了平衡大脑中的渴望系统与喜欢系统。
渴望是期待在未来获得奖励。 比如渴望一块布朗尼蛋糕、一支香烟。渴望依赖与潜能有关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我们将会在后面详细讲述。大脑中的“渴望系统”庞大、稳固、功能强大,这就是为何你需要一个健康的前额叶来控制它。
喜欢是“完成的快感”。 大脑中的“喜欢”系统相对小得多,也更脆弱,通过5-羟色胺和内啡肽传递你正在做的事情所带来的愉悦感。成瘾物质会带来即时的快感,并占用渴望系统的神经回路,这意味着,一不小心,成瘾物质确实能“劫持”你的大脑和生命。
渴望和喜欢之间的主要区别与大脑的运作方式有关,要看它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
将信息处理分成两个系统:系统1是无意识或不由自主的;系统2是有意识的。
3
喜欢是有意识的,这意味着你能察觉到它。渴望通常是无意识的,这意味着你的欲望是自动产生的,常常是在不经意间。系统1完成我们大脑中的大部分工作,自动技能、直觉和做梦都是无意识加工的例子。多达95%的认知活动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
你必须先喜欢某样东西,然后渴望系统才会开始运作。心理学家称之为“唤醒模板”(arousal template),是指初次触发幸福感或愉悦感的一整套思想、形象、行为和感觉的输入信息。这能解释为何用糖果或电子设备安抚孩子是糟糕的策略。这会使他们之后对食物或小设备上瘾。喜欢越强烈,在以后的生活中你就越会受其影响,这就是许多人永远无法忘怀初恋的原因。当初次激增的与爱情有关的化学物质催产素和多巴胺刺激伏隔核时,这种刺激会在大脑的愉快中枢留下持久的印记。任何能让你想起初恋的东西都能再次触发同一化学物质的激增。
就在我撰写本书并学习更多关于大脑系统与幸福感的知识时,我决定看看是否确实能从我们在亚蒙诊所做的脑成像工作中找到幸福的依据。我们诊所有344名患者,年龄范围为9~89岁,他们填写了由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迈克尔·阿盖尔(Michael Argyle)博士和彼得·希尔斯(Peter Hills)博士编制的著名的《牛津幸福感问卷》。
这份问卷是我在网络上发起的“30天幸福挑战”活动的一部分,答卷人须用1~6分来表示他们在多大程度上同意或不同意针对29个问题的陈述,其中1是完全不同意;2是部分不同意;3是少数不同意;4是少数赞同;5是部分赞同;6是完全赞同。
这些问题中有些是肯定陈述句,有些是否定陈述句。下面是肯定陈述句的例子:
我觉得人生很有意义。
我经常笑。
我经常感到高兴和兴奋。
以下是否定陈述句的例子:
我对未来并不十分乐观。
我不认为我看起来有吸引力。
我的生活没有什么意义和目的。
完成问卷后,答卷人计算自己的分数。 4 1~2分表示你不快乐,你可能把自己及自己的处境想得比实际情况更糟;2~3分表示你有点不快乐;3~4分表示你并没有特别快乐或特别不快乐;4~5分表示你相当快乐;5~6分表示你非常快乐;6分表示你快乐过头了。
幸福感得分特别低的人可能把自己的生活想得比实际情况更糟。得满分的人则快乐得过头了,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可能进一步成长,他们的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太过快乐会减少健康的焦虑感,降低决策能力。
我们的研究团队将幸福感得分排在末尾50名的患者(得分1.03~2.72)与幸福感得分前50名的患者(得分4.38~5.76)做了对比。接着,我们的统计学家、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戴维·基特(David Keator)博士,又对所有被试的幸福感得分进行了一组相关分析,得出的结果很有趣。
高幸福值组的被试的大脑SPECT影像显示,整个大脑的活跃度增强,血流量增加(见图1-3),这意味着大脑越健康,你越可能感到幸福。我们还发现,这组被试的SPECT影像中眶额皮质以及边缘系统的基底神经节和伏隔核都显示活跃度增强,血流量增加。
图1-3 高幸福值组的大脑活跃度增强
注:高幸福值组被试的大脑血流量,尤其是前额叶血流量增加。
在低幸福值组,被试的大脑SPECT影像显示前扣带回(我将其视为大脑的“换挡杆”)活跃度增强(见图1-4),这意味着这些人更容易陷入消极思维。
图1-4 低幸福值组的前扣带回活跃度增强
注:箭头指示低幸福值组被试的前扣带回活跃度增强。
据基特博士所说,我们的研究中最有趣的发现是关于奖励回路或愉悦回路的,这些回路由腹侧被盖区、伏隔核和眶额皮质组成。这些回路与微笑、大笑、愉悦感和幸福感有关。 5 这些区域的高活跃度与较高的幸福感得分一致。
我们既已在大脑中找寻到了幸福感的依据,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深入探讨大脑类型的神经科学原理,这些大脑类型决定什么能让你格外快乐。
我的大脑让我觉得为某些事操心是有趣或有意义的。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拥有这种大脑。
——配音演员玛丽亚·班福德(Maria Bamford)
你为何做你所做之事?
别人为何做他们所做之事?
什么能使你快乐?
什么能给你所爱之人带来快乐?
要回答这些核心问题,关键是要了解你的大脑,尤其是你的大脑类型,以及别人的大脑类型。
历史上出现过多种性格的分类方式。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医师希波克拉底曾提出基于4种体液的气质学说,他解释,人的4种基本气质是由于血液、黄胆汁、黑胆汁、黏液这4种体液过多或不足而引起的。多血质气质类型的人,其特征表现为外向、好交际、勇于冒险;黏液质气质类型的人,其特征表现为镇定、安静、随和;胆汁质气质类型的人,其特征表现为控制欲强、坚决、果断、目标导向;忧郁质气质类型的人,其特征表现为深思熟虑、矜持寡言、内向、抑郁、焦虑。
上大学我修第一门心理学课“气质与个性”时,写过一篇将漫画《花生》( Peanuts )中的人物与希波克拉底提出的气质类型进行对比的论文。因为我从小就是查尔斯·舒尔茨(Charles Schulz)所创作的连环漫画《花生》的超级粉丝。作为一名年轻的陆军士兵驻扎在德国时,我甚至在床上铺了史努比图案的床单。在我看来,漫画中的史努比显然属于多血质,施罗德属于黏液质,露西属于胆汁质,查理·布朗属于忧郁质。从写完那篇论文之后,我就沉迷于研究如何科学地对个性进行分类。
现如今,可用的个性测试有很多,比如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测试(MBTI),这项测试基于4组行为维度,即外向 vs 内向、实感vs直觉、理智vs情感、判断vs感知,它将人的性格分为16种类型。再比如DISC个性测评,这项测评通常应用在商业领域,它基于4种人格类型将人划分为支配型、影响型、稳健型和谨慎型。还有大五人格量表,这项问卷考察人格的5个基本维度,分别是外向性、宜人性、开放性、尽责性和神经质性。
学校、企业和治疗师使用这些测试更好地了解学生、员工和患者。一些个性评估带给人一种独特感和归属感。然而,这些测试尽管被广泛使用,其实是缺乏神经科学原理作为基础的。在这些评估工具中,大多数神经科学家都认可大五人格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