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了区分“语言”和“言语”的学说。“区分说”为世界语言学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成就了“现代语言学”这一全新的研究流派。“区分说”不仅为“现代语言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为修辞学的言语行为视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科学的基石,使现代修辞学研究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索绪尔认为语言学是一门科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语言学必须有它确定的研究对象,因此必须首先从人类语言活动中区分出什么是语言、什么是言语。
索绪尔认为人类所从事的各种各样的语言活动是“言语行为”,它包括人类全部的语言表现形式(口头的、书面的)。言语活动存在两个条件,一是个人的言语机能,另一是社会创造的符号系统。这个符号系统就是我们所称的语言。而对这个符号进行运用及运用的结果就是言语。所以人类的言语行为包含两个部分,即语言和言语。
索绪尔认为语言与言语是两个不同的范畴,语言的本质是社会的,离开个人而独立存在。语言是一种存在于社会“集体智慧”之中的符号体系。言语是个人现象,是个人说的话语的组合,言语具有个别性。索绪尔在区分语言和言语的同时,也承认语言和言语之间有密切关系。然而他却又极力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分开并对立起来。
因此,索绪尔的“区分说”的实质是认为只有“语言”才是语言学唯一的合适的研究对象,从而排斥对“言语”的研究。但结果正相反,索绪尔“语言”与“言语”的区分,为语言学研究开辟出了一大片新的研究“绿洲”,证明人们做够了“语言”文章后,继而对“言语”的关注日趋扩大与深入。
索绪尔的“区分说”震荡了20世纪整个语言学界。一百多年来人们对这一对概念以及所带来的相关问题投入了较大的关注与热情。20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我国语言学界曾对此进行过热烈的讨论,但结果则是人们依然对这对概念的使用,尤其是对“言语”的理解与“所指”存在不同看法。新世纪初(2002年),武汉大学中文系发起举行了“言语和言语科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再一次对“言语”的诸多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释。
范晓先生在《关于语言、言语及其相关问题的思考》中提出:讨论“言语问题”并非名实之争,它“涉及语言学科中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涉及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涉及言语科学的建设问题”。今天,我们试图从言语行为视觉来探讨修辞学,很有必要先弄清楚“言语”的内涵及涉及的范围。
范晓先生指出,在我国语言学界对言语的解释看法一直不同,历史上曾经存在四种主要意见:(1)用语言手段表现一定思想的表达形式,即言语作品的形式;并认为语言和言语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2)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的表达形式的总和;(3)言语活动和言语产物的统一体;(4)言语活动的产物,即说出来的“话”。
范晓先生所指的“言语”应该是“言语行为”本身。实际就是运用语言的动态形式,包含三种:口说形式、书写形式、体示形式。范先生所谈的言语不包括“言语作品”,它将“言语作品”称为“话语”,而分离在“言语行为”之外。
萧国政先生对“言语”的解释非常详细,他从三个角度若干层面分析了“言语”这一“能指”。萧国政先生所解释的“言语”也就是“讲话行为”,“讲话”所产生的“成品”,以及根据“语言”不同层面的规则所举出的语例。
综观上述对“言语”的解说,笔者赞同将言语解释为“讲话动作”与由这一动作所形成的“文本”。
基于索绪尔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启示,从学者们的讨论总结中我们可以看出,“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的基本表现是:
语言是一种社会产品,是一套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系统,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一种存在于集体中的共性体。
言语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对语言的使用,言语是个人说话及说话的结果,它是一种个性存在体。
“语言”产生于“言语”之中,语言符号必须从“言语现象”中总结归纳而出,没有“言语”就不可能有“语言”;同时,“言语”又是使用“语言”的结果,只要进行言语活动,必然要涉及语言符号体系的运用。
1.语言是言语的产物
这是人们言语中的正常表述,基于它们的存在,语言的词汇中就能够找到“同义词”这样的集合,如果没有这种言语现象,就不可能有相应的语言规则。
2.语言体系又是言语活动的基础
因为在言语活动中,无论是建构话语还是理解话语,都必须涉及共同的语音标准、词汇标准、语法标准。交际中话语是无限的,人的每一次交际过程都可能产生新的话语,但交际者能够彼此正确理解对方的话语,正是因为交际双方了解词语的形式和意义;同时也理解语法规则,他们根据语法规则用词造句、创造话语,也根据语法规则领会话语的含义。如果在交际中不使用正常的语言符号,就不可能结构成合格的言语作品。
可见如果在言语中不使用规定的语言符号,也就无法完成言语行为。所以“言语”生成“语言”,“语言”制约着“言语”。没有言语也就没有语言,没有语言,言语也无法进行,无法让人理解。
“语言”和“言语”在运用的过程中、在发展的过程中常常相互补充。在言语活动中会经常产生新的言语现象,这些新的言语现象经过时间检验,可能成为新的语言规则随时补充到语言体系中,使语言体系处于不断地建构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而新规则的使用更会带来新的言语效果,从而更好地为言语交际服务。
这就是言语对语言的“补充”。将专业术语引用到普通领域,成了一种“词义”扩大的途径。可见“休闲”新义项的建立,首先是在言语中尝试,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这一义项被认可,从而进入语言体系,成为一个被确定的义项。语言对“泛用”结果的接纳,导致人们热衷于对语言符号大胆创新,现实生活中就出现了大量的“专词泛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