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水浒传》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杰出代表,然而水浒故事的传播并不仅仅限于小说形式,像戏曲、图像等非文字媒介形式更是极大地促成了水浒故事的广泛传播。其中水浒戏既是水浒故事流变的一种重要媒介形式,更是水浒故事传播的重要推动方式,亦是我国传统戏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水浒戏,就是指以水浒题材、水浒人物为中心的戏曲创作,自宋元 时期已有相关剧目出现,延续至当下仍不断有新的剧作乃至剧种出现,足可见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大的文化传承功能。以往学界普遍认为水浒戏与小说《水浒传》之间是简单的前后关系,即小说产生之间的水浒戏是小说文本的主要来源,而小说产生之后的水浒戏是来源于小说文本。此种观点忽视了水浒戏本身的独立性与自足性,对于某些戏曲文本的主旨解释失于偏颇。在中国古代,戏曲与小说同为通俗文学的优秀代表,它们之间既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又有相互交融、相互借鉴的密切联系,然而由于我国古代教育形式的单一和普及面的狭窄,在某些方面,水浒戏的民间影响力还稍胜于文字形式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水浒戏亦更能体现水浒故事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精神体现。

在我国提倡文化自信、倡导传统文化的背景下,传统戏曲文本、演出的研究方兴未艾,水浒戏的研究与整理亦渐成为水浒研究的某一方面热点。而水浒戏与小说《水浒传》之间绝非简单的模拟与前后借鉴关系,而是一种异常复杂的“互文”关系,以跨文本角度展开对水浒戏的系统研究十分必要。“跨文本”建于“互文性”理论基础之上,此理论历经巴赫金孕育,由克里斯蒂娃提出,再经巴特、德里达、热奈特等结构主义及后结构主义理论大师的发扬光大,逐渐成为一个庞大的文艺理论体系,其基本内涵是任何一个单独的文本既是自足的,又是其他文本的镜像。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互相参照、相互指涉、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结构。而我国古代文论话语中的“拟史”“拟诗”“如画”等术语与此甚为相似。

水浒戏产生自宋元,明代起即有人展开对水浒戏的评论与研究,涉及范畴有题材、结构、曲白、音律、人物形象等方面,但多为蜻蜓点水式的评论。如祁彪佳在《远山堂曲品》中评李开先的《宝剑记》:

此公不识炼局之法,故重复处颇多。以林冲为谏诤,而后高俅设白虎堂之计,末方出俅子谋冲妻一段,殊费周折。李自负在康对山、王渼陂之上,问王元美曰:“此记何如琵琶?”王曰:“公辞之美,不必言。第令吴中教师十人唱过,随腔字字改妥,乃可尔。”

祁彪佳此评论涉及情节(炼局)、音律,并与《琵琶记》作为对照,从一定程度上亦体现出当时《宝剑记》影响之大。此外还有一些评论中仿照诗词品评进行戏曲分类,将某些“水浒戏”归诸“能品”“具品”“雅品”“逸品”等,标准不统一,带有一定的随意性。近现代以来,关于水浒戏的研究多以剧目著录为主,亦涉及水浒戏与《水浒传》关系的探讨,并创造出许多新式水浒戏,据不完全统计,民国期间新创水浒戏有近 20 种,如欧阳予倩的《潘金莲》、田汉的《林冲》、黄鹤的《潘巧云》等,与程善之的《残水浒》等小说水浒续作相映成趣,对水浒故事和人物的解读呈现出诸多崭新的现代因素。

1949 年以后,水浒戏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文献整理,傅惜华先生整理的《水浒戏曲集》两册,收集整理元、明、清三代各类水浒戏 21 种,并对每个剧本之作者、著录书目、版本都做了详尽的考证,为水浒戏研究之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可谓居功甚伟。《古本戏曲丛刊》亦对部分水浒戏影印出版,对于文献的保存与传播起到极好的推动作用。1989 年王晓家先生出版的《水浒戏考论》收录自宋元至 1986 年水浒戏 290 余种 ,虽多已佚失,仅可见著录,在文献收集方面可说集前此研究之大成,只是在选择和界定水浒戏时有所重复。另有《全元戏曲》《元人杂剧选》《中国戏曲选》《清代杂剧选》等戏曲选集中亦多有水浒戏的收录,并多经整理,比较适合现代人阅读和研究。2016 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清代宫廷大戏丛刊初编”,其中收录点校的《忠义璇图》,虽属宫廷戏,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当时官方色彩,但作为水浒戏的集大成者,毕竟汲取了不少元明水浒戏的精华,且是现存唯一一部演绎整个水浒故事的戏曲作品,对于水浒戏的研究和传播大有裨益。

二是水浒戏研究方面,各版本的文学史著作中大多提及水浒戏,将水浒戏作为元曲的杰出代表多有褒扬。刘靖之的《元人水浒杂剧研究》对元代 10 本水浒杂剧做了全面论述,我国台湾学者谢碧霞所著《水浒戏曲二十种研究》对多部现存水浒戏的内容、结构、主题、角色、音律均进行了全面的勾勒,可惜并未对戏曲与小说、戏曲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另有多篇论文表现出水浒戏剧研究在各个领域的开拓,既有人物形象的论述,亦有艺术特色的探讨,更有主题思想的争鸣,足见水浒戏研究的盛况,水浒戏的研究正日渐成为古典戏曲研究中的显学。

综观当下水浒戏研究,繁华的背后是资料整理的尚不全面,傅惜华先生整理的《水浒戏曲集》虽将大部分元、明、清三代的“水浒戏”聚于一处,但至少像《宣和谱》《翠屏山》以及近、现代“水浒戏”等未曾收录。另《古本戏曲丛刊》虽影印有多种水浒戏,但因发行量有限,且未加校点,不单对研究者有一定的限制,更是造成普通读者的阅读和接受的重重障碍。此外,明清之际尚有多种残缺本未加整理而散存于各地图书馆之中,尤其是民国水浒戏一方面是对于《水浒传》接受的一种反映,另一方面亦是新旧戏曲形式变更的良好例证,虽多有著录,但整理、收集极为有限,亟待加以汇辑整理。

清代水浒戏曲的创作既有戏曲形式方面的创新,又有水浒故事新的主题阐释倾向的影响,尤其是清初的几种水浒戏更是呈现出一种“反水浒” 的倾向。本书拟通过对《宣和谱》《虎囊弹》《忠义璇图》 三种清代水浒戏的考论,抛砖引玉,希望对《水浒传》和水浒戏的传播、衍化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以附录的形式将《宣和谱》和残第一本《忠义璇图》 点校整理,以便于进一步的阅读和研究。 wnyDWbRPDYkBYnbjDqyboAAxagFLlPLM3NKkr+p4+Bazqj1Wq2fErvynkUOBhDa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