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宣和谱》的创作时间与作者

《宣和谱》现存版本有三,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一为清初刻本,正名为《存庐新编宣和谱传奇》,内页简称《宣和谱》,署名为“古吴介石逸叟撰,门下小冯君五云校”,封面、引首和楔子缺,第二十八出“寿圆”有部分残缺,上海图书馆亦藏有此刻本,《古本戏曲丛刊》五集据此影印;二为清初金阊载道堂刻本,曾为吴梅藏书,封面正名为《传奇翻水浒记》,小字题名《宣和谱定本》,署名为“介石逸叟新编”,有引首和楔子,目录处作《宣和谱》并小字注“俗名翻水浒”,缺整个第二十八出;三为民国钞本一册,用硬笔抄写而成,正文题目作《存庐新编宣和谱传奇》,曾为郑振铎藏书,经对勘可知此本为钞清初刻本而成。二种清初刻本除正题稍有差别外,刊刻版式、字体完全一致,每页均为九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单边,均为上下两卷共二十八出,每出有二字标题,较为工整,二版本当是用同一印板先后印刷的。 《曲海目》《重订曲海总目》《藤花亭曲话》《今乐考证》等均著录此剧。该剧刊刻时间大约为清初,著录者多只记作者为“古吴介石逸叟”,至于其姓名、字号、生平均无有记载。

一、清初的创作时间考

《宣和谱》最早的著录见于清黄文旸的《曲海目》。《曲海目》可惜未曾留传下来,只有《曲海目》及其序因被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转载而得以保存,李斗曾就《曲海目》的撰写背景做了以下记载:

乾隆丁酉,巡盐御史伊龄阿奉旨于扬州设局修改曲剧。历经图思阿并伊公两任,凡四年事竣。总校黄文旸、李经,分校凌廷堪、程枚、陈治、荆汝为,委员淮北分司张辅、经历查建珮、板浦场大使汤惟镜。

由此可知修改曲剧一事始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且为奉旨而为。黄文旸因任总校,得以详阅各曲本并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竣工之际著成《曲海目》二十卷,其序曰:

乾隆辛丑间,奉旨修改古今词曲。事竣,追忆其盛,拟将古今作者各撮其关目大概,勒成一书。即成,为总目一卷,以记其人之姓氏。然作是事者多自隐其名,而妄作者又多伪托名流以欺世。且其时代先后,尤难考核,即此总目之成,已非易事矣。

正如黄文旸所言,因我国古代小说戏曲地位远不如诗词之正宗,其作者往往自隐其名,亦多有伪托名家者,像吉衣道人、雪龛道人、他山老人、介石逸叟等署名在当时即令人无人查起,更遑论其时代之先后了。清代乾隆年间国家相对安定,在重视思想控制的同时亦十分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如乾隆八年(1743)谕令修《秘殿珠琳》《石渠宝笈》以整理宫中所藏绘画,九年(1744)谕令修《天禄琳琅》以整理宋元明善本书目,十二年(1747)谕令修《续文献通考》以汇辑各类文献,三十七年(1772)诏开四库馆以收罗天下遗书,四十年(1775)令四库馆臣“务须详慎抉择,使群言悉归雅正”,四十一年(1776)命四库全书馆详核违禁各书并分别销毁,四十七(1782)年第一部《四库全书》缮写完成。修改曲词一事恰逢四库详核违禁书目之时,黄文旸等人的主要任务恐怕正是删改违禁曲词。另外黄文旸他们整理修改后的戏曲必当会送呈御览,这跟诸多宫廷大戏的编纂以及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大徽班进京在时间上大体相近。《曲海目》的编写当亦有上奏御览之意,只是此书仅有“序目”因被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五转载而得以保存,后人董康参考《乐府考略》整理而成《曲海总目提要》,之所以取此名,正是为“不没文阳(黄文旸)搜集之盛心也” ,同时缘于将《乐府考略》视为《曲海目》之残本的原因。

按《曲海目》首分杂剧、传奇,后大致按作者年代注明戏曲作品与创作者,无名可考者附于后面。按“《宣和谱》介石逸叟作”置于“国朝传奇”条目下,排于其前兼且年代大致可考者有:吴伟业(1609—1672)、袁令昭(1592 ?—1674)、洪昉思(1645—1704)、尤侗(1618—1704)等,排于其后者朱龙田约 1692 年前后在世 ,就此大致可定介石逸叟活动区间约在顺治、康熙间(1644—1722),另金阊载道堂是清初刻书机构,《宣和谱》亦当刊于此一区间之内。另《宣和谱》中救护宋江的“九天星主”有避讳“九天玄女”之意,而“玄”之讳当于康熙年间或之后,结合以上两点,可知此剧刊刻当在康熙年间。

郑振铎先生《西谛书话》亦将《宣和谱》定为康熙间刊本,并将之归为“水浒戏”:

以《水浒传》为题材之杂剧,元明二代最多。高文秀至有“黑旋风专家”之称。明传奇则有沈璟《义侠记》,许自昌《水浒记》,沈自晋《翠屏山》等,至今传唱不衰。但诸作皆同情于水浒英雄,惟《宣和谱》作翻案笔墨(又名《翻水浒》),以王进、栾廷玉、扈成等剿平水浒诸寇为结束。殆受金圣叹腰斩水浒传之影响,并又为俞仲华荡寇志作前驱。

明传奇中《义侠记》叙武松事迹,《水浒记》叙宋江事迹,《翠屏山》叙石秀、杨雄事迹,有诸多借鉴小说《水浒传》之处,其主旨表达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崇扬水浒态度,郑振铎先生将此类剧作视为同情水浒英雄者,亦为确当。只是在介绍《宣和谱》时称以“剿平水浒诸寇为结束”则有失偏颇,此剧虽有别名为“翻水浒”,却只是以王进等人的“忠、孝、节、义”反衬宋江、王英等人的假忠假义、不孝不节,最终结局仍是梁山诸人全伙接受招安,只是水浒诸人不再是剧中主角,且是在战败的情况下被动接受的招安,与稍后的小说《荡寇志》相比对梁山态度还算是比较怀柔的。《宣和谱》一剧中并未让梁山诸人真正地走向灭亡,应该是介石逸叟参考了正史中宋江因“副贼”被擒而降于张叔夜的记载。戏曲最后一出以宋江等人与王进等共庆王进老母九十大寿为团圆结局,梁山诸人自始至终并未有一人被剿杀,郑振铎先生所谓“剿平”一言并不确当。

庄一拂先生在《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中提及《宣和谱》:

《今乐考证》著录,康熙间刊本。《曲考》《曲海目》《曲录》并见著录。一名《翻水浒》,作《水浒》翻案笔墨,以王进、栾廷玉、扈成等剿平水泊为结束,亦为俞仲华《荡寇志》作前驱。

庄先生亦指出了《宣和谱》与《荡寇志》之间的情节承续关系,只是与郑振铎先生相似,均未指明戏曲与小说在“剿平”上的差异,对未曾翻阅《宣和谱》的读者而言,往往会造成一种的误导。

虽有崇祯末年的禁令,然明末清初却是小说《水浒传》传播的鼎盛时期,另外《义侠记》《水浒记》在当时亦甚为流行 。介石逸叟的创作虽立意为“翻水浒”,然曲词乃至人物、情节对《义侠记》《水浒记》的摹拟又比比皆是,体现了清初“水浒戏”欲求创新却创新不足的特点,但对水浒人物的态度则与明代戏曲差异明显。

二、《宣和谱》的作者

1.号存庐一说

齐森华等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中介绍“介石逸叟”为:“清初人,号存庐,江苏苏州人。姓名、生平不详,作有《宣和谱》传奇一种。” 因其姓名、生平均无载,此说“号存庐”当由《存庐新编宣和谱传奇》题名而来,将名号置于作品之前者颇为常见,像《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钟伯敬先生评忠义水浒传》等,此论可备一说。如在清初就有马寿谷(1662—1722),号存庐,浙江嘉兴人,康熙二十一年进士,著有《鸳鸯湖竹枝词》二十一首,曾与朱彝尊《鸳鸯湖棹歌》合刊,未有曾创作戏曲的记载。

另嘉庆年间乍浦钱洪曾建堂名为“爱存庐”,内有楼亭台榭,为地方名园。康有为亦曾为自己所居豪宅取名“游存庐”。就此来看“存庐”除可做号解释外,也有可能为所居之堂、所处之斋名,亦有可能为刻书机构之名,毕竟明清之际亦多有此类现象,像容与堂、贯华堂、唱经堂等。在未有证据之前将“存庐”是否为作者的“号”还是应该存疑的。

根据“古吴”将作者定为江苏苏州人或有不妥之处,因为从文化地域而言,古楚、古吴、古蜀、古越、齐鲁、燕赵、秦晋、中原等自春秋时便为华夏古文化的几大代表,至少扬州、杭州、南京、苏州都曾为“古吴”的文化中心,包括江苏大部、浙江北部,也包括皖南东部地区均可称“古吴”,这并不仅仅是后来的行政区划所能包括的。另《水经注》的吴郡、吴兴、吴会为三吴,《通典》《元和郡县志》的吴郡、吴兴、丹阳为三吴,宋税安礼《历代地理指掌图》以苏、常、湖三州为三吴,明周祁《名义考》以苏州为东吴、润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可知“古吴”的范围要远远大于苏州。“金阊载道堂”为清初苏州地区书坊,可知此书曾在苏州地区刊印,但如根据出版地来定撰者籍贯,恐怕证据亦有所不足。只是此书确曾创作并传播于“古吴”区域则是确凿无疑的。

2.介石逸叟

撰者署名应该是名或字、号,从里面的“叟”字来看,作者创作《宣和谱》时年岁应该已经不小,至少应在 40 岁往上才有可能自称为“叟”,再结合《宣和谱》创作时间为清初来看,号“逸叟”者甚有可能是由明入清者,因此在字里行间难免带有某些遗民心态,“逸”本身即体现了对时世的某种隐遁不合作态度。

“介石”如以名词来看为一种特殊的石头,如《子华子》卷下:“肾之精为水,其气为坎,其色黑,其状如介石,其神为玄龟,其窍上通于耳。” 另有《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十六《明礜石功力》中言“礜石少阴之精,入五石之数,鍊而服之,令人不老不死”,所谓“五石”者为“一名青介石,一名立制石,一名固羊石,一名白礜石,一名太白石” 。可知“介石”为一种青黑色石头。

另介石亦可用“介于石”来理解,如《易》豫卦六二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所谓“介于石”是坚定有操守“耿介似于石”之意,此爻寓意凭借持中守正,坚定如石,不惑于安乐,可获吉祥。古人取名号“介石”者不少,当多取此意以为箴勉,如唐杨筠松《天玉经》中两次出现“余介石”之名,《(嘉定)赤城志》卷三十四人物门中有“李介石”,宋邓牧所撰《伯牙琴》和《洞霄图志》数次出现“沈高士介石”“沈公介石”等,宋黄庭坚《山谷别集》中的“陶介石”,《(淳熙)三山志》中有“卫介石”“陈介石”,宋孟宗宝《洞霄诗集》亦有“介石老仙”“介石先生”“介石仙翁”等。

清初名字中有介石者亦有数人,只是均未有曾做戏曲之记载,与《宣和谱》之作者或籍贯或生平都有一定距离,但至少可知在当时名号中有“介石”者并不罕见。

其一为耿介(1622—1693),清登封人,字介石,号逸庵。

《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列传第二六七《儒林一》中称耿介曾受业于孙奇逢,并附传:

介,字介石,登封人。顺治九年进士,翰林院检讨。出为福建巡海道,筑石城以防盗。康熙元年,转江西湖东道,因改官制,除直隶大名道。丁母忧,服除不出。笃志躬行,兴复嵩阳书院。二十五年,尚书汤斌疏荐介践履笃实,冰孽自矢,召为少詹事。会斌被劾,介引疾乞休。詹事尹泰等劾介诈疾,并劾斌不当荐介。寻予假归,卒。所著有《中州道学编》《性学要旨》《孝经易知》《理学正宗》,大旨以朱子为宗。

《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二十一在介绍《中州道学编》二卷《补编》一卷时有其生平简介:“介初名冲璧,字介石,号逸庵,登封人。顺治壬辰进士,官至直隶大名道,以汤斌荐特授詹事府少詹事。”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六录其诗四首《八月十六夜宴盱江楼得白字》《都门送周亦大同年》《由南平至闽》《嵩阳书院送窦敏修先生》,并介绍“耿介”:“耿介,字介石,号逸庵,登封人。顺治壬辰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官少詹事。有《敬恕堂存稿》。”

另《北游录纪闻》《国朝宋学渊源记》《二林居集》《儒林传稿》《(雍正)河南通志》中对其生平亦有简单介绍,大体事迹基本相同。

可知耿介为顺治九年进士,为由明入清者,其字号与“介石逸叟”甚为接近,其生平中亦有筑城防盗之事,或亦有剿盗之事。只是其著述以理学为宗,未记载有戏曲创作活动,亦有可能戏曲在当时为不入流之作,兼且往往化名而作,故无有记载。只是其籍贯为河南登封,亦未有较长时间在“古吴”驻留的经历,无法与“古吴介石逸叟”划归为一。

其二为张懋建,清镇海人。字介石,号石痴。雍正举人,乾隆间举鸿博未遇,知长泰县。为人绩学敦行,通经史,著有《易学》《五经韵纂》《读书乐续》《越书肯綮录》《学校祀典考》《蛟川耆旧诗》《庭学草》《介石初集》等。 《听雨丛谈》卷四亦有“张懋建,浙江镇海人,乙卯举人”的记载。

张懋建中举时间为雍正十三年(1735),据此推测其应是康熙年间生人,不合《宣和谱》之创作时期,故可断定张懋建非作《宣和谱》之“介石逸叟”。

其三为李瑴,清嘉兴人。字中玉,号介石,尝刲两股以疗父母疾。嘉庆间举孝廉方正,善书工诗,有《介石诗钞》《人海韵编》。

《两浙輶轩续录》卷十八有其生平简介:

李瑴,字中玉,号介石,嘉兴廩生,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著《介石诗钞》。钱泰吉撰行状:先生和厚坦易,人多亲之,然不可于以私。母金病笃,刲左肱和药,得渐瘳。父遘危疾,更刲右肱,卒不效,哀毁尽礼。尝纂《人海韵编》,二十年而成。性爱竹,先世有师竹斋,失之久矣,因为图以寄意。少喜肄书,初学张文敏,后得褚书枯树赋旧拓本,暇辄临摹,笔法益苍劲。

清阮元在《定香亭笔谈》中亦谈及李瑴之孝行:

嘉兴李瑴有孝行,尝割股以救亲,乡人称之。余曰:毁伤肢体,非孝也。然以亲故为之,则凡可以。爱其亲者无不为矣,且吾知其若仕,必能致身于君矣。时举孝廉方正,予特徵之列荐章中。

以此文中意,阮元曾为之上荐章。孙星衍于《孙渊如先生全集·诂经精舍题名碑记》中亦将李瑴视为“古学识拔之士”。

李瑴之割股疗亲与《宣和谱》中王进医母的孝子之举有相似之处,嘉兴亦可属于“古吴”之地。只是其于嘉庆元年方举孝廉方正,可据此推测其为乾隆年间生人,不合《宣和谱》之创作时期,故可断定李瑴非作《宣和谱》之“介石逸叟”。

以上三人字号中均有“介石”,虽未必与“介石逸叟”为同一人,但至少说明在清初“介石”之名并非罕见。

3.校者小冯君五云

《宣和谱》校者署名为“门下小冯君五云”,“门下”有门客、门第、弟子、官职名等义,在此应为门生弟子之意。生于康熙年间的郑燮(1693—1765)曾因敬佩徐渭而刻一印曰“青藤门下走狗”,可推断此“门下”或谓曾亲聆受业,或因仰慕学问德行,当是一种谦指。

《汉书·冯奉世传》有大小冯君的记载:

(冯)立居职公廉,治行略与(冯)野王相似,而多知有恩贷,好为条教。吏民嘉美野王、立相代为太守,歌之曰:“大冯君,小冯君,兄弟继踵相因循,聪明贤知惠吏民,政如鲁、卫德化钧,周公、康叔犹二君。”后迁为东海太守。

后“大小冯君”成为典故,称誉家族中人有德政或突出成绩者。只是此处“小冯君”未与“大冯君”并提,且查明清之际未有“大小冯君”之说,可知此“小冯君”或仅仅是指称姓氏,“小冯君”或是号,“五云”当是名。就此可知《宣和谱》是介石逸叟的门生号为“小冯君”的“冯五云”校对的曲稿。

无论是“小冯君”还是“冯五云”均生平无考,查得清人有两首诗涉及此名,只是不知是否与《宣和谱》之校者有关。

清张晋(1764—1819)《艳雪堂诗集》卷二有诗一首,题目较长,为“余不识冯生绶,昨从舍弟丽七书中寄来七律二章,盖读余艳雪堂诗集题后之作也,爱其少年豪俊,并有知己之感,赋此却寄”:

眼前词客剧纷纷,

鱼目明珠未易分。

老辈谁为大手笔,

少年今见小冯君。

幽兰索笑笼香雨,

俊鹘翻空决怒云。

读罢新诗还击节,

一樽何日话殷勤。

此诗中“小冯君”指冯绶,善作诗词,生平待考,但张晋既然称之为“少年豪俊”,则当年齿小于张晋或大体同龄,就此来看与《宣和谱》应当无有关联。另有清代诗人褚爽,生平不详,约生活于乾隆、嘉庆年间,字西山,号澄岚,盐山人,工诗善画。有诗《赠冯五云》:

我向瀛州来,垂髫今白首。

论交五十年,惟君最耐久。

忆昔试长安,邂逅一握手。

相期各有心,君迩我独否。

高羽破青冥,绾符分齐右。

沂水淡且薄,饮之如醇酒。

折腰曾不惯,一官弃如帚。

归来卧北窗,时或课南亩。

我来一再过,常剪林宗韭。

请看贵游人,几携平生友。

况余老且贫,犹与诸生偶。

感君千古心,酌君以大斗。

此诗中的冯五云与褚爽相交 50 年,所谓“试长安”当是二人同时进京参加过科举考试。只是二人生平不详,按年代来看似与《宣和谱》之校刊无所关联。

另有“五云村人”曾作传奇《彩虹记》一种,已佚。邵茗生在《传奇汇考标目》增订本注引《太原府志》,称五云村人疑即明崇祯至清顺治时之徐用贤。按徐字步云,号玉森,别署五云村人,“能书画,善诗词,卒于清顺治八年,年四十一,著有《五云词》”,按此则其生卒年当为(1611—1651) ,与《宣和谱》之校订时间不符,当非此小冯君。 LrnAy2SyGXIvfUBre4dHBnxSCcyKDQ0A5FIhKHXlAYqcU+lu5cRzrotHFqRzLWY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