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从河流出发

世界上著名的大江大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如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恒河与古印度文明,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与古巴比伦文明,黄河、长江与中华文明等,而文明又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文化、文学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江、黄河孕育了璀璨、悠久的华夏文明,催生了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学,自古以来,中国的河流就与文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如中国文学的起源、文学家的出身与养育、文学创作的促发、文学风格的形成等都离不开河流这一温床,因而从远古神话传说、《诗经》《楚辞》及先秦诸子百家散文等中国文学的源头开始,就存在着大量的河流文学文本,后来历代的诗词歌赋,甚至明清小说等文学形态中的河流书写都相当普遍。

特别是晚清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现代转型,从传统的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商业文明,城市化成为社会主流发展方向,传统的“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进入前所未有的“离散”状态,由于政治、经济、文化、职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和影响,河流的航运作用更加重要,人们频繁流动,文人也不得不四处奔走求职谋生,与河流的关系更为亲近。现代社会里的家园意识、哲学意识、文化意识、生命意识等强化了人们对河流的感悟与思索,文学创作主体的河流意识彰显。更重要的是在各种“现代性”的历史语境下,在现代“启蒙”的视域里,“乡土”被重新发现,成为文学家们寻求、解决现代中国诸多问题的地理空间,“乡土文学”成为文学主流,而“河流”这一具有流动性、诗意性、媒介性、独立性、依存性的乡土空间自然也成为文学家关注的焦点,成为他们叙事、抒情的重要场景和对象,因而对河流的书写成为乡土文学中重要的一脉,现当代文学史上很多大家、名家都在书写河流,如鲁迅、周作人、废名、茅盾、萧红、沈从文、孙犁、刘绍棠、叶蔚林、张炜、张承志、李杭育、贾平凹、高建群、李準、苏童、北村、王安忆、迟子建、关仁山、罗伟章、徐则臣等,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河流文学文本,特别是小说,使之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河流文学也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新论域。因此,从“河流”出发,以“河流”为关键词来梳理现代“乡土文学”中的河流书写,是一项有必要也很有意义的工作。

本书提出的观点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首先,在大陆提出“河流文学”这一概念。在中国文学研究中已有“山林文学”“海洋文学”等说法。狭义的“山林文学”,泛指古典文学中以描述山林景物为主的讲求骈偶格律﹑堆砌典故辞藻﹑内容晦涩的文学作品,陈独秀《文学革命论》中作为“三大主义”之一的“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即狭义上的山林文学;广义的“山林文学”则包括隐逸文学。关于“海洋文学”的研究已颇多,论文和专著较为丰富 ,还有一套海洋文学作品选,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几种主要文体 以及其他。孔子曾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然而“河流文学”这一概念却很少被提及,最早见于台湾学者吴明益的论文《且让我们蹚水过河:形构台湾河流书写/文学的可能性》,其中对“河流书写/文学”作了界定:以河流为主要题材的文本表现,是跨文类的;河流需是整个文本的主要对象或重要象征,而不是偶一带过的背景;意味着人对自然的一种观看姿态,呈现该地人与河流互动时所产生的文化意义 。但在大陆,“河流文学”这个名词还很陌生,与“山林文学”“海洋文学”等概念的使用和专题研究状况相比就显得失衡,而“河流文学”的意义并不亚于“山林文学”“海洋文学”,中国是一个河流大国,又是名副其实的大河文明国家,河流与住民的日常生活、生存状态紧密相关,在中国文学史上,关于河流的文学文本大量存在,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不容忽视的文学题材、主题现象。笔者选取“河流文学”这一论题,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倡导、推广这一概念,以期让“河流文学”得以命名,得到应有的关注。

其次,寻找乡土文学研究新的切入点。在很长时期里,乡土文学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流,相应的乡土文学研究也是重要板块,关于乡土文学的研究著述已十分丰富,中国乡土小说史、各地方区域文学史、民俗学与中国现代乡土小说、作家身份与乡土书写、乡土文学里的“村庄”“小城镇”“城市”“农民”“知识青年”,以及众多单个乡土作家作品都有了研究专著。而“河流”这一乡土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未得到研究者的重视。河流是乡土上最富有灵性的地理空间,它承载了人们特别是广大作家的生命记忆,又将他们送去远方,是离去与归来的航道;它既属于乡村,又属于城市,介于、流动在城乡之间,相对于单纯的村庄、城市等乡土空间来说,更为复杂,更具有弹性,是一个独特的乡土空间。中国文学中与河流有关的文学作品俯仰皆是,但尚未见对其进行较为整体、全面、系统的研究论著。因此,本书以“河流”为关键词,为重新观照乡土文学寻找新的路径,发掘文学地理在乡土文学建构中的功能与价值,试图开拓出新的研究空间。

最后,丰富目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近年来文学地理学逐渐兴起,被认为是国内本土的一种理论,主要研究文学与地理空间的关系,视野广阔,内容庞杂,邹建军认为有八个领域,杨义则提出“区、文、群、动”四大空间。笔者认为文学地理学应有两个维度:一是地理如何影响了文学,二是文学如何建构了地理景观。纵观国内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基础理论、作家籍贯考察、区域文化与文学、作家风格与地域文化、文学作品的地域性、文学家族及族群、文学流派等方面,这些都属于“地理如何影响了文学”这一维度的内容。而对于“文学如何建构了地理景观”这个维度的研究尚少 。实际上,英国学者迈克·克朗在他的《文化地理学》一书的第四章《文学地理景观》中专门讲述了文学与地理的关系,但他侧重的是第二个维度,即文学如何重新塑造了地理空间和地理景观 。可见,国内的文学地理学严重倾斜于一端,兼之该学科方兴未艾,实证研究不充分,理论不完善,实践应用尚未起步,经典案例缺乏,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书从“河流”出发,考察文学如何塑造、想象了“河流”这一地理空间,作为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一个典型案例,加强对第二个维度的研究,进而促进该学科的建设。

经笔者多方搜索,除吴明益的论文之外,尚未发现直接以“河流文学”为题,特别是以中国文学、中国现当代河流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论文和专著,但相关的研究成果还是有一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著。主要专著有以下几部:一是梅新林的《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在第二章《流域轴线与文学地理》中论述了古代(从炎黄时代到清代)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运河流域文学轴线,主要是河流对文学及文学家的影响,如作家的地域分布,考察主要河流流域及其附近产生的文学家,并细分到每个朝代、每个省份所出现的文学家的具体人数。这种方法和思路的侧重点在于对文学的宏观的“外部研究”与资料性的考察与统计,而对文学作品本身的论述分析不多,文本基本上处于缺失状态,并且其研究范围仅限于中国古代文学,不涉及现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 。二是杨立元的《滦河作家论》,主要以滦河地区的作家为考察对象,为滦河作家立碑写传,滦河这一河流依然是被作为一种影响文学的重要因素,而不是文学中的观照对象与审美意象,并非针对文学中的河流,也属于文学地理学中“河流如何影响了文学”这一维度 。三是曾大兴的《中国历代文学家地理之地理分布》《文学地理学研究》《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文学地理学概论》等,主要是从较为宏观的视域论述地域分布、影响因素,其中关于“文学景观”部分主要对“文学景观”进行定义和价值阐释,没有单独聚焦“河流”景观

第二,学位论文。博士论文主要有孙胜杰的《中国现当代小说中的河流原型论》,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层面对河流原型进行解读,分析了河流的原生性原型、衍生性原型,以及河流原型的文化意蕴与地域呈现 。硕士论文主要有三本,一是台湾刘和纯的《沈从文作品之河流书写研究——以湘西题材为论例》,以沈从文湘西题材作品中有关的景物、人物、风俗等为考察对象,分析沈从文笔下的河流意象,包括河景、船只、码头、河街、险滩、生产工具等景物,水手、妓女、纤夫、船夫、船总、河街商会会长、碾坊主人等人物,以及节庆、民歌、民居等风土民情 。二是陈九的《“河流”意象群与苏童的文学南方》,分析了苏童《河岸》《河流的秘密》《船》等作品中的河流意象群,认为在苏童塑造的南方世界里,“河流”是一个重要意象,在他的许多小说中反复出现,并探讨了苏童笔下“河流”意象群的历时变化及其写作风格和精神世界的变化 。三是李湘的《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对虹影多部长篇小说中的河流意象进行整体研究,指出其中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的情感认识和文化立场 。这些论文观察河流的思路大多数属于文学地理学中第二个维度,即“文学如何塑造了地理”,对本书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并没有提出“河流文学”的研究视域。

第三,期刊论文。相关的期刊论文不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吴明益的《且让我们蹚水过河:形构台湾河流书写/文学的可能性》,该文第一次提出了“河流文学”和“河流书写”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台湾文学研究史的状况提出的,他认为在台湾文学研究上,“海洋书写/文学”已经被普遍接受,同时台湾又是多山、多河流的岛屿,而“山岳书写/文学”与“河流书写/文学”相关的文本常常被忽略,但从地理、经济、文化等层面来看,河流对台湾的发展影响很大,因而从地理、经济、文化层面论述并建立一个“河流书写”或“河流文学”的概念是必要而合理的。他对“河流书写”与“河流文学”作了详细界定,并以文学文本为中心,举例论证了台湾文学中将河流转化为“养育者”“施暴者”“受害者”三种形象的认知河流的三种基本方式,并对河流书写所发展出来的“流域式”“环境史”的书写模式进行尝试性的诠释。该文虽为期刊论文,但篇幅较长,应为第一篇重要的研究河流文学的论文,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其研究的思路、方法等均值得借鉴

邹建军在《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文学地理学关键词研究》等文章中对文学地理学进行了宏观的阐释,提出了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八个领域以及“地理感知”“地理记忆”“地理根系”“地理思维”等关键词 ,在《从原乡、异乡到世界——新移民小说中三重地理空间的跨界书写》中关注“新移民”小说中的“原乡”“异乡”和“旅行中的世界”三重地理空间,河流属于“原乡”地理空间,凝结怀乡情感和离乡意识,在《河流:原乡地理景观》这一节中,论述了张翎《金山》《邮购新娘》等作品中的河流,认为新移民小说中的河流具有地理跨界与文化跨界的特质 。杨齐的《有关河流的倾诉——沈从文〈边城〉与苏童〈河岸〉探析》以《边城》《河岸》为例,认为两代作家两部作品借助两条河流意象在“情感交汇、思考能指与主题投射上形成了共同的契合点” 。徐新建的《国家地理与族群写作——关于〈长江故事〉的文学人类学解读》以“长江故事”的形成和讲述为例,梳理、分析“长江”命名的由来,以及来自不同时代、地域、族群的人们对“长江”的认知和表述,展现了文艺作品对“长江”塑造的过程,认为这种跨族别书写重塑了国家地理,辅助完成了国族共同体的认知与凝聚 。石群山的《河流·家园·女性——论壮族作家黄佩华小说的生态意蕴》指出黄佩华的小说,如《红河湾上的孤屋》《绿色季节》《生生长流》《漂向大河》均以驮娘河、红水河等河流为叙事背景,认为“河”与“人”之间是对话关系 。唐小林的《从延河到施洗的河——50、90年代:想象知识分子灵魂得救的不同方式》认为《青春之歌》背后的支撑力量是延河,延河是革命信仰的象征与标志,《施洗的河》中主人公是在河流里得到灵魂的洗礼与拯救,河流具有宗教的性质,二者具有相似性 。梁笑梅的《台港澳及海外华文诗歌的地理学关系思考》强调华文文学地理空间研究的重要性,论述了河流这一地理因素对乡愁书写的作用 。吴润凯的《民国文人的秦淮河书写》系统梳理了民国文学中的秦淮河,如朱自清、俞平伯、黄裳、陈西滢、张恨水、曹聚仁、郭沫若等,认为他们笔下的秦淮河已经失去了明末清初文人们所建构的秦淮河景观,并透露出作为现代知识分子对待秦淮河的风月传统既流连又排斥的矛盾心态

还有其他关于单个作家河流作品的评论,如颜纯钧《张承志和他的地理学文学》中对《北方的河》有论述,胡宗健《北方的河与北方的草原——张承志〈北方的河〉与〈黑骏马〉比较分析》,王德威《河与岸——苏童的〈河岸〉》《“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齐邦媛与〈巨流河〉》,李建军《如此感伤,如此温良,如此圣洁——论〈巨流河〉》,陈晓燕《论莫言小说中的河流叙事》,等等。此外,对古代文学中的河流与文学的研究也有几篇,如高自双《诗经与河流》,余恕诚《李白与长江》,刘玉堂等《水与荆楚文学》,等等。

国外学者对这一论题的研究也较少,约克大学英语及英语文学系教授休·霍顿(Hugh Haughton)做了题为“诗歌与河流”(Poetry and Rivers)的演讲,并在记者采访中说到,从荷马史诗到当代诗歌,用英语及其他欧洲语言描写河流的诗歌规模之大不容小觑,并以斯宾塞《婚前曲》、德雷顿《多福之国》、弥尔顿《失乐园》、柯勒律治《忽必烈汗》、华兹华斯《序曲》《丁登寺》、丁尼生《夏洛特女郎》《小溪》等为例说明问题,认为诗歌描写河流体现了对地方的关注 。但国外对中国河流文学的研究成果还非常少见。

总的看来,在以往的大多数论著中,“河流文学”并没有被单独提出作为研究、考察的对象,对河流的观照主要依附在“水文化”“水意象”的研究之中,沈从文的《边城》《长河》等也附属在“水文化”“水意象”里进行论述 。虽然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直接以文学中的河流为研究对象的论著和论文,他们关注的重点及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河流作为影响作家作品生成的背景,如梅新林《中国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杨立元《滦河作家论》,这种思路属于文学外部研究,对文本论述甚少,所关注的不是文学中的河流;二是局限于单个作家的河流书写,如对沈从文、苏童、莫言等人作品中的河流均有一定的研究,以及一些关于河流作品的书评,如关于张承志的《北方的河》、苏童的《河岸》、齐邦媛的《巨流河》等的评论,相关专著很少,仅在论著或论文中的某些章节论述到河流;三是相对而言对古代文学中的河流文学作品关注较多,对现当代作家作品关注较少,对大量的现当代河流文学文本尚未引起重视;四是对于文学与某些具体的河流之间的关系已有一些论文,如余恕诚《李白与长江》、徐新建《国家地理与族群写作——关于〈长江故事〉的文学人类学解读》、吴润凯《民国文人的秦淮河书写》等。可见,现有研究成果对中国河流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河流书写还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考察和研究,关于“河流文学”或“文学中的河流书写”这个课题还有许多盲点和可以开拓的空间和视角。“河流”“河流文学”既是文学地理学视域中的应有内容,又是乡土文学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身就值得研究,而在大陆,“河流文学”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关于河流文学的研究才起步,因此这一论题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本书着重强调“河流文学”这一概念,将其作为一种文学主题、题材来对待。那么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河流文学”,笔者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再根据自己的研究心得,认为“河流文学”主要指这几种文学文本:一是以河流为主要题材、表现对象、核心意象的文本;二是虽不以表现河流为主要目的,却以河流为主要叙事背景的文本;三是以与河流相关的事物、意象、民俗、文化为审美中心的文本,本书中所说的“河流文学”及所举文本均在此限定范围之内。

笔者试图将中国河流文学作整体勾勒,但毕竟不是要写一部河流文学史或河流文学作品选读、赏析,而是一部学术专论,因此必须有所侧重。在对中国河流文学整体概貌的了解、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发现现代河流文学书写具有转型意义,而且文本丰富,主要集中在小说这一文体,小说是现代乡土文学的主要载体,也是现代河流文学成果最丰的文体,因而就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中国现代河流小说文本上,在论述到相关问题时也会兼及中国古代、港台及海外华文文学,散文、诗歌等文体,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清晰地说明中国“河流文学”的源流与概貌。当然不可能把所有河流小说文本都纳入考察范围,选取的原则、标准就是现当代文学史上大家、名家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代表性,有写到河流的言情、武侠等通俗小说一般不在本研究范围内。

在研究方法、路径上,主要立足河流小说文本,以文本分析为核心,把“河流文学”作为一个乡土文学题材、类别来进行观照、论述。“河流文学”是一个跨学科研究的论题,必然涉及多个学科的多种理论、术语,如文学、地理学、民俗学、文化学、生态学、宗教学、政治学,以及“现代性”“话语”等学术关键词,这些都是可借鉴的理论资源,但在行文必要处对这些理论、术语仅作简要概述、概括,拿来为我所用,而不作详细的考证梳理,这不是本书的主体内容,笔者也不打算以“河流文学”这种现象来印证某些理论的合理性,而是试图把现当代河流小说这一文学现象事实及其背后的诸多意味较为清晰地呈现出来。

本书的主体部分分为七章。第一章为引论,以古代的文学现象、作品等为例,说明自古以来河流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河流催生了中国文学,文学又重塑了河流景观,并且存在着大量的河流文学文本,进而提出并界定“河流文学”这一概念。第二章阐明现代河流文学书写的历史语境,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中,在文学家们的“乡土”发现中,在现代离散社会状态中,作家主体的河流意识彰显,“河流”这一独特的现代乡土空间成了作家的关注焦点,使得中国河流书写随之出现了现代转型,呈现出与古代河流文学不同的面貌。第三章进入现当代河流小说这一重点研究对象,以点、面结合的方式,全面、整体、具体地勾勒出现当代河流小说概貌,以常见的文学史分期为序,分别介绍各个历史时期的河流小说及特征。第四章选取沈从文、刘绍棠、高建群、苏童、王安忆等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着不同风格的河流文学名家进行介绍、论述。第五章集中展示丰富精彩的河流内部风景,包括河流本身所具有的自然景观,船、桥、码头、河街等由河流所催生的物象,临河而居的人们的生存状态、休闲娱乐、民歌民谣等所体现出的人文风情,以及河边男女人物形象和他们之间的情爱关系等,展现内陆河流大国的住民与河流的关系。第六章则走出“河流”本身,主要分析现代河流书写中所隐藏或显现的多维并存的外部话语,如或召唤或区隔的政治话语,或回归或出走的文化话语,或死亡或救赎的宗教话语等,因为“河流”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中、不同的作家想象中具有多重象征意蕴。第七章回到现代河流文学之“现代”的特征,指出现代河流文学书写中始终存在的“现代性焦虑”这一主线,并从现代离散社会里的家园牧歌、现代启蒙视域中的乡土批判、现代文明侵蚀下的生态忧患三个层面来论述河流书写中的现代性焦虑,指出现代河流文学与中国社会、现代乡土文学的“现代”“现代性”等宏大话语的联系。

本书的特色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中国大陆提出“河流文学”这一概念,并进行命名、定义,将“河流文学”作为一种文学题材、现象进行整体考察,而不仅仅是某些个案研究,对现当代河流小说做较为系统的梳理、论述,展示现代河流文学书写的转型特征。在梳理了河流与文化、文学的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主要选取现当代文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河流小说文本进行论述分析,因为小说承载了现代河流文学的主要实绩、厚重与质感,并将其放在“现代”这一宏大历史语境中来考察,以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呈现出现代河流小说的总体面貌和特征,从现代转型、内部风景、外部话语、现代性焦虑等层面来深入分析,展现现代河流文学转型的意义。

二是从文学地理学角度来看,侧重第二个维度的研究,即文学如何想象了河流这一乡土空间,如何重新塑造了地理景观,而不是当下众多论者所偏向的地理如何影响了文学这一维度。当前的文学地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如何影响了文学这一维度,本书也论述了河流对文学的各种影响,如河流对文学起源、文学人才、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风格等方面的影响,特别是现当代作家总是在多种场合多次言说河流对他们人生、创作的影响意义。此外,更注重文学对河流景观的重塑,重点论述了现当代河流小说中所呈现的河流内部风景,如河流的自然景观、因河而生的人文风情、水边的人物情爱等,充分展示一个大河文明国家、内陆河流大国临河住民与河流的依存关系。在此基础上,还论述了在各种“现代”语境下,文学家笔下“河流”常在传统的、地理的、乡土的“家园”之外衍生出多重象征意蕴,构成多维外部话语,如“召唤”与“区隔”的政治话语、“回归”与“出走”的文化话语、“死亡”与“救赎”的宗教话语,以及贯穿始终的“现代性焦虑”主线,现代离散社会里的家园牧歌、现代启蒙视域里的乡土批判、现代文明侵蚀下的生态忧患等都是这种焦虑的表现,以此展现现代河流书写所达到的深度与广度。

三是以“河流”作为关键词,为切入乡土文学研究寻求新的视域,在“村庄”“小城镇”等文学地理空间研究之后,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其他乡土空间相比,“河流”是一种重要而独特的现代乡土空间,它是流动的乡土,富有灵性与诗性,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与陆岸相连,最具有弹性,这些特征在现代语境下更为明显,为现代乡土叙事提供了广阔的地理空间。本书就以现代河流小说中的“河流”这一现代乡土空间书写来考察它与各种现代性话语、现代性焦虑之间的关系。

诚然,这样的选题研究因其较为新颖而具有一定的风险,难度也较大。首先,由于与此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尚不丰富,可供参考的资源有限,对“河流文学”的界定也是努力的尝试;其次,在界定了“河流文学”之后,如何迅速、准确地找到需要的文本也存在难度,有的根据题目就可以很快搜索到,而有的虽不以河为名,实际上写的还是河流,这就不好区分,只能根据阅读经验、积累来寻找,难免有遗珠之憾;最后,所涉及的时间很漫长,作家数量很多,文本又太丰富,要读完这些文本就颇费时间和精力,再加上跨学科的性质,又要了解相关学科知识,最重要的是需要从这纷繁复杂的河流文学现象中提炼出主题、线索来,这就更耗费精力。尽管如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开风气,力有不逮,以待后来者。 9uoyfGj3mrR7pd8AlFrxyTNj/sfcQosAyev4DzZLvKN9TSs/sD5As/TFueQ46FN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