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日语的声调与语调

一、日语的声调

(一)日语声调的分类与功能

1.日语声调的分类

所谓声调是指“在每一个词句中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有一定固定的分布”。在许多语言当中,有些词虽然发音一样,但根据声调分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在现代日语中,这种因高低音分布不同而意思不一样的词有很多。

现代日语中这种以声音高低进行区分的声调叫“高低声调”。另外以声音强弱进行区分的声调叫“强弱声调”。英语、德语等印欧语言均属于强弱声调的语言,日语和汉语则属于高低声调的语言。不过日语和汉语的高低声调又有所不同。汉语的词多为单音节词(往往一个字就是一个词或一个语素),所以为了区别同音异义的词,汉语的高低声调是发生在音节之内的(即所谓四声)。

日语的词或语素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组成,所以日语的高低声调是发生在音节和音节之间的(在日语方言中,也有少量音节内发生高低变化的现象,但为数不多)。如果是单音节的词,它的声调则发生于与后续的助词之间等。所以也有人说,日语的声调不是存在于单词内,而是存在于句节内的。现代标准日语的声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1)平板式

平板式只有一种类型,也叫“平板型”,是第一拍低,从第二拍开始升高再不降下来(即使后续助词也不降下来)。

(2)起伏式

“起伏式”是第二拍升高后还会降下来,或者是第一拍高,从第二拍降下来。“起伏式”,起伏式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第二拍升高以后一直到最后一拍都保持高拍(只有后续助词时才降下来),这种类型叫“尾高型”;第二种是在第二拍升高以后,在词中的某一拍(第三、四、五、六拍不等)再降下来,这种类型叫“中高型”;第三种是第一拍高,从第二拍降下来不再升上去,这种类型叫“头高型”。

2.日语声调的功能

(1)语词分界功能

语词分界功能——即用以划分语义单位(词或词组)的界限。

按照日语声调的规则,在一个语义单位 内部,音高降下来之后就不再升高,因此,由低到高的音高变化表明一个新的语义单位的开始(句子末尾的语调高低变化不在此列)。

(2)辨义功能

辨义功能——即用以区别意义。

在汉语中,声调的辨义作用是很重要的。据柴田武等人对几种工具书的同音词所做的统计,汉语声调对于同音词的语义辨别概率约为0.71,而日语则只有0.136左右。也就是说,日语中一个词与另一个同音词靠声调可以区别的概率在100次中只有不到14次。由此看来,日语声调的作用主要是第一种:划分语义单位的界限。

(二)声调与音长的感知

日语中音的长短对于区别词又十分重要。而音长的感知是相对的,常常与音高有关。这是由日语的声调特点(第一音拍与第二音拍的音高总不相同)所决定的。

(三)词组及句子中声调核的改变

由于日语声调的“语词分界功能”,声调核在词组及句子中的位置是经常改变的,因此,跟汉语不同,日语的声调并不是只记住它的基本型就一劳永逸了。但是这种改变是有规则的,记住了这些有限的规则,就可以举一反三,大大减轻记忆的负担。

那么,声调核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位置改变呢?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后续助词、助动词;(2)复合名词;(3)用言(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等)的活用形等。

(四)降阶和下倾

由于日语在每个音拍的内部并无音高的变化,一个词或词组内部从高到低的音高变化也只允许有一次,并且词形越长,声调越平,因此从日语句子的整体听觉印象来看,音高相对较为平坦,高低起伏的变化不像每个音节都有声调的汉语那样显著。

降阶的产生是由人的发音机理造成的(需要用肺部呼出的气流激励声带振动而发声,而人的肺活量是有限的,说话时呼出的气流有逐渐减弱的趋势)。但汉语的每一个音节都有声调,因而句子整体的下降趋势不像日语那样明显。

日语的这种音高下降不仅仅表现在句子层面。短至一个词组甚至单词,只要高读部分的音拍数超过3个。这种自然下降语音学上叫做下倾。汉语的第一声一般也有微小的下倾,但不像日语那样显著,音高基本上是平直的。因此,在日本人听来,音高有明显下倾的是“平板型”的一般形态,而像汉语第一声那样物理特性相对平直的却给人以音调上扬的感觉。

(五)汉语和日语声调的不同点

日语的声调和汉语的声调相比,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不同:

(1)汉语的声调称作“曲线声调”,其高低变化是在一个音节的内部实现的。与此不同,日语声调的高低变化是在音拍与音拍之间实现的,就单词或词组中的某个音拍而言,或者是高读,或者是低读,没有高低、低高、高低高等曲线变化。

(2)总体看来,日语的相对音域(即语词内部高低变化的幅度)比汉语略窄,大约相当于汉语的四分之三左右。当然,即便是日语,在加强语气时,音域也会随之扩大。这一点是几乎所有已知语言的共同特点。但是,由于日语音域的基本宽度比汉语窄,因此如果在说日语时音域像汉语一样宽,就会使人听起来像是在吵架一样。

(3)日语词汇在音高从低到高时升幅较小,这有点像汉语的第二声和第四声的音高变化(当然,升高和降低的幅度都小于汉语)。在首音节为长音节时,升幅会变得更小,有时几乎是高平调了。

(4)日语的语义单位(包括单词和词组)中,第一个音拍与第二个音拍的音高总是不同的,而在一个语义单位的内部,音高降下来之后就不再升高。因此,单词及词组的声调类型有“低高”型、“高低”型、“低高低”型,但没有“高低高”型或“低高低高”型。也正是由于东京话声调的这一特点,日语的数码式声调标记法(只标出音高由高到低的转折点是第几个音拍)才成为可能。

二、日语的语调

(一)语调的概念

语言不是由呆板的,没有高低、强弱和快慢变化的一个个音节排列而成的。实际使用着的活的语言,都有自然形成的节奏和丰富的变化,随着语句表达的意义和说话人的思想情感而发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变化。我们所说的语调,就是指句子语音的高低、轻重、缓急的变化。

语调能够表达或者帮助表达意义和说话人的思想情感,为语句增添种种修辞色彩。举例来说,“这是新的”这句话,如果后部调门升高,就会给我们疑问的刺激,使我们感到含有要求做出回答的疑问。通常把这种句子叫做疑问句。如果语调平缓,句末调门降低,就会给我们一种肯定的感觉:“这是新的”。日语中也有类似的例证。

同样一句话,会由于说话人的意图不同,要表达的意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语调。“我在学习日语”这句话,如果把其中的“我”的发音提高或者加重,就会使听的人感到说话人是在着重指明学习者是“我”而非别人。这种语调通常用来回答“谁在学习日语?”如果加重“日语”的发音,就表明说话人意在强调学习的对象。这种语调通常用来回答“你学习什么?”等。此外,人们欢乐时讲话的语调和悲伤时讲话的语调显然不同。反过来说,不同的语调正反映了说话人当时不同的思想情感。

语调不同于音调。音调主要附属于词、句节或连句节,语调主要附属于句子,以句子为单位。如果是独词句,语调就会和音调叠加在一起。语调涉及音高、音势和音长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常常同时出现。只要留意一下就可以注意到,我们强调句子里的某个或某些词的时候,会把它们发得既高而且重,也比较长。相比之下,音调显得比较单纯。分析语调要比分析音调复杂和困难。

(二)日语语调的模式

说话过程中语音高低、强弱、快慢的变化有较大的随意性。同一句话,表达完全相同的意义和思想情感,在不同的人讲出来,语调不会完全相同。有人讲得节奏快一些,有人讲得慢一些,有人高低变化大一些,有人高低变化小一些等。我们要讨论的语调,是不计这些差异和个人因素而归纳出来的若干模式,例如升调、降调,重读、非重读等。通过这些模式来研究语调的功能和使用规律。

语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形成的,比较稳定,规律性比较强。一般地说,某种类型的句子会有某种语调。例如:疑问句用升调,陈述句用降调等。另一类游离于句子的类型、结构之外,随着说话人要表达的意图和思想情感而异,比较自由。一般把前者叫做句法语调,把后者叫做逻辑语调。

1.升调

由于语调是附加在原词的声调上的,因此平板型词与中高型词的升调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平板型声调的词,其升调是在较高的起点上进一步升高;起伏型声调的词,其升调则是由低升到高。另外,根据语气的需要,升调常常是在音高上升的同时把末音节中元音的时长也拉长。一般说来,音调的升幅大小与时长跟语气的强弱成正比——语气越强,升幅越大,末音节元音也拉得越长。

一般而言,升调主要表达说话者与听话者在感情、情绪等方面的联系或呼应。具体地说,升调可以表达疑问、提议、轻微的命令、确认及吸引对方注意等语气。

2.平调

平调是句尾的音高既不升高也不降低的语调。换言之,平调只是词或词组原有声调的实现,但整个词或词组的音高上限略有降低。平调一般用于肯定的语气。

3.降调

降调是句尾音节音高急速下降的语调。一般地说,末音节为高读时音高下降的幅度较大,末音节为低读时,末音节自身的下降幅度较小,但作为补偿,整个语义单位的音域加宽(即高读音拍的音高更高了),因此语义单位整体上的降幅仍然很大。语气较强时,末音节的时长也会随之拉长。

一般说来,降调在整体上表示隔断说话人与听话人在感情、情绪上的共享或联系。换言之,降调所表达的情绪是封闭的、内向的。

4.升降调

升降调的语音表现是先升后降。这种语调多用于好友之间,表示一种复杂的语气:既有对发话者的强烈赞同,又隐含对话题中某人某事的不满。

(三)日语语调的特点

语调在日语里所起的作用,不如在其他语言如汉语、英语里那么大。日语是粘着语,附属词起着主要的语法作用。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取决于接在后面的附属词。不仅如此,灵活地运用附属词,还能表达各种各样的语气、语感和丰富的思想情感。而在其他语言里,这些往往要靠语调来表达。

日语通过句中用言的活用和后接的附属词来表达疑问、感叹、命令、肯定、推测等语气和委婉,强烈、模糊等语感。这就相对地减弱了语调的作用。

然而,这并不是说日语的语调可有可无,或者可以加以忽视。日语的语调也十分丰富,有很强的表现力。语调是否准确,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语言表达的好坏。适时地、恰当地运用各种语调,能使语言生动、语义表达得更为准确。

日语的语调以音高和音势的变化为主,音长的变化为辅。音高的变化往往同时伴有音势的变化。音长的变化受到较大的限制,不是随便什么音节都可以拖长。语流中的间隙和停顿也受到较大的限制,比较有规律。

日语的音调属于高低音调,音高变化发生在音节与音节之间。语调的音高变化和音调的音高变化益加在一起,情况便显得比较复杂。

三、日语的重音

(一)日语的强调重音

所谓强调重音,是指说话者在句子中有意识地突出强调某一部分。这“某一部分”可以是词组,也可以是词,甚至可以是音节或音拍。

强调重音是说话者某种心理意图的语音表现,有很强的主观性(可以强调句子中的任意部分),而与语法结构无关。日语的强调重音在物理上的表现通常是:

(1)重音部分音域扩大(即高读音拍与低读音拍的音高差距拉大);

(2)重音后面的句子成分发生声调弱化,同时音量也有较大幅度的衰减;

(3)时长略有拉长;

(4)音强有所加重;

(5)重音的后面有时会出现停顿。

(二)日语的句重音

句重音是指中立句(非强调句)中某一成分的自然突显,也称语法重音。日语的句重音在物理上的表现通常有两种:一种是音域扩大(意味着音高的上限向上方扩展),一种是句重音后面的句子成分发生声调弱化。

日语的句重音与词组或句子的语法结构、语义结构密切相关。处理句重音的总原则是:

1.句子中的主要信息做句重音

一个句子中的每个语义单位所承载的信息量是不同的。例如“我昨天上午跟老王一块儿去的”。这句话中有“我”“昨天上午”“跟老王”“一块儿”“去”“的”等6个语义单位。但是,如果这句话回答的是“你昨天上午跟谁一块儿去的?”的问题,那么对于问话者而言,只有“老王”才是有用的信息,而其他句子成分所承载的信息量为零,是冗余的。就是说,只需回答“老王”,信息的传达也就百分之百地完成了。

在日常言语交际中,一定的信息冗余度并不是无意义的。但是,如果我们把所有语义单位都说得清清楚楚,反而会模糊了主要信息。因此,为了兼顾友好合作的发话态度和清楚明晰的信息传递两个方面,通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把主要信息部分作为句重音,而把冗余信息声调弱化。特别是句重音之后的句子成分,音高要有明显的降低。

2.新旧信息中,以新信息做句重音

由于旧信息是已知的,信息量为零,是冗余的,因此不需要强调;新信息是未知的,不说得清楚明白,句子的意思就不能被听者理解,因此要把新信息做句重音。

3.句重音数量和长度的控制

重音的数量与信息的清晰度成反比。如果一个句子中所有的语义单位都重读,就失去了重读的本来意义。因此,一个句子中重音的数量总是有限的,重读部分的长度一般也相对较短,通常只是一个韵律词。 TEhw/GwDTjrYkpUca17j1kaIWAPR0/p8m5h06a4ZuC6Vd6LZHAL/yzzoQCNsJwt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