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人类用来进行交流的工具。在一个共同的社会集团里,使用一种语言来与该集团中其他的人进行交流,该语言必然要有一种该社会集团成员都能理解的规律。即该语言的单词按照一定的规律构成句子成分(“词组”或“短语”),这些句子成分(“词组”或“短语”)又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句子。这种规律就是“语法”。简而言之,语法就是语言当中有关句子以及组成句子的各种成分的结构、排列顺序的一种内在的法则、规律。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比如汉语有汉语的语法,英语有英语的语法,日语有日语的语法等。这种某种语言所具有的特定的语法称“个别语法”。而人类的语言又是有共性的,因而人们又认为,虽然各个语言之间有许多不同,但也有一些规律是普遍存在于任何一种语言之中的。这种任何一种语言当中都普遍存在的语法可称为“普遍语法”。如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生成语法学者们就试图构筑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适合于任何语言的普遍语法。
每一个人出生以后最初学会的语言和在其语言形成期所掌握的语言叫“母语”。母语是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自然而然地掌握的。因而母语语言的语法也就不知不觉地记忆在人们的大脑之中。人们可以下意识地组成符合自己母语语法规律的句子。也就是说,对于属于该母语的人来说,他可以不必特殊学习该语言的语法就能正确地使用该语言。
然而这种可以由人们自然而然掌握的语法,如果要想把它十分准确地、百分之百地描述下来,又是比较困难的。自古以来,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方法,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对语言的各种使用方法和现象进行整理、归纳,试图更加准确地、全面地将语言的规律描绘出来。
我们平时所学习的语法知识,其实也就是由人们归纳、整理出来的理论,叫“语法学”,对于现代日语也不例外。江户时代之前的语法研究主要是围绕和歌创作的原理展开的,即关于助词、助动词的使用规则和原理有一些概括性描述。进入江户时代以后,随着国学的兴起,作为国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日语研究,特别是语法研究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产生了一大批研究大家,如本居宣长、富士谷成章、铃木朗、本居春庭、东条义门等。他们的研究甚至还涉及了活用,特别是本居宣长的助词研究、富士谷成章的品词(词类)研究对后世的影响最大。
传统语法研究主要以实用为目的,包括室町时代的“系结”研究在内,其主要研究对象不外乎助词和品词,也就是说属于词法研究范畴,但也有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有关句法研究的萌芽显现出来,如本居宣长的助词研究着眼于句法功能,本居春庭的研究显露出有关句节的萌芽,但真正的句法研究则要等到了明治以后,如山田孝雄等人在西方哲学、心理学等的影响下才开始了语言学意义上的语法研究。
我们通常接触的,冠以某某人名的语法,实际上就是这个学者研究、整理出来的语法学说,是他对现代日语语法的一种解释。下面我们就重点介绍几个近现代以来日本有代表性的语法学说。
山田孝雄生活的明治时期,正是日本在各个方面效仿西学的时代。在语法研究方面也不例外。而力图还日语以本来面貌的山田孝雄的出发点就是要摆脱西方语法学说的影响,从日语的实际语言现象出发,建立一个符合日语语言结构的语法学说。
山田语法词类的特点是:在用言下设“存在词”;将一般概念的接续词和感叹词从属于“副词”的范畴;不承认助动词,认为助动词是用言的复合词尾,即“为了表示进一层的意义,在原词的词尾上再附加上的一种词尾”等。
所谓“存在词”是山田设定的一种形式用言。存在词或单纯地表示“存在”,或只表示一种“陈述”。在句子当中,存在词一般加在名词、副词等的后面,起陈述的作用,使其构成谓语。
在句法研究方面,山田认为“所谓短句,就是人的一次精神统一活动而形成的思想用语言表现出来的形式”(注意,山田所说的“短句”还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句子”,是构成一般概念“句子”的成分)。其结构形式是由“主词”和“宾词”对立存在,由“系词”将其统一。所谓精神统一活动,在内容上讲,包括说明、想象、疑问、命令、禁止、要求、感叹等。这种精神统一活动(山田称之为“统觉作用”,是句子成立的必要条件)又可以概括为“陈述”,在日语句子当中,承担这种陈述作用的是“用言”,即动词、形容词、存在词等。
在句子种类方面,山田认为,由一个短句构成的句子是“单句”。由两个以上的短句构成的句子是“复句”。复句又可以根据句子内部短句关系的不同,分为短句关系为并列关系的“并列句”、短句关系有主次之分的“复合句”、一个短句被包含在另一个短句之内的“有属句”。
山田语法的另一大特点是,在句子的性质种类上不仅承认有带有正常主谓结构的“叙述体句”,还承认有主谓结构不可分割的“呼唤体句”。
山田语法的出发点虽然是力图摆脱西方语法学说的影响。而其对日语句子结构的理解又与西方的理学命题构成观有着直接的关系。他的语法学说力求解释人的思维方式与其外在形式的语言之间的关系,有很强的哲理性。今天日本国语学界的森重敏、川端善明等人的学说可以说是继承和发展了山田孝雄的语法学理论。
桥本语法的特点是注重语言的形态,他认为,语言的句子、单词所表示的内容、意义、思想等必然会有某种特定的表现形式特征。这种外在的形式特征所具备的规律,就是语法。他给日语的句子下的定义是这样的:(1)句子是发音的连续;(2)句子的前后,必然有语音的中断;(3)句子的结尾都带有特殊的语调。
另外,他还指出,句子“从其内容(意义)来看,一定表达一件事情,并具有完整性” 。桥本语法的核心,就是在日语句子内部建立了“句节 ”这样一个概念。这样自然切割出来的句节,无论从意义上,还是从发音上,抑或是从自然断句上都符合日本人语言的习惯,成为桥本语法的基本立足点。同时他指出,句节有如下特征:(1)定的音节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而且总是连续地发音(即其间无语音的停顿);(2)构成句节的各音节的语音高低关系(即声调)是固定的;(3)在实际语言中,句节的前后可以有语音停顿;(4)用于句节头音或尾音的语音有一定的限制。
由于桥本语法中设定的句节这一概念,具有客观、简明的特点,让任何一个日本人去切割都不会出现个人偏差,所以被采纳为学校教育语法(日语称“学校文法”),在日本国内广为流传,并影响到外国的日本语教育。但也正是因为其注重外形的特点,因而缺乏对复杂句子结构分析的手段,尽管后来桥本又进一步设立了“连句节”(即由两个以上句节相结合,在意义上构成一个整体的成分)的概念,仍旧应付不了分析复杂句子结构的局面。正是因为这样一些原因,桥本语法尽管在教育上还一直被沿用,但在真正意义的语法研究上,过了20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继承的人就很少了。
桥本进吉对日本语言研究的功绩还有一点是在古代日语的音韵研究上。他对上古日语特殊假名用法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日语的音韵、语法研究有巨大的贡献,而且对日本的文学、历史文献等研究都有巨大的参考价值,可以说是一个不朽的业绩。
时枝与西方语言学家索绪尔针锋相对,主张语言的本质就是语言行为。他指出“语言是思想的表达,也是思想的理解。思想的表达过程和理解过程本身就是语言”。提出了“语言过程学说” 。时枝认为,一个人要将一个具体的事物用语言表达出来时,首先要在自己的主观内部形成概念,然后再通过付诸图像、声音、文字等过程才能达到表达的目的;同样,听话的人,在接触到表达者的文字、声音或图像以后,也要经过还原成概念这样一个过程,才能达到理解的目的。
对于日语的词汇分类,时枝也是建立在其语言过程学说之上的。他认为,日语的词类可以分为:(1)经过客体概念化过程的“词”,表达客观事物;(2)没有经过客体概念化过程的“辞”,表示语言主体的主观判断。
所谓“词”有:体言、用言、代词、连体词、副词等;所谓“辞”有:接续词、感叹词、陈述词、陈述副词、助动词、助词等。
时枝认为,日语的“词”与“辞”是根本对立的两大词类,日语的句子结构就是<词+辞>,创立了“辞”统括包容“词”的“套盒式结构”日语句子结构分析方法。
由于时枝语法对日语句子结构的分析简单明了,立刻席卷了整个日本国语学界。当然,对其提出的“零形标记”赞同与否,“词”与“辞”之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对立面,还是相互之间有一定的连贯性,“辞”的内部又将怎样继续分析等问题都有不小的争论。但可以肯定地说,时枝语法对后来的日本国语学研究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学者中,以阪仓笃实、渡边实、南不二男、北原保雄等为代表,仍有许多学者批判地继承着时枝的语法学说理论。
对于以上三大语法学派,日本国语学者阪仓笃实在其书中曾这样评价:“总之,如果说山田语法是重视内容的语法,桥本语法则可以说是注重形态的语法。与他们相对,时枝语法可以说是注重功能的语法。只要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其内容和形态是不可分割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事物而已,二者当然需要另一方面的支持。即便是山田、桥本两种语法,也并不是只取其一个方面而舍其另一个方面。总而言之,是将其重心置于其中的一个方面。与此相反,时枝语法则是欲从功能、表达的角度,综合地考察语言的内容和形态。这可以说是时枝语法的基点吧。”
另外,从对外国人进行日语教育的角度出发或者是受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的影响等,也产生了许多新的语法理论。
总之,语言的规律是客观存在,而对其规律的解释则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多少语法研究者就可以有多少种语法解释,即有多少种语法论学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语法学家敢于断言,唯有自己的语法论是绝对正确的,而其他的语法论是错误的。可以说,只要是力求更加客观地、正确地、科学地解释语言现象的语法学说,就是好的语法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