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拔掉“穷根”须开对“药方”

作者_ 杨世龙 编辑_ 戴建伟 顾芷蘅

对于欠开发、欠发达的贵州、贵阳来说,如何尽快拔掉“穷根子”,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正在举行的贵阳市“两会”上,“决胜大扶贫战略行动”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他们的千言万语,可以概括为一句话:确保打赢扶贫攻坚战,关键要找准扶贫路子,真正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笔者出生在农村、长大在农村,对贫困二字有着切肤之痛,发自内心要和代表委员们来一次“小合唱”。

一些地方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要找准扶贫的路子,必须下功夫号准“贫脉”。唯有如此,才能在找准切入点、提高精准度、确保实效性上瞄准扶贫对象精准发力。比如,严文富代表认为,要通过党建创新带动群众致富、解决贫困问题;黄才秀代表认为,大扶贫离不开文明乡风的树立,提高村民素质非常关键;曾祥静代表认为,发展旅游业是最能带动农民致富的扶贫方式;李宏清委员说,高一格脱贫要在规划先行、指标量化、项目落地上下功夫……代表委员们这些建言的背后,蕴藏着一个共同的愿景:只有开对“药方”,才能拔掉“穷根”。

贵阳是全省的“火车头”、“发动机”,不仅要“高一格脱贫、快一步致富”,全力以赴增进创新型中心城市民生福祉,而且要结对帮扶省内其它地州的9个贫困县全部实现“摘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不能都照一个模式去做,而要因地制宜,围绕重点难点,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确保打赢扶贫攻坚战。

贵阳日报(2017.2.18)
第33届贵州新闻奖一等奖

作品赏析
兰东兴

贵州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教授

时事评论的精彩在于对时事的观点准确把脉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脱贫”就成为中国的中心工作和媒体的高频词。2017年是中共十八大召开后的第五个年头,也是迎接中共十九大召开之年,作为脱贫主战场的贵州,作为贵州发展“火车头”的贵阳,“脱贫”是贵阳市“两会”召开期间绕不开的话题,而作为贵阳市委机关报,很有必要在“两会”期间对“脱贫”做一番评论。但是,脱贫工作已开展多年,“脱贫”话题已说了多年,将话题引向深入和新颖不仅考验媒体,而且折射出贵阳市对脱贫的理论思考和实践。《贵阳日报》直接以《拔掉“穷根”须开对“药方”》为题,单刀直入,由此可见参加“两会”的代表和委员对前期工作总结到位,对今后工作把脉精准。

时评的写作,固然要对时事做评论,还要评论及时,对时事评论深刻,对问题靶向准确,对今后开展工作有指导性。作为党委机关报的时评,它既是评论员的观点,也是当地党委的观点和意见。这篇评论的标题醒目,观点鲜明,对脱贫工作的主张明确,从一个新的视角谈论“脱贫”。这与其说是改变了长期以来关于“脱贫”的媒体话语,不如说是释放出脱贫实践中新的思维和对策。也许,这就是该篇短文获得新闻一等奖的原因吧。 fN99T6JWlfcId1UX/IbUsMzzu82pXHxaq5rrLtwhBURUSX8USzqDDkAp17ynSI9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