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延安文学诞生于水深火热的抗日战争时期,这一时期救亡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是建立现代民族国家构想的重要实践阶段。中共中央从中央苏区来到陕北革命根据地,启蒙、动员民众参与战争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面对松散的延安社会文化秩序,要不断发挥文艺的社会功能,进行文学话语体系的建设,使得文艺更好服务于革命战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政策的实施使得党中央的文化很快跃居为延安社会主流文化,民族国家话语成为延安时期主流话语,这种统合性的文化要求文学摆脱自由发展趋向,要以革新的文学形态配合对社会的变革,凝聚社会资源,达到社会动员的目的。

延安文学话语体系建设遵循的是逐渐强化的民族国家意识和民族国家话语,对知识分子等个体话语进行引导,力图建设成战争语境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为建立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而服务。文学参与这一过程的建构,或对其进行形象化书写,同时这种话语体系影响到延安时期文学的形态变化和社会的进程走向。

本书从话语体系建设的传承与发展,个体书写的转变,新型集体意识的觉醒,文学景观的形成等方面系统考察延安文学话语体系建设过程。本书的研究不拘泥于文学文本的分析范畴,而是将研究的视野放置到整个延安社会,从文学背后的话语体系建设入手分析,发现重建社会的战时奥秘。延安时期的文学与社会发展道路对我们当下文学与社会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 AV/tlr574+u4S62UdR7NYZ5Lp3JYPQ9/LIQBiIkUC6p8kSgWIbFapN7eZxEZza2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