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打开厚厚的剪贴本,一篇篇泛黄的稿件在书桌前逐页展开。那一年,那一月,那一天,一个个场景,一个个故事,一个个人物,好似一片片“彩云”缓缓不绝地在我心头飘过。这些稿件,编织起我曾经拥有的难忘岁月,也串起了我一步步成长的脚印。

难忘的 1965 年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那年夏天,我高中毕业被选送到了新华社上海分社。当我告别母校——上海市松江二中,一手拎着网线袋,一手提着藤条箱,走进大上海南京西路一座花园洋房时,心里很是忐忑,18 岁的我,一个月前还满心向往考大学,如今就要走向工作岗位,而面前这座城堡式的洋楼,就是我即将开始新生活的地方!当时我对新华社知之甚少,因为是服从分配就二话不说来到了这里。与我同时报到的还有其他七位高中毕业生。就这样,在分社的热情接待中,我既兴奋而又懵懵懂懂地开启了新的人生。

最初我被分配在办公室整理档案,后就留在了办公室担负相当于行政秘书的工作。与记者们朝夕相处的日子,开启了我的眼界,也渐渐地了解了新闻记者的职业意义。我倾慕记者工作,梦想有朝一日也能当上记者!为实现梦想,在工作之余我就暗暗地学习新闻写作。1970 年新华社的一次内部调整给了我机会,让我走上了记者岗位。

此后整整三十年,我就一直在上海担任工业经济的采访报道,直到 2001 年因工作需要离开采访第一线。

初为记者,信心满满的,干劲也很足。记得第一次独立采访,是采访上海农药厂技术革新的故事。这家厂离市区较远,路上来回要颠簸三四个小时,但我早出晚归,连续采访两天,后又连夜写稿。第三天当稿件顺利通过时,那高兴劲就不用提了,几天的疲劳顿被兴奋之情所淹没。

几篇稿件的成功发表增强着自己的信心,但我也清醒地意识到,在基本上都是大学生的记者队伍里,无论从政策水平、专业知识、文化素养、学识眼界,以及其他方面的修养,我都有着较大的差距。补足“短板”,唯有学习。因此我边工作边学习。我曾自学过大学新闻系、政治系、中文系的部分课程;在实践中更是努力向老同志们学,学采访、学蹲点、学调研、学写作。我办公桌上的台灯常常亮到深夜。有一句哲言说:“如果你有伟大的天才,勤勉将会增进它,如果你只有平凡的才能,勤勉也可以补足它。”我坚信,功夫不负苦心人!

正是得益于平时不懈的学习,后来在有关部门对年轻记者的各类考核、评聘中,我都顺利地得以通过。

命运给了我机会,时代赋予我责任,尽心尽责写好每一篇报道,不辱使命,这是我三十年来当记者的一个准则。因此,对待每次采访,我都十分认真,不敢懈怠;对于每篇报道,我都力求客观公正不妄听虚言。平时在完成好日常报道的同时,经常思考一些新问题,作一些综合性和探索性报道。在 20 世纪的最后一个年代,上海经济跌宕起伏,发展精彩纷呈,作为经济记者的我,几乎每年都要带一二个专题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和研究新事物、新情况、新变化,丰富思想,充实自己,以求能准确、及时反映时代进程中的历史片断。

记得九十年代初期,我奉命去调查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当时上海传统产业正遭遇“四面楚歌”,调整举步维艰。一种责任与使命感驱使我下功夫去研究这一问题。我认真学习了有关政策和理论,走访几十位专家和领导,实地走访了一些“老大难”企业,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逐步厘清了矛盾的根源。于是我从破除僵化旧体制的角度写出了一组内参报道,并提出了上海产业“破茧重生”的一些建议。想不到稿件发表后,效果出奇的好。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黄菊同志把稿件批示给市长办公会议,要求专门研究讨论;中央有关部门也派人来沪协调调整方案。

这组稿件对实际工作起到如此作用,是我事先没有想到的。由此我获得一个感悟:在信息爆炸、网络发达的今天,要使自己成为一名成功的记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仍是一项不可或缺的基本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是记者永恒的主题。如今回味,后来很多产生一定社会影响的好稿,大部分都是与深入学习、调研分不开的。

一篇篇稿件的磨炼,一次次调研的锤炼,让我走过了不平凡的三十年。三十年来,我发表过数千篇新闻作品,不少稿件在中央和地方主要媒体显著位置刊用,数十篇稿件获得了全国、上海和新华社的好新闻奖。今天梳理这些作品,也是梳理着我一步步行进的脚印,再次让我感受到曾经有过的人生的希望、艰辛、踏实和欢乐,当然还有遗憾。

本书共选择了我从 1978 年到 2001 年以来共 185 篇作品,其中 1987 年到 2001年的共计 162 篇,1987 年前的作品为 23 篇。作品所以较集中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和 90 年代,一则因为这些年的资料相对保存得较为齐全,二则因为那个年代,上海工业正经历着转轨转型、产业调整、制度创新最为艰难的阶段,我亲历并真实地记录了那一时期上海工业改革的困惑、曲折、创新、发展,见证着它一步步走向成功和辉煌,虽然不少报道仅仅局限于一个方面,或者一厂一企一人一事,但对了解上海工业这段发展历史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三是就我个人而言,这一时段是我人生路上的“黄金时间”,较好的作品大都出于此。

最后用 3 篇心得体会文章作为后记,权作记者经历过来的点滴体会。

应该说,“命运”对我是不薄的。中学一毕业,学校就把我送到了新华社,新华社又给了我一个广阔的活动舞台;而在我“黄金年龄”又适逢改革开放,为记者提供着大量有价值的新闻题材。还有一点让我感到幸运的是,我所在的采访部门是一个勤奋、友善的团队,与我共同采写稿件的合作者,不论是我的师长还是同事或者朋友,都给了我很多帮助、支持和关心,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秀的品格,每每忆及他们,我就从心底产生一种敬意和感激。这里我由衷地向他们表示感谢。

岁月催人,不知不觉中我已踏进第六个“本命年”了。如今,一片片“彩云”正渐渐淡去,但回眸那一片片“彩云”,经历过的甜蜜,奋斗过得幸福,依然在我心中回荡。

奉上这本书集,是为留下这些还未曾忘却的记忆,也想为自己的记者生涯作一个美好的“收官”。由于时代局限,书中某些认知或观点可能落伍,敬请读者谅解了。

李正华
2019 年 3 月 lMOR6KPhZx9UH6iH+G9xirIR/UBxWliUe59VSPMdtLX30Ldlpl0bGtAK+wnokLN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