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的大市场建设,国际上没有成熟经验,上海也不可能事先设想一套完整的法规,资本主义的法律可以借鉴,但也不完全适用中国的情况。为此,上海采取先制订一些基础的规章,让市场运行起来,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他们形象地称此为:“先打球,后约束。”
基础规章是严格的。上海制订大市场初步运转基本法则的准绳是“太阳底下做生意”。用规范的语言说,就是交易中必须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为防止市场欺诈和不公平竞争出现,上海各大市场创建之初,首先对会员单位、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实行严格监督及自律管理。上海金属交易所制订了《上海金属交易所管理暂行规定》、《上海金属交易所会员管理暂行办法》等 4 个基本规则,共 37 章 196 条,还有统一的现货合同和标准品期货合同,后又发出 18 个补充通告,并严格执行。有的企业开始不适应,有 18 起违约行为被严肃处罚,之后近 10 万笔交易业务,再也没有违约现象。
商业信誉是办好市场的重要因素。为确保大市场树立起新的形象,上海组建的大市场都实行了“保证金制度”。这种保证金分两种:基础保证金是会员进入市场的资格保证,最高交 20 万元,最低的 3000 元;交易保证金是由买卖双方按每笔合同成交金额的 5%向市场结算部门交纳。保证金是做交易单位万一无法履约时抵作赔偿损失之用,不够时动用基础保证金。一旦合同按期履约,这笔资金和银行利息全部退还交纳方。由于保证金制度的严格执行,上海金属、石油等交易所和大型的肉类商品批发市场等,在上千亿元的交易中没有发生过一笔三角债。
规范化的市场秩序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今年 5 月开业的上海石油交易所,与一年前金交所开业时相比,已能赫然拿出三部《总法》和 30 多个交易管理条例,基本做到一举一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生意兴旺,运转规范,34 个交易日成交 65 亿元,履约率达 100%。
从实际出发,在运行起来之后逐步加以规范的做法,使上海的大市场不仅发育迅速,而且都能做到交易透明度高,履约率高,流通量大,交易成本低。“在这里交易,不靠‘人情风’,没有‘三角债’”,是客户们的一致的评价。
上海几大交易所筹建之初,遇到了硬件建设的问题。上海市领导人听取各方意见后认为,先进设备的投资具有长远效益和战略效应,有条件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市场,应该采用现代化的先进硬件设备。市政府慨然从紧缺的地方财政中出资,支持大市场进行高起点的硬件建设。上海证券交易所是上海重点建设的市场之一。上海证交所投资 2000 万美元更新改造设备,在今年短短几个月内,还先行一步实现了通过卫星系统同全国会员公司实时传递股市行情,外地股民可以收到几乎与上海股民没有“时间差”的股市信息。接着,又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DDN网数字式数据传输系统,有效保障了行情数据的传输,其传输速率比常规使用的设备提高 5 至 6 倍。一流的设备,公平的竞争,极大地提高了股民的信任度。今年以来,上海证交所异地上市股票猛增,外地的进场会员和进场席位,在一年时间里增长幅度分别为 10 倍和 25.5 倍。
一年多的实践,上海积累了一些市场规范建设的经验。目前,上海正在较系统地酝酿制定和完善已有的法规,保证上海的市场机制在一套明确的法律、法规保护下正常运行。
1993 年 11 月 24 日
合作者陈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