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上海对国有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最近以“呈螺旋式上升”勾勒了上海国有企业改革的总趋势。他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 90 年代以后,上海的国企改革得以不断深化,“人多、债多、负担重”等历史性难题得以破解,得力于领先一步对国有经济的结构进行了战略性的调整。

上海市对国有经济结构进行的战略性调整是全方位的,包括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结构、劳动力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所有制结构五大调整。上海市把党中央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指示、部署与上海的实际情况相结合,1994 年就创造性地推出了“立足于整体搞活搞好国有经济”的改革思路,明确提出,要把国有企业的改革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生产力布局的整体性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结合起来进行,真正提高国有资产的总体质量。这些改革思路和构想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充分肯定和支持,在上海先期进行了试点。正是领略了主动调整的先发性效应,上海市对于贯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行动更加自觉。

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新产业构建,起步于 880 年代中后期,领导班子一茬一茬换,但结构调整始终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和开拓性。1996 年,经历任领导精心筛选和培育成长的六大支柱产业,在主要经济指标替代传统产业,占据全市工业的“半壁江山”之后,上海决策层又适时提出把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调整转为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扬长避短,加快发展以信息工程、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导。1998 年,上海又一次启动新一轮工业结构升级调整,加速建设新的经济增长平台,显示了上海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坚定和坚韧。

上海国有工业生产力布局的整体性调整,是同上海城市形态布局的“大翻转”紧密结合进行的。1992 年,党的十四大作出要把上海建成“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重大决策以后,上海果断决定实行“两个转变”:城市功能从单一的生产功能转变为综合服务功能,产业结构排序从“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并据此明确了优先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发展三大重点。以往工厂和民宅犬牙交错的上海城区按照中央商务区、中央商业区、城市分中心的规划重新布局,除了没有污染的“都市型工业”以外,其他加工工业逐步“拔点迁移”,集中力量在郊区重建一个个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园林式工业区,总面积 707 平方公里的工业新区,正在展现上海工业的新形象,最终形成“市区体现上海繁荣、繁华,郊区体现上海实力、水平”的现代化城市新格局。

生产力布局的大调整,带动了上海劳动力结构的大调整。新崛起的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和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使第二产业的劳动力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据统计年鉴资料,上海工业企业从业人员 1990 年为 413 万,1998 年锐减至 290 万,减少 30%,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 1990 年为 218 万,1998 年上升至 347 万,增加了 59%,其中社会服务业人员更是增势迅猛,1998 年比上年增加 11.3 万人,增长 24.1%,总数已达 58.3 万人。

发挥国有资产可以合理流动、优化重组的优势,上海市还对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大调整。1995 年以来,全市在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的过程中,先后把 19 个企业主管局改制为 40 个国有资产控股公司或大型企业集团,明确了国有资产投资主体,建立了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国有控股公司的董事长从以往管“一个个企业”到管“一块块资产”。各公司普遍强化了资产运作的功能,在不逃废银行债务、不流失国有资产和不损害职工劳动权益的前提下,按照市场法则,推进国有企业资产实施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重组;有的还通过证券市场进行重组;对那些扭亏无望的企业则实施兼并破产。在操作中注重获得现金流量和增量资金。通过资产重组,上海国有企业组织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国有资产向优秀企业家集中,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资金向优势产品集中。

上海国有企业改革的每一步深化,都与积极探索公有制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有机地结合。朝着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长远目标,上海决策层坚定地执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把国有资本集中到有利于提高上海综合竞争力和完善投资环境的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产业之中,实现产业升级、技术升级、服务升级与投资环境优化;而在一般性的竞争性行业,国有经济采取放弃控股、减持股权、合资合作,出售资产、公开拍卖等多种形式有序地退出,为其他所有制经济的发展腾出空间。据权威部门统计,上海工业国有资产占全市工业总资产的比重从 1990 年的约 80%下降到 1998 年的 62.1%;而工业国有资产的总量却大幅度增加,1998 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的资产总额达到 5433.59 亿元,比 1990 年增长近 10 倍。

1999 年 11 月 7 日
合作者吴复民 YDUHR+oJvPfTvh4S3uaQ4aaSgQT2scFBr+hgVamI1AvagpVkAQaIS6JAcgI4Lig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