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在上海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期困扰国有企业的“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负担怎么减”三大历史性难题,通过上下奋力攻关,已经初步得到解决。
一组鼓舞人心的数据,体现了上海国企改革的这一阶段性成果:上海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 1994 年还高达 84%,到 1998 年底已降到 55.4%,基本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企业的正常水平;上海地方国有工业企业职工从 1994 年的 135 万人减少到1998 年的 85 万人,国有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了 52%。由于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上海初步形成了基本保险社会化、补充保险商业化、社会救助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1998年,全市失业、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面已达到 98%,职工生老病死全部由企业“包下来”的状况得到根本改观,企业长期以来“办社会”的沉重包袱逐步解脱。
1995 年,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上海在全国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基本框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黄菊为此带领干部调查研究,提出现代企业制度不只是企业的制度,而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他在强调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把必须为企业提供的外部环境概括为形成企业优胜劣汰、职工能进能出、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全社会和经营者择优录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等五大运行机制。债多、人多、负担重这三大历史性难题喜获破解,就得益于上海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为国企改革创造了这些外部环境和综合配套条件。
当时,国有企业因高负债而自由资金短缺,想发展却难以施展拳脚。上海决策层立足于整体搞活国有经济的改革思路,创造性地提出了“六个一块”的方法,通过主体多元吸一块,存量盘活调一块,债权转股换一块,兼并破产活一块,企业发展增一块,政府扶植补一块,广泛集聚财力,认真探索增资减债途径。到 1998 年底,全市累计有 1028 户企业被兼并破产,上千亿元呆滞的国有资产被激活。近两年来,上海进一步改革投融资体制,通过资产重组、上市公司增配股、发起设立股份公司吸纳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使国有企业的资产质量显著提高。1997、1998两年,上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年均增加资产达 557 亿元以上。
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国企改革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但关键是“人到哪里去”。上海市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国有企业分流安置富余职工、鼓励第三产业吸纳国企职工、鼓励国企职工自谋出路创造新业、为特困职工建立“社区就业托底网络”等政策。特别是 1996 年,上海决策层创造性地提出在企业和社会之间搭建一座“桥梁”的崭新思路,精心设计创立了由政府支持、社会资助、企业出面组建的专门承载国有企业职工从企业过渡到社会重新就业的“再就业服务中心”。到 1998 年底,上海市有下岗职工的国有、集体企业已全面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共 308 个,涉及企业 8046 户,累计 58.3 万下岗人员进入“中心”接受培训,已经有 42 万人出中心重新就业,出中心率为 72%。上海市地方国有工业净减职工 50 多万人,劳动力结构开始趋于合理。“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分流安置了下岗职工,更重要的是使国企职工的就业观念开始发生深刻的变化,促进和推动了劳动力市场体制的建设全面启动,职工能进能出的市场就业机制在上海初步形成,“上岗先培训,就业找市场”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提高保障的社会化程度,是上海这些年来坚持不懈推进的一项重要改革。目前,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的建立为基本标志,上海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福利型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社会保障型模式转变,职工与企业在社会保险上逐步分离。实践证明,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制度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为下岗职工离开企业进入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最重要的保障性支撑。到去年底,上海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中的就业困难对象 80%已得到妥善安置。从去年 6 月起,全市离退休人员已实现由社会 100%足额发放养老金。企业的社会负担进一步得到减轻。
上海的国企改革虽然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上海工业部门清醒地看到,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外部环境的挑战,同时企业自身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工业领导部门又针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本金投入不足、人才层次不适应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改革目标,决心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使上海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实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1999 年 3 月 19 日
合作者吴复民
党的十五大创造性地提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的指导方针后,上海工业系统思路大开,高招迭出。他们运用参股、合资等多种形式,以较少的国有资本调动与控制较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产的功能,从而使近 5 年成为上海工业史上经济总量扩张最快、结构优化升级最显著而增长成本最低的时期。
权威统计数据表明,1999 年与 1995 年相比,上海全资国有资本在工业总资本中的比重下降了 12 个百分点,而国有经济在净资产、增加值、上缴利税总额等总量指标上却始终保持增长态势,发挥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支撑大局的作用;上海工业总资产同期从 4224 亿元增加到 9202 亿元,扩张 1.17 倍,使上海工业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势头,经济效益在全国名列前茅。
上海市委、市府对上海国有企业增强控制力的问题十分重视。市委书记黄菊曾经两次进行专题调研,对如何结合上海特点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问题,提出原则要求和实施方略。他要求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有所为,就是根据上海要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长远目标,使国有经济在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关系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关键领域和关键行业,发挥先导作用、支撑作用和保障作用,并通过控股、参股、合资、合作经营、协作配套等多种方式,对其他经济成分发挥渗透作用和示范作用。有所不为,就是国有经济可以有序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使国有资本的增量投入和存量调整都向应当有所作为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集中。
追求增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好比掌握了一把释放新能量的“金钥匙”。上海工业在改革和发展中,智慧之门洞开,高明和高效之举层出不穷:
重点产业的发展摒弃了单纯依靠资金投入的方式。为了迅速壮大以生产电子信息类产品为主攻方向的上海广电集团,上海市运用现代企业制度的财产组织形式,由 5 家投资主体组建了拥有 20 亿元国有资本的多元投资集团公司,再对两家上市公司及永新彩管、上海索广、上海西门子等 30 多家三资企业实施控股,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在美国设立了两家设计中心。结果,20 亿元的国有资本实际控制和支配的各类资本达 248 亿元,发挥了国有资本“以一控十”的能量效应。仅仅经过 3 年时间,上海广电已由一家困难企业变成国外大企业趋之若鹜与其“攀亲”的强势企业。
在传统产业升级中,调整重组和筹集资金的方式实现了多样化。定位于“都市产业”的上海龙头股份公司,1998 年成为国家首批进行大规模资产重组试点的上市公司。它依托国有控股的股东,置换出包括人员和债务在内的全部存量资产,注入“三枪”、“菊花”、“海螺”、“民光”等四大品牌的优质资产,从而实现了公司资产质量的优化,使名牌企业得以借壳上市。经过重组,龙头股份中的国家股比例从68.90%下降到 49.39%,而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却扩张至原先的 3 倍,国家股在减少控股成本的同时,有效地扩大了支配范围。龙头股份募集的几亿元发展资金,不仅投入了“三枪工业城”、“特阔装饰品”等高科技纺织产业的开发,还同高科技农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结成广泛的联盟,并在中美洲投资组建了印染企业,建立起了良性循环的产业链。
困难企业摆脱困境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多样。为了振兴陷入困境的“上海牌”手表,上海钟表工业公司通过资产运作,把行业“精锐”集中起来,用多元投资的方式组建了新公司,主要从事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而零部件则全部放给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由新公司控股,产品也实行集中销售,探索出一条技术起点高、经营灵活、生产小型化的新路。
支援西部地区建设,也由单纯去外地投资建厂变成较多地采用控股参股的方式。这样做,既避免了重复建设,激活了存量资产,又收到了低成本快速增长的效益。生产名牌洗涤剂的上海白猫公司,运用品牌、技术和少量资金,用控股的方式同三峡库区的日化厂进行资产重组,组建了白猫(重庆)有限公司,翌年就投产见效。之后,白猫公司运用这一经验先后又在东北、重庆等地组建了新的“销地产”公司,企业规模快速膨胀,近 3 年总资产增长 122%,产品产销量连续多年以 20%的速度递增。
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实质上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些年,上海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控制力的不断增强,是从数量、质量、能量方面“三位一体”综合推进的。
数量上“有上有下”,即国有资本要扩张上升,比重结构则要适度下降。这些年来,上海国有资产的增量投入大体上每年有 123 亿元,国有净资本的绝对量不断扩张上升,这些国有资本绝大部分投入到了高科技和支柱工业领域。去年上海高新技术总产值300 亿元,其中 270 亿元是由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创造的。而在轻工、纺织等一般性的竞争性行业,国有资本正逐步退出,使纯国有企业的数量比重从 90 年代初的 70%左右下降到约 30%,而外资和其他社会资本则以 30%以上的年增速不断涌入。但尽管全资国有资本在上海工业总资本中的相对比重下降,国有资本的绝对量仍然得到了快速增长。
质量“扶优驱劣”,即扶植优质国有资产不断做大,调整重组和驱除劣质国有资产。近 5 年,上海累计有 1028 户国有工业企业被实施兼并破产,数十亿元劣质资产被核销,国有企业实现了大规模的战略重组,国有资产的运作总规模达到上千亿元。其中一部分资产存量本着“去其枝叶、壮其主干”的精神进行了调整重组,另一部分实物形态的资产如原有的机器、厂房等,则以市场确定的价格变现。据粗略统计,1999 年,上海工业通过上市公司定向扩股、发起设立、市场配股、上市公司股权转让等途径,募集资金 53 亿元;通过各类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重组,又筹资 20 多亿元;再加上企业兼并破产、扭亏解困等措施,国有企业债多、资金短缺的矛盾得到缓解,活力大增。
能量上“以少控多”,追求以一块国有资本控制几块社会资本。据统计,上海工业各行业和 56 个国有工业大集团,90%以上都按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形式进行了改制,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努力吸收和调动各种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同时通过逐级控股、参股,控制了一批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及集体企业,发挥了能量放大的级数效应。如上海纺织业结合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力争在近期内使近百户核心企业的国有资产比例从目前的 74.3%进一步下降至 48.8%,上市股份比例从 14,3%上升到 20.8%,经营群体持股比例从 0.9%上升到 3%,多元投资的法人资本从 1.6%上升到 17%。这样,不仅可以增强企业经营者和职工的风险责任感,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还可以吸纳近 30 亿元外来资本和社会资本,进一步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
这样,上海的国有经济既保持了必要的数量,在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发挥了国家队的作用,在扩大贸易出口、稳定市场供应、吸纳就业人员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同时也使国有资本优化了分布,提高了质量。去年,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只占全市工业总量的 47.7%,但创造利润的总额却占到 60.8%,同时其资产负债率下降到 50%,企业亏损面降到 20,5%,都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2000 年 4 月 9 日
合作者吴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