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边、小村口、小山包……都留下他们的身影,这在当时,绝对不一般。有关他们的闲言碎语,如同太湖里起的风,刮到村庄里。有些守旧的老人,嘴角一撇,说:现在的年轻人哪,没得规矩,照这样下去,要乱套!
也有人说:年轻人不懂事,阿爸阿妈也不懂事,还不好好管管,等出了事再后悔,来不及了!
尽管不点名,指的就是他们两个。也难怪,在当时,男女找对象,翻遍方圆十里,除了他们俩,就找不出第二对。
阿爸闻言,看看吴泉云,心里清楚,女儿大了,再想留在身边,由不得想。当面问吴泉云:阿妹,小伙子是好是歹,都掂量清楚了?
见阿爸直接问这个,吴泉云毕竟是女孩子,有些不好意思,脸刷的通红,不作声。
阿爸又说:这孩子,也算知根知底,常在我们这边走动,就算他亲戚不说,也看得出人不错,每次见到我们,都有礼貌。听他亲戚说,就是家里条件差了点,还有兄弟几个。
吴泉云脱口就说:条件差有啥关系,又不是一辈子都不如人。兄弟多也未必不好,不都说打虎还要亲兄弟……
听她这么说,阿爸心里朗清,这丫头,看上小伙子了,除了这个惠金水,她眼里还能有别人!
想想女儿说的也不错。只要肯努力,肯干,什么事不是人干出来的。眼下条件差一些,一年两年、三五年过后,还不另是一番景象。有骨气就好,敢做,有啥干不成,这人哪,就怕没骨气。
阿爸笑一笑:泉云,看准了?你就不怕看走眼了?
吴泉云满脸羞赧,把头扭向一边。
阿爸哈哈大笑,说:长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好,好……
阿妈到底有些不放心,问她:泉云,这孩子真有你阿爸说的那么好?你可要看准了,这可是终身大事,不能儿戏。
吴泉云跟阿妈交底:阿妈,我又不是认识他一天两天,是个啥人我就一点看不出来?他亲戚总说他好,一开始,我也不信,时间长了,还真是这样。他这个人哪,实在。
阿妈故意说:哟,不得了,你就这么了解他?你这妮子,胆子不小啊,怪不得村里人都言三语四,原来说的都是你呀。阿妈让你气死了……
吴泉云急了:阿妈,怎么能这么说我,夜校里老师都说,妇女半边天,现在是新式婚姻,我要找的人,当然是要我喜欢才行。我就喜欢上他了,硬要把我不喜欢的人塞到我面前,有啥意思?
阿妈一笑:急了?才多大个人,知道啥?啥叫我喜欢?再喜欢也不能眯着眼睛,这可是一生的事情,一开始就要看清楚了,将来后悔就迟了,后悔药都没得买!
阿妈越是笑,吴泉云越不好意思,说:阿妈,这个人你们见的比我多,究竟咋样,肯定比我清楚。我自己决定的事,不后悔,我就认准他了。
小姑娘真的长大了,阿妈一脸慈爱,摸摸吴泉云的头,说:想好了?
吴泉云看着阿妈,点头:想好了。
阿妈又问:不后悔?
吴泉云非常肯定:绝不后悔。
阿妈说:既然这样,那还等什么,跟他说,上门提亲,我吴家等着他惠家的人上门!
听阿妈这么说,吴泉云很是开心,又唰的涌出些说不清的滋味。
赶紧去找惠金水。惠金水正在田里做活,见到她,问:你咋来了,泉云?
吴泉云一脸幸福,说:我阿爸阿妈同意了!
惠金水一懵:同意啥了?
吴泉云眼一瞪,指着惠金水:旁人说的一点不差,你就是个傻子!我阿妈说,等着你们吴家上门提亲!
听说惠家上门提亲、吴泉云真要跟惠金水成一对,一些人又禁不住,言三语四。
有的说:真没想到,这妮子喝了迷魂汤,凭她那模样,还有一双巧手,随便找个人都比惠金水强。
也有的说:惠家那个穷酸相,也就她眼珠子不好使,换成我,想都不要想。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一点底子都没有,弟兄又多,不是等着遭罪?
甚至还有人说:这妮子打小就任性,又在耍性子,后悔的日子在那,就等着买后悔药吧……
也有人听不惯,反驳:瞎说,泉云自己找的对象,能会差?不知根知底,会这么草率?都要嫁好人家,穷人家就不娶媳妇了?不要只看眼前,张口穷,闭口穷,算计不通才要一世受穷!泉云是这样的人?瞎操心!
这些话,自然会传到吴家人的耳朵里。阿妈还是有些担心,婚姻大事,不是儿戏,过了门就要过日子。吴泉云安慰阿妈:阿妈,这些闲话,不听也罢,他们都是嫉妒我,有本事,她们也放开胆去选一个。我选的,我相信。我有一双手,金水也有一双手,只要我们肯干,好日子还能不跟着我们?
阿妈叹口气:底子厚自然好些,要少吃很多苦。吴家底子确实差了些,你过了门,肯定要吃苦头的。
吴泉云说:阿妈,先苦不为苦。你跟阿爸生我们兄妹这么多,吃了多少苦,日子还不是慢慢好起来了。我们年轻,吃点苦不算啥。
阿妈又心痛,有高兴,把女儿搂在怀里,说:你这孩子,心痛死阿妈了。你有这心,阿妈也高兴。
自从大了,就没被阿妈这么抱过,吴泉云鼻子一酸,眼泪唰地流了出来。阿妈拍拍她的背:你这丫头,哭啥,这是好事,哪个女儿家不要嫁人,长大了,就该有长大的样子。
吴泉云抱着阿妈不松手,也不作声。
等待的日子很漫长,等待的日子也很幸福。吴泉云开始绣莲花并蒂的枕套,还有鸳鸯戏水的被面。为购买这些物什,阿妈没少费心思,交到她手里,似乎把新的生活也交到女儿手里。吴泉云接在手里,沉甸甸的,阿妈阿爸的希望、祝福,都在里面。
一针一线都自己来,不让阿妈插手。一针一线,都是吴泉云对爱情的憧憬,都是她对新的生活的渴望,在她眼里,已经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格外充满活力。
媒人上门了。吴泉云心里像揣了两条小鱼,一刻不得安静。
惠家把好日子工工整整写在红纸上,包在礼物里送上门了。
惠家做好了准备,就等过新年的时候,娶她过门。
羡慕她的姐妹,都说她就是有胆量,敢作敢为。
飘过来的风里,满是撩拨内心的气息。吴泉云把新的生活,绣花一样在心底绣了一遍又一遍。一想到要离开家,离开阿爸阿妈,心里又是说不出的不舍。要是自己是个男孩子,多好……转念想,没有她这个妮子,哥哥们就没她这个妹妹,阿爸阿妈也没她这个闺女……
红盖头一盖,吴泉云就成了惠家的媳妇。吴泉云忘不了这天。这是在1956年。
做了媳妇,吴泉云还是老样子,白天去生产队挣工分,夜晚绣花,补贴家用。刺绣,是苏州的一个招牌,尽管是大集体,喜欢的人照样多,一幅幅绣品,得一针一线绣出来,所以,就算是乡下女子,只要手艺过硬,一样有手工做,只不过,要吃得苦,熬得住。这绣花的铜钿,不好拿。
没多久,吴泉云的手上功夫,叫不少人眼前一亮,绝对是数一数二。一个村的媳妇有些不服气,明里暗里都比不过,能有啥法子。
吴泉云懒得跟这些人较真,各人做各活,有这个辰光,还不如多做点自家的事情。
怀了孩子,吴泉云还是这样没日没夜,惠金水心疼,劝她:泉云,慢慢来,当心身子。
吴泉云安慰丈夫:你放心,我的身体,自己清楚。我多做些,挣的工分只会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