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心中的太阳
作者:王志强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25
ISBN:9787516610800
本书由新华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王志强,1959年12月生,男,汉族,徐州市作协会员。江苏丰县人,祖籍山东郯城。1959年12月10日出生,大专文化,徐州市作协会员。当过工人、厂长、乡镇干部。1982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后在《大风》、《太湖》、《翠苑》、《滇池》、《中国》等杂志上发表小说。其短篇小说《断手》获徐州市文联征文特等奖。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90年以前,曾担任过国有企业的工会主席、厂长,后来又下乡当了几年乡镇干部。1990年开始,对文学依旧热爱的他却终止了创作。2002年开始弃职从商,丰富了自身的阅历。2013年7月20日重拾创作。《心中的太阳》是作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第二部长篇小说《骚动的小城》已完成初稿,正在修改之中。第三部长篇小说《龙须菜》正在创作中。
这是一部农村题材的长篇小说,描写一对年迈的夫妇隔代抚养孙儿、孙女的故事。祖父王福林勤俭善良、坚忍执着、与人为善、吃苦耐劳,他与老伴一起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孙辈,逼迫他们学习文化知识。重男轻女的老人虽然给孙子盖一座瓦,屋的梦想没有实现,但他在孙子心中却树起了一座丰碑。
孙女、孙子原本是城里人为何会生长在农村,他们的父母为何会抛弃他们,他们的祖父母又是如何让他们原本苦难的童年充满温馨,书中都有交代。相信曾生活在农村的人们,看到这个故事会勾起心灵深处一些五味杂陈的记忆。那段经历坎坷曲折也罢,清贫痛苦也罢,对我们的成长绝对有益,刻骨铭心。盖瓦屋、学文化、传宗接代、光宗耀祖……这就是一代又一代普通农民的梦想。
山东郯城县东南沭河东畔、马陵山西麓,有一个非常秀美的村庄,叫蔺王庄这个村庄依红山、傍绿水;抱阴负阳,冲气而和。这里民风淳厚,风景秀美,被乡亲们誉为“郯南第一村”。
这个“第一村”绝非浪得虚名。首先,整个村庄布局合理、大气,整洁、美丽,前卫、时尚。这是得到县里嘉奖的,并非自吹自擂。其次,蔺王庄的高考升学率在郯城地区多年来一直稳居乡村之冠,并且名次十分靠前。犹如西汉之初的贤达名流多出丰邑一样,“王侯与将相,不出丰沛间”。而在郯城地区,则是“学子登金榜,前十出蔺王”。名声远播至本省的苍山和周边邻省的新沂、邳州、东海等地。有人远涉数百里到蔺王庄来考察风水,并描摹图本带回去研究,美其名曰“借风水”。果真勾引着他们的村邻和亲朋好友们着实忙碌一番,纷纷拆房扒屋,参照蔺王庄的图本,依样画葫芦地翻改、重建房屋。人力、物力花费了不少,楼房也盖得很上档次,但“望子成龙”的初衷却收效甚微。子女们不是名落孙山,就是考不上理想的院校。是蔺王庄的风水借不走,还是偷来的锣鼓敲不得?抑或是宿命论所言“命中只有八分米,走遍天下不满升”。个中原委让乡亲们抓破脑袋也理不出头绪来。
后来,和蔺王庄沾亲带故的精明人又想了一个妙招。就是等孩子临近高考的时候,把孩子送到蔺王庄亲戚家居住,高考结束之后再把孩子接走。这也是受到高人指点,其中大有名堂的,说是叫“分风水”。说来奇怪,这样不经意的临时小住,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预想勉强可以入围半头砖(大专)的学生,居然架起了孙大圣那样的“筋斗云”,一下子站到“二本”线上了。笔者以为,学子们和好学的同学在一起,改变了氛围,一起发奋而已。要么就是远离了电脑、电视和调皮的玩伴,能静下心来更专注地读书。
诸葛丞相说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但乡亲们不这样认为有人觉得匪夷所思,更多的人认为,像考大学、职务升迁、部队提干这类和功名有染的事情,非得冥冥中有超自然的力量相助不可以成事。所以,郯城及周边地区忠厚、善良的乡亲们依旧趋之若鹜,对蔺王庄的风水热烈追捧。
王彭生就是蔺王庄上的子民,虽然他的户籍不在村内,但全村的人都对他的身份充分认可。因为他一出生就在这个村子里生活,直到读初中的时候才离开骨头里早就烙上了蔺王庄的印记。乡亲们说,仔细揣测起来,王彭生和其他人相比,多少有些另类。首先他的家族就另类。王氏家族虽然祖辈就生活在农村,却几辈子人不懂农事,不知稼穑艰辛,靠祖传的手艺讨生活。其次,王彭生的父亲王义轩曾经是村里资历最老,职务最高的革命干部,是解放后村里第一个“吃国库”的人。他1941年开始参加抗日队伍,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淮海大战时,他年仅20岁,已经是独立加强营的政委了。他年轻、有学问,根正苗红资历还老,在仕途上应该是前程似锦的。
如果他没在淮海战役中负伤,而是随大军南下,过了江就可以连升三级。当时解放军攻城掠地的速度超乎预期,解放的地方需要管理,缺少干部。不少连指导员都提级转业使用,被任命为县委书记了。如果他再晚几年结婚,或是娶了别人,如果真有如果,他的军职就不会终结在铜山县武装部政治部主任这个副团职的位置上。当然,即使转业到地方副处级的岗位上也不会一再左迁。
彭生的妈妈也是满腹委屈。别人步入婚姻的殿堂,是结缘幸福的开始。自己堂堂一个如花似玉的中学生,却遇人不淑,一下子迈进了“阿鼻地狱”。因为父母亲的缘故,王彭生出生在城市,成长在农村。再次,王彭生生性顽劣、懒惰,在桑梓之地流传着他一些另类的故事和另类的语言。其中最为经典昭著,至今仍被乡亲们经常嬉谈口诵的一句,就是他儿时顶撞奶奶的调侃。
奶奶想叫他长大后能成为一个不让别人操心,会踏踏实实过本分日子的正经人,就语重心长地教导他说:“走遍天下端着碗,光喜勤快不喜懒。”小彭生不假思索,应声答道:“走遍天下端着盆,光喜懒人不喜勤。”还有,爷爷教导他“恶人远离”。想叫他择善友交结,以免吃亏。他信口答道:“我要做恶人,叫别人远离。”在场的人哄然大笑。奶奶顿着大辣椒一样的小脚,紧锁眉头,喟然长叹:“唉!讨债鬼……我们死了以后可怎么办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