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一

张宏艳

香港总商会会务发展总监

世上关于陶朱公的形象,多在年画中可见,头戴华冕冠,蓄髯黑如墨,手持聚宝盆,腰缠宝石带,面带笑容,精神焕发,好一副功成名就、威风八面的形象。他就是中华民族相传下来的“财神”。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把陶朱公供奉起来,或送人一张彩绘财神,或恭喜别人财神登门、喜气洋洋。到底他是否真的留这么一脸胡子,常穿锦服玉带、手执如意,已不可考,但历史上陶朱公真有其人,其赚钱才华更名留青史,言行载于《史记》。

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时代越国的大政治家、军事家和富商。他在公元前530年前后出生,《史记》说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其子孙后代也修德立业,“遂至巨万”,成为千万富豪。

我们今天知道范蠡辞官后易名陶朱公营商致富,非感谢汉朝史官司马迁不可。司马迁没有现代中国人缠绕在“财”与“才”之间的情结,没有“为富不仁”“逢商必奸”的想法,其遗留后世的不朽历史及文学巨著《史记》中,商人不但被载入史册,古代企业家的故事及经营之道还自成篇章,记入《货殖列传》。范蠡不论做官还是做生意,都专心致志,人生中有三次巨大变迁。

第一次是公元前496年前后,范蠡时任越国大臣,越国为吴国所灭,范蠡与越王勾践投降,一同到吴国为奴三年。其后千方百计协助勾践回国,重整旗鼓,休养生息。

后来,他提出富国强兵的经济理论,实行十年,不但把国家变得富强,还“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助勾践报仇雪耻,灭吴复国,范蠡其后官拜上将军。

第二次是在复国之后。贵为上将军的范蠡深知越王勾践为人,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共富贵,于是急流勇退,毅然弃官而去,泛舟齐国。他改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家人在海边居住,合力开垦耕作。几年之间,由于有生意头脑,经营有道,积累了几十万家财,名声大噪。齐王知道国内有此贤人,把他招到首都临淄,官拜相国。范蠡喟然感叹道:“治家能致千金,为官至于卿相,对于布衣平民来说,我已经走到了极点。拥有这么大的名誉太久,恐怕不是好事。”他深明官场险恶,拜相仅三年,已不再恋栈,交还相印辞官而去。临走前,尽散家财给朋友乡里,只带着最贵重的宝物,悠游地离开齐国。

第三次迁居,范蠡往陶( 今山东定陶西北 )定居,在这个富饶之地,改名为“朱公”。朱公认为陶是天下的中心,四通八达,又是货物的集散地,决定致力生产,根据气候时节屯积居奇,自己做起买卖来。他不再受聘于官府,下海从商,十九年内“三致千金”,三次赚了大钱。他把金钱分给贫穷的朋友及远房兄弟,“富好行其德”,而且子孙教养得宜,皆修业而息之,成为巨富,人称“陶朱公”。陶朱公享寿八十多岁,一生传奇波澜万丈,史学家司马迁称:“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两千多年后,我们看范蠡的故事,可以看出一个道理。

范蠡于国家被灭之后,提出了七个方法,越王勾践只用其五,已经复国称霸。范蠡说:“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遂把这些理论用于家庭,一经运用,即成为巨富,正好说明累积财富与治国平乱一样,不是光靠命运,还有理可循。

可惜,他的理论到底是什么,千年散失,我们今天已看不到,但可以从其言行看到一些端倪。

一曰谋:“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陶朱公深明韬光养晦之道,做人切忌锋芒毕露,他营商能致千金,为官则拜卿相,对于布衣平民来说,已经走到了极点。不论在私人事务或官场,凡事顺利畅达,更被民众歌颂,拥有这么响亮的名誉太久,恐怕不是好事。其潜台词就是,万勿功高震主,以免令当权者觉得受威胁,即使私人营商,也不要财势太露惹人反感,否则好日子来得快,坏日子也来得快。他最明白物极必反,也懂得急流勇退,果断地一走了之,走到最后,人生结局与大多数历史人物不一样,得享高寿八十多岁而终。

二曰勤:“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陶朱公发财的经历,在历代民间野史写得越来越奇,关于他赚钱的能力也传得越来越神,甚至说他拥有“聚宝盆”,天下财宝都被吸进来。但实际上,他的发迹途径与今人没有太大分别,就是努力工作,劳累身体,致力耕种,而且父子共同努力,一同买入田产。其后,有了田产,就能进一步累积财富。但在这之前,他与所有布衣一样,努力工作,累积一分一毫的收入。

三曰舍:“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在关于陶朱公的记载中,常可以看到他“尽散家财”的段落。他深明官场险恶,拜相仅三年,已不再恋栈,交还相印辞官而去。但临走前,他尽散家财给朋友乡里,这在现代眼光看来很难理解,但在当时却是以钱换命的重要手段,也是很多高官权贵都舍不得做的自保之法。陶朱公举国知名,又富甲一方,如果把所有财产都运往国外带走,难保不得罪一些地方势力。

为保平安,他一点也不吝啬,把家财都送给乡党朋友,换来金钱也买不到的宝物——交情。表面看,他的财富少了,但最重要的两件宝贝——智慧与人脉——则无人能夺。只要人情在,日后好商量,不论什么困难也有人相助,政通人和,往后赚钱绝不是难事。

四曰通:“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他最后一次搬迁,选定了陶这个地方定居,因为他认为陶是天下的中心,四通八达,又是货物的集散地,决定在此营商终老,必可致富。哪怕在两千年前,陶朱公已经对“物流”及“钱流”非常重视,一定要货如轮转,“财币欲其行如流水”,金钱往来要如流水般畅顺不息,当今“cash flow”的概念,他早于两千多年前已了然于胸。

回首春秋时代、巴比伦时代,传诵千古的致富之道无需深奥的数学理论,也不必MBA学位,最重要的道理其实最简单,就是对事、对人、对己的了解。“能者辐辏,不肖者瓦解”,掌握这些本领的人胜券在握,无本领则资产从手中散失殆尽。

翻开这本有关巴比伦富豪理财故事的书,考考自己,看你掌握了多少理论,能否像古人一般,既富有又声名远扬吧。 30MYlZItmiH7YC9xDHVApA0lW1I9xmqW3SOc4V03vHOrJSb5xPAK6SgbrAQjKq0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