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古镇百年前

大鹏半岛位于深圳市的东南部,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与惠州接壤,与稔平半岛隔海相对,西向大鹏湾,与香港的新界隔湾相望,南边对着三门岛,控制着南海的交通线。整个半岛陆域面积近3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0多平方公里。

大鹏半岛的地理环境被横头岭和排牙山一分为二,分为葵涌和大鹏两个自然区域。北面葵涌居住的是讲客家话的居民,许多大族都是数百年前从粤北、福建等地迁居过来的,很容易寻踪溯源。而南面大鹏区域(包括七娘山下的南澳)人口结构就复杂得多,人口也更多一些。这里的居民有自己的语言、生活习惯和信仰,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大鹏话”,它不同于广东地区的广府白话,也不同于客家话,而是一种“军语”。这是因为大鹏古城从明朝洪武年间就是一座军营,军人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带来了不同的语言,因沟通的需要而逐渐形成一种融合语言,即所谓的大鹏普通话。大鹏话包含粤语和部分客家话的语言特征,为深圳市东部大鹏半岛及香港东平洲及大埔汀角等地之原居民使用。

大鹏地处偏僻,多系高山,交通不便,清康熙《新安县志》记载大鹏至新安县城:“高山峻岭,如鴘鹰三转。大、小梅沙尖,九顿岭等处,轿马难走,必步行登越。横涌海港无渡,伺潮退以涉。无大风雨,四日可至;遇有风雨,高山难越,海潮杂沓不退,路期不定。”大鹏半岛山多耕地少,台风、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更有猛兽出没,大多数人生活艰难。

大鹏半岛在明代划为新安县第七都,在清代是新安县县丞管辖,到民国时期是宝安县大鹏区,直到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整个半岛都是一个统一的行政区域,分为鹏城、王母、葵华(今葵涌)、南平(今南澳)四个乡,她的政治中心就设在大鹏所城。

群情激愤(王岭华画)

大鹏所城,占地约11万平方米,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分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四周筑有坚固的城墙和箭楼。它是明清两代中国南部的海防军事要塞,有着600多年海防和抵御外侮的历史,涌现了一批著名的英雄人物。

但是到了民国,大鹏古镇就开始分裂成两个中心。

一个是大鹏所城,是政治和军事中心。古城常年都驻扎着军队。在治安不靖的历史条件下,府衙公堂自然就安放在有枪杆子把守的古城这里,这样官员家眷才有人身安全的保障。

大鹏所城

大鹏所城交通不便,北面是高山林密的排牙山山脉,前面就是风起云涌的大亚湾,只有海路和坝光坳这条山路通往外界,被世人看作是天涯海角。被派驻这里都属苦差,山高皇帝远,所以驻防的军纪历来都好不到哪去。在民国时期,除了蔡廷锴(后来成为国民革命军十九路军军长、抗日名将)的部队驻扎时军纪稍好外,其他派驻的多是劣迹斑斑的军队。1938年日本鬼子登陆前驻扎的王竹青部,抗战胜利后驻扎的徐东来部、王玉如部,头儿都是土匪出身,部队的班底都是土匪整编过来的。历来就没有人愿意在“丘八”成堆的地方做买卖,而在这类匪性十足的“丘八”管制下,从20世纪初开始,大鹏人就越来越往营商环境相对较好的王母圩迁移了。直到1948年,连区公所也为了办公“清净”,搬到了王母圩的陈伙楼。

王母圩离古城仅8华里,相隔一个叫“摇坳妹仔”的平岗和一条叫“打马沥”的山陇。这段今天被笔直的鹏飞路连成一体的短短的坦途,在民国时期可是一段“十字坡”,时常有兵匪强盗剪径;也是一处“景阳冈”,常有老虎豹子出没。所以大鹏当地流行一句口头禅:“没有两下子拳脚功夫,又哪敢到摇坳妹仔挖番薯?”可以这样说,人们从鹏城迁往王母,既是为避兵祸,也是为了避开这条不安全的商道。

在20世纪20年代,广东军阀陈炯明主政广东省,曾经卓有成效地开展创建“模范省运动”。在这历史时期,王母墟也曾有过短暂的兴盛,店铺增加,商贾结集,有糖街、鱼街两市。但由于半岛地处偏僻,政令不畅,大多“新政”很难落实,使得社会和经济发展缓慢,与邻近的坪山、淡水等地比较,仍然显得贫穷落后。

尽管偏僻、贫穷、落后,甚至蛮荒、兵匪横行,但纵观大鹏的历史,不能不说这里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在清代,这里就英雄辈出。

大鹏所城的赖氏家族是深圳历史上英才辈出的大家族。赖氏始祖赖吾彪由广东紫金县迁至大鹏。道光五年(1825年),赖吾彪第三代孙赖世超考取官职,任闽粤两省武举考官,被封为武功将军,是“三代五将”中的第一将。赖世超两子赖英扬、赖信扬也是从最低级军官做起,赖英扬官至浙江定海镇总兵,死后晋封“振威将军”;赖信扬官至福建水师提督,封“安鹭将军”,官至一品。赖英扬、赖信扬与各自的儿子赖恩爵、赖恩锡共同构成了这个家族的“三代五将”。“五将”中多是在守卫疆场上建功立业的,其中最为近代人所知的是赖恩爵。赖恩爵作为林则徐的副将,成功指挥了对抗英国侵略军的“九龙海战”。该战打响了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枪,道光皇帝赐赖恩爵“呼尔察图巴图鲁”(巴图鲁为满语之意)称号,后又被封为振威将军。赖恩爵曾六战六胜守下香港岛,也是虎门销烟中收缴和销毁鸦片的实际亲历者。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一纸《南京条约》,将香港岛割让给了英国,赖恩爵这位爱国名将,在53岁正值壮年之际,在国家内忧外患又无力回天的忧虑中英年早逝。

大鹏赖恩爵将军第

大鹏还有一位名将叫刘起龙,字振升,是鹏城当地人,生于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72年)。时倭寇为乱海疆,刘起龙初由大鹏营入伍,累立战功。嘉庆八年授平海营右哨把总,不久又累功提升为香山协右营千总;嘉庆十五年随副将洪鳌、都司胡佐朝等分督战船,围攻洋盗邬石二于儋州新英外洋,擒邬石二等,洋面肃清。其后先后调升水师提标右营(新安营)守备,东山营守备,州营守备,虎门水师中右营中军守备,南澳镇标游击,崖州营参将,澄海协副将,福建南澳镇总兵,道光六年再升福建水师提督。道光九年冬,刘起龙被召到北京觐见道光皇帝,备荷恩之宠。刘起龙于道光十年二月巡洋时卒于海上,牺牲在工作岗位上。朝廷著加恩,照提督例赐恤。

刘府和赖府,都是当地大族,人丁兴旺,都有清廷皇上赐匾的极有气势的将军府邸。大鹏自建城以来,人才辈出,明代以来共走出了10多位将军和提督。

在这种尚武文化的带动下,这里的人民百年间都保持传承着守疆为国、勇武强悍的传统精神。 o8Zr5WTiWNzRuDEQRi+f1qvtPR9zAoK4BM/ABRVFmH6x3HOk8WjRzRWhbpp46WD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