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全球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频发,预示着人类在 21 世纪进入了高风险社会。

(1)安全生产任重道远

在以人为本的社会环境下,安全生产不仅是保证企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而且是保障国计民生的社会要求。安全生产事故与社会公共危机紧密相连,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企业负有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均衡,安全生产的基础还十分薄弱;许多企业管理粗放、劳动保护能力低下,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素质不高;因此,事故多、伤亡大,经济损失惨重的生产事故时有发生。自2000 年 1 月到 2009 年底,我国共发生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事故 13 起,一次死亡超过 200 人的事故高达 4 起 [1] 。有的事故虽然当时伤亡损失较小,但是连锁反应强烈,引起恶性多米诺骨牌效应,如 2005 年吉林石化爆炸事故,引发空气污染、松花江水污染、地震谣言、哈尔滨市饮用水紧张、抢购潮、客运潮等社会危机。

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完善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六中全会把安全生产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管理的范畴。国务院确立了安全生产工作十二项治本之策,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建立了一系列事故控制考核指标,完善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健全了“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全国安全生产状况不断改善。2010 年全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4.2%和 4.4%,但事故总量依然很大,共发生各类事故 363383 起,死亡 79552人,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2]

(2)应急管理体制亟待完善

自 2003 年抗击“非典”以来,中国通过六年来的实践探索,建立了以“一案三制”为核心的应急管理体系;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建立 [3-6]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先后颁布并施行。然而,以政府为主体的应急管理体制在企业事故灾难发生后的短时间内,往往不能有效启动应急救援。甚至造成事故灾难因自救不当酿成连环悲剧,2009 年上半年,因盲目施救导致死亡人员增加的事故 12 起,造成 49 人死亡。这 12 起事故,当时只有 26 人被困,因施救不当造成事故扩大 [7]

类似事件在煤矿生产、钢铁生产、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屡屡发生暴露出企业事故应急管理体制的缺陷:条块分割、利益多元,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明;区域和行业的应急预案衔接不畅,预案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作业人员对作业危险性认识不足并违章作业;事故发生时救援组织指挥系统协调失灵等。

(3)事故应急管理指导理论的嬗变

事故的发生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只有按照事故发生的规律采取防范和处置措施,才能保证生产系统处于安全状态。目前流行的风险管理理论多用于区域的、局部的或具体的研究对象 [8] ,比如城域风险管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更倾向于注重全局的、行业的事故应急管理防御体系的构建,包括:事故成因掌控、事故风险分析、事故预警、灾难救援等一系列环节,而风险管理理论因对事故成因规律性认识的不足,“治标”重于“治本”,在构建现代企业应急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缺陷。因此,企业应急管理指导理论需要完善与改进,现代事故致因理论在事故应急综合性防御体系方面的指导作用显现出来。

现代事故致因理论应用系统论的方法研究事故过程,分析事故致因和形成机理,研究事故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9,10] 。国内学者提出人、机、环三者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事故致因理论研究的对象,“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致因理论研究的基本方面。事故致因理论有助于人们认识事故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对如何预防事故的再次发生具有重要作用。以事故致因理论为指导,研究和掌握事故演变的过程和规律,把“人”、“物”作为主体,构建“安全管理模型”或“应急管理模型” [11-13] ,完善相应的应急管理体制,就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隐患和危机,辅之以事故预警,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和企业事故应急管理体制暴露的缺陷,本人以“基于事故致因理论的企业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制构建研究”为课题,以期通过事故致因理论指导企业生产事故应急管理,探索完善企业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制的有效途径,提高企业对事故灾难的纵深防御能力,为企业应急管理做出理论和实践上的突破。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在于综合应用系统安全理论、事故预警理论以及公共管理理论,对现代事故致因理论进行推演,进而对多因素事故的防控体系进行论证,为企业事故应急管理体制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撑。

(2)实践意义

本课题的实践意义在于从引起事故应急管理工作的基础因素出发,深度挖掘事故形成、发展、发生等各个阶段与应急管理体制中组织系统的关系,并对应急管理机制中分级管理应承担的职能进行关联分析。将事故的危机管理与日常监控活动结合起来,进行组织准备,为整个事故管理系统提供组织运行规范。从而完善企业应急管理体制,提高企业事故应急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3)社会意义

该课题的研究为企业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安全生产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方法,有助于企业保障广大人民的人身安全,减少国家和企业的经济损失。 65lUkNxqqr4UllHaR1kFLgABIMDBcNh0h+xh/HKN51x1voLzXJkIDAYznYwjPAG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