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带一路”上的中意企业“联姻”

新华社记者 罗娜

往事越千年,关山变坦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地跨古老丝绸之路两端的中国、意大利也迎来更加密切的经贸往来。

在浙江日发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日发精机公司)董事长王本善看来,中意两国都是“一带一路”重要国家,而提高技术、促进发展和开拓更大市场,既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题中之意,也是中意两国企业的共同诉求。

总部位于中国浙江的日发精机公司,是一家主营高端精密机床制造的行业领先企业,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在成功开拓中国市场后,该公司董事长王本善敏锐地将目光投向正在经济危机中艰难度日的意大利企业。

2014年和2015年,该公司先后收购了意大利MCM和高嘉两家公司。这两家公司都是世界领先机床制造商,在它们的客户名单上,既有空中客车、波音等著名飞机制造商,也有通用电气、西门子等国际工业巨头。

中意两国企业可谓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对王本善来说,在意大利收购两家高端机床企业并非一件易事。在决定收购前,王本善长时间关注国际机床产业发展动向,考察机床行业展会,购买机床进行使用对比,了解国内外相关企业使用口碑,做到“心中有数”。

跨国收购不仅需要娴熟的资本运作,更需要真诚的沟通与合作。

发现收购契机后,王本善先后十余次前往意大利与外方谈合作、谈入股。但是由于欧洲法律合同、用人机制等与中国差异很大,谈判变成一件异常艰巨的任务。

王本善说,对方企业希望在员工安置、技术保留等问题上得到比较好的答复,“我们也希望收购以后把企业管好,不要让这些知名品牌砸在自己手里”。

在有些人看来,意方是被收购者,意见并不重要。王本善却不这么认为。虽然日发精机参与了资本投入,是企业的所有者,但是在管理方法和技术上却可以向被收购企业学习。他看重对方的技术和品牌,要把品牌做大做强,更要虚心听取意方意见。

如何妥善保护被收购方员工权益,也是王本善面临的一大课题。收购高嘉时,工厂面临破产,正常生产已无法进行,企业员工都在紧张关注此次收购谈判。“这些员工都是在工厂工作了几十年的老人,我们得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图为2016年9月27日拍摄的位于意大利米兰附近的科尔纳雷多市的高嘉工厂内部。(新华社记者金宇摄)

如今,这家中国机床界“新秀”已经成为两家意大利著名机床企业的主人,拥有330名意大利籍员工。这样的企业规模,在被称为“中小企业王国”的意大利,绝对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日发精机的收购,也为两家意大利机床老厂带来新的发展契机,集团一体化使得两家企业充分整合资源和市场。用王本善的话说:“效果绝对是一加一大于二。”

2015年年底,MCM年产值达6000万欧元(1欧元约合1.05美元),相较收购前提高2000万欧元,盈利达200万欧元。高嘉虽在2015年中期才完成破产清算和收购,但是公司已经止亏,情况正在好转。

在高嘉公司所在的科尔纳雷多市,副市长玛利亚·卡特里娜·沃诺告诉记者,MCM和高嘉都有高品质的产品和好口碑,中国企业带来了市场和资金,帮助意大利企业摆脱了困境,为城市带来了税收和就业,这是一场非常好的中意“联姻”。

2016年年底,日发精机的欧洲研发中心将在高嘉厂区落成,瞄准航空领域机床设备进行技术研发,这将帮助日发精机实现整体产品系列化,进军国际先进水平。

“我们希望被收购的意大利企业发展更好,并尽一切努力做到这一点。这种结合才能让我们达成双赢,”王本善说。 GP+8s+e+5KA0tcXVPfR3nWgjZfGN6gWBSNmKmk9VTcQ/LVEsQB6+XeC1Lor9b1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